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辛酸膠囊 - 西藥

硫辛酸胶囊,西药名。用于治疗糖尿病多发性周围神经病变。

成分

本品主要成分為硫辛酸。

性狀

本品內容物為淡黃色至黃色顆粒,有特殊臭味。

適應症

本品適用於治療糖尿病多發性周圍神經病變。

規格

0.3g。

用法用量

口服,每日一次,每次0.6g(兩粒),早餐前半個小時服用。對於較嚴重的症狀,建議起始先採用注射治療。由於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是慢性疾病,一般需長期服用,具體使用時間由醫生根據個體特點決定。

臨床應用及指南

1、王笑寒等透過硫辛酸膠囊治療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的臨床療效觀察,得出結論採用硫辛酸治療中樞神經系統脫髓鞘疾病患者,其臨床療效顯著,可有效改善神經功能,且安全性可靠。(中國醫學工程,2017,25(11):68-70)2、李志傑,張文書等透過依帕司他片聯合胰激肽原酶腸溶片及硫辛酸膠囊治療老年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得出結論依帕司他片聯合胰激肽原酶腸溶片及硫辛酸膠囊治療DPN患者療效更好,明顯改善患者的症狀和體徵,增加神經傳導速度,老年糖尿病患者服藥簡便、依從性好,不良反應少,值得臨床推廣應用。(實用老年醫學,2013,27(08):673-675)

不良反應

1、本品的不良反應如下:(1)胃腸道系統:非常罕見((2)過敏反應:非常罕見((3)神經系統:非常罕見((4)全身反應:非常罕見(<1/10,000):由於糖利用的改善,少數病例中出現血糖降低。此時低血糖的症狀有眩暈、出汗、頭痛和視物異常。2、如發生上述一項症狀,應立即停藥,並通知醫生,醫生會根據程度決定是否繼續用藥。過敏症狀一出現,即應停藥並通知醫生。如發生任何上述未來提及的不良反應,請通知醫生或藥師。

禁忌

對於本品及其他處方組成過敏者禁用。

注意事項

1、食物會影響本品的吸收,因此應將硫辛酸和食物分開服用。2、長期飲酒是神經病變發生、發展的重要危險因素,可影響本品治療的成功率。因此建議糖尿病周圍神經病變患者儘可能戒灑.無治療間期內也如此。3、由於補充一定的疏辛酸可以降低血糖濃度,因此對於那些帶有糖尿病和偏頭痛耐受不良者要謹慎。有必要的話,為避免出現低血糖,要進行血糖監控和將血糖藥物的劑量調整。4、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只有在謹慎評估利益-風險後,本品才能用於妊娠或哺乳期婦女。生殖毒理學來提示對生育力及胚胎早期發育的影響,胚胎毒性效應不明顯,目前有關硫辛酸進入母乳的途徑尚未知。因此妊娠和哺乳期婦女只有在醫生強烈建議時才能使用本品。5、兒童用藥:兒童患者用藥的安全有效性尚未確立。6、老年用藥:老年患者用藥的安全有效性尚未確立。7、藥物過量:(1)已有報道,意外或自殺式飲酒,同時口服大劑量硫辛酸後,可出現嚴重的中毒症狀甚至致命性後果。中毒早期可能表現為煩躁、坐立不安或意識模糊,後期伴發生全身驚厥及乳酸性酸中毒。此外,大劑量硫辛酸的中毒表現為低血糖、休克、橫紋肌溶解、溶血、瀰漫性血管內凝血(DIC)、骨髓抑制和多臟器衰竭。(2)中毒時治療措施:如果懷疑硫辛酸輕度中毒(如成年人>6g、兒童>50mg/kg體重),應立即入院並開始實施中毒的一般治療措施(如催吐、洗胃、活性炭吸附等);全身驚厥、乳酸性酸中毒和其他致命性後果的處理應以強化治療和全身治療為中心,目前,血液透析、血液灌注或過濾技術對加速硫辛酸排洩的益處尚不明確。

藥物相互作用

1、與本品同服,順鉑的療效會降低。2、硫辛酸是金屬螯合劑,因此尤其注意不要與金屬成份同服(如鐵製劑、鎂製劑、牛奶中因含鈣成份也不用同服)。如早餐前半小時服用本品,午餐或晚餐時可服用鐵和鎂製劑。3、硫辛酸可能增強胰島素和口服液降糖藥的降糖效果,因此建議定期檢測血糖,特別是開始服用本品時。某些患者中為避免低血糖症狀的發生,甚至有必要減少胰島素和口服降糖藥的劑量。

藥理作用

硫辛酸為B族維生素,是丙酮酸脫氫酶系和α-同戊二酸脫氫酶系的輔酶。離體試驗顯示,硫辛酸可以降低神經組織的脂質氧化,可抑制蛋白質糖基化作用,抑制醛糖還原酶。在體內,硫辛酸具有抗氧作用,參與谷胱甘肽及輔酶Q10等抗氧化劑再迴圈。硫辛酸能螯合某些金屬離子(如銅、錳、鋅)。

毒理作用

生殖毒性試驗中,在器官形成期ICR小鼠皮下注射給予硫辛酸16-64mg/kg,SD大鼠皮下注射給予硫辛酸8-32mg/kg,未見致畸形作用。

藥代動力學

口服本品後,硫辛酸可快速吸收。由於組織分佈快,血漿半衰期約為25分鐘,口服0.6g硫辛酸後半小時即可達最大血漿濃度為4μg/ml。動物試驗(大鼠、狗)中,放射性標記表明腎臟為主要清除途徑,佔80%-90%,主要以代謝物形式存在。即使在人體中,也只有少量原型藥物從尿液中回收。生物轉化主要為側鏈氧化變短(β-氧化)和/或相應的巰基甲基化。

貯藏方法

遮光,密封,涼暗處(不超過20℃)儲存。

有效期

24個月

附註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