公孫穴 - 針灸穴位

公孙,经穴名。出自《灵枢·经脉》。属足太阴脾经。位于跖区,第1跖骨底的前下缘赤白肉际处。在(⻊母)趾展肌中,有足背静脉网、足底内侧动脉及足跗内侧动脉分支,布有隐神经及腓浅神经分支。主治胃痛、呕吐、腹痛、腹泻、痢疾、心烦、失眠、狂证、逆气里急、气上冲心(奔豚气)等。直刺0.6-1.2寸。

名詞釋義

公孫,黃帝軒轅氏之姓也。黃帝為五帝之一,位居中央,以土母之德王天下。本穴別於太陰脾土,絡於陽明燥金,土以生金象徵母德,故名公孫。

功能作用

健脾益氣,和胃化溼,調理衝任。

定位

位於蹠區,第1蹠骨底的前下緣赤白肉際處。

解剖

(⻊母)趾展肌中。有足背靜脈網、足底內側動脈及足跗內側動脈分支。布有隱神經及腓淺神經分支。

詳細主治

1、胃痛、嘔吐、腹痛、腹瀉、痢疾等脾胃腸腑病證。2、心煩、失眠、狂證等神志病證。3、逆氣裡急、氣上衝心(奔豚氣)等衝脈病證。

詳細操作

正坐垂足或仰臥,於足大趾內側後方,正當第一蹠骨基底內側的前下方,距太白穴1寸處取穴。直刺0.6-1.2寸。艾炷灸3-5壯,或艾條灸5-10分鐘。

臨床運用

1、現代常用於治療急性胃疼、繞臍痛、急慢性腸炎、嘔吐、心肌炎、胸腹炎、子宮內外膜炎、月經不調、胃癌、下腹痙孿、腸出血、頭面浮腫、癲癇、腹水、足踝痛等。2、現代研究,針刺公孫穴對胃酸的分泌有抑制作用。但有實驗表明針刺公孫,可使小腸液的分泌明顯增加,小腸對葡萄糖的吸收率也明顯升高,如刺其他穴位無此反應,說明公孫穴對小腸分泌和吸收功能具有一定特異性。對小腸蠕動也是有一定影響,針刺公孫穴多數情況下,使小腸蠕動增強,或對小腸運動有調節作用。3、有報道,以刺激動物內臟大神經所引起的皮質及皮質下誘發電位為痛反應的指標,電針“公孫”,對皮質誘發電位有抑制效應。

配伍

1、配內庭穴、厲兌穴、中脘穴、章門穴治胃呆不食。2、配中脘穴、內關穴、足三里穴治嘔吐。3、配三里穴、陷谷穴、太白穴、章門穴、三陰交穴等治腸鳴。4、配中脘穴、天樞穴、內關穴、外關穴、大陵穴等治腹痛。5、配下脘穴、天樞穴、照海穴治洩瀉不止,裡急後重。6、配上星穴、前頂穴、大陵穴治頭腫。7、配人中穴、水分穴、期門穴、氣海穴、天樞穴等治水腫。8、配天樞穴、帶脈穴、三陰交穴、行間穴、照海穴治月經不調。9、配脾俞穴、三焦俞穴、帶脈穴、關元穴、三陰交穴治黃帶。10、配足三里穴、絕骨穴、衝陽穴治腳氣。

相關論述

1、《針灸甲乙經》:“凡好太息,不嗜食,多寒熱,汗出,病至則善嘔,嘔己乃衰,即取公孫及井俞。”2、《靈樞·經脈》:“去本節之後一寸。”3、《醫學入門》:“太白後一寸陷中。”  4、《概述腧穴的命名》:“以五帝為依據,則有公孫。”5、《玉龍經》:“在大指本節後去太白一寸。”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