鼠肝 - 中藥材

鼠肝,中药名。为鼠科动物褐家鼠RattusnorvegicusBerkenhout和黄胸鼠RattusflavipectusMilne-Edwards的肝脏。褐家鼠分布几遍全国。黄胸鼠分布于长江流域以南各地。具有化瘀,解毒疗伤之功效。用于肌肤破损,聤耳流脓。

功效作用

功能

化瘀,解毒療傷。

主治

用於肌膚破損,聤耳流膿。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搗爛塗。

相關論述

《本草經集註》:“治難產。”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箭鏃不出:鼠肝搗爛外塗。

2、治聤耳出汁:鼠肝,每用棗核大,乘熱塞耳中。(1-2方出自《綱目》)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全年可捕捉,捕後去皮,剖腹取肝,鮮用。

植物學資訊

生長環境

1、棲息於住宅、陰溝、草堆、田埂、作物地及河溪堤岸等處。雜食性。好啃咬衣物、傢俱和雛禽。活動多在夜間,以午夜最活躍。2、棲息於屋內,也活動於野外的農田。當作物成熟時,有時則遷至田間。雜食性,幾食一切物品。

動物學資訊

動物屬種

鼠科動物褐家鼠和黃胸鼠

形態特徵

1、褐家鼠又名:大家鼠、溝鼠、白尾吊、挪威鼠。體長15-22cm,體重72-290g。耳短而厚,前折不能遮眼。尾明顯短於體長,前足4趾,後足5趾,均具爪,後足長3.5-4cm。雌性乳數6對。被毛粗糙,背部棕褐色或灰褐色,雜有許多黑長毛,毛基深灰色,毛尖棕色。腹面蒼灰色,略帶一些乳黃色。足背蒼白色。尾毛兩色,上面黑褐色,下面灰白色。尾部鱗片組成的環節明顯,鱗片的基部和有白色和褐色的細毛。2、黃胸鼠。體長13.5-18cm,體重74-134g。尾細且超過體長。體形較褐家鼠細長,耳殼薄而長,向前折可蓋住眼。前、後足細長,分別為4趾和5趾,均具爪。乳頭胸部2對,鼠蹊部3對,個別6對,即在腹部增加1對。背毛棕褐色,毛基深灰。腹毛灰黃色,毛基淺灰色,在胸部毛色更黃,有時具一塊白斑。前足背的中央毛灰褐色,四周灰白色,而後足背為白色。尾上下全為暗褐色。

分佈區域

1、分佈幾遍全國。2、分佈於長江流域以南各地。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