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根 - 中藥材

藿香根,中药材名。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藿香的根。功能主治为:治霍乱吐泄,血气痛,发表。

功效作用

功能

和中止嘔,發散表邪。

主治

《分類草藥性》:治霍亂吐洩,血氣痛,發表。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錢。

植物學資訊

形態特徵

多年生芳香草本或半灌木。莖直立,高0.3-1米,四稜形,分枝,被絨毛。葉圓形或寬卵圓形,長2-10.5釐米,寬1-8.5釐米,先端鈍或急尖,基部楔狀漸狹,邊緣具不規則的齒裂,草質,上面深綠色,被絨毛,老時漸稀疏,下面淡綠色,被絨毛,側脈約5對,與中肋在上面稍凹陷或近平坦,下面突起;葉柄長1-6釐米,被絨毛。輪傘花序10至多花,下部的稍疏離,向上密集,排列成長4-6.5釐米寬1.5-1.8釐米的穗狀花序,穗狀花序頂生及腋生,密被長絨毛,具總梗,梗長0.5-2釐米,密被絨毛;苞片及小苞片線狀披針形,比花萼稍短或與其近等長,密被絨毛。花萼筒狀,長7-9毫米,外被長絨毛,內被較短的絨毛,齒鑽狀披針形,長約為萼筒1/3。花冠紫色,長約1釐米,裂片外面均被長毛。雄蕊外伸,具髯毛。花柱先端近相等2淺裂。花盤環狀。花期4月。

分佈區域

中國臺灣、廣東海南和廣州、廣西南寧、福建廈門等地廣為栽培,供藥用。印度、斯里蘭卡經馬來西亞至印度尼西亞及菲律賓也有。

生長見習

喜高溫溼潤氣候,以年平均氣溫24-25℃最適宜生長,氣溫隆至17℃以下,生長緩慢,植株能耐0℃短暫低溫。雨量要充沛,分佈均勻,要求年降雨量1600-2400mm。喜陽光,但在苗期和定植初期必須適度廕庇,一量長出新根和新葉後即去掉廕庇。遇颱風時枝葉易折斷。以土質疏鬆、肥沃、排水良好微酸性的砂壤土栽培為宜。

繁殖方式

用扦插繁殖,生產上採用直插法和插枝育苗移栽法。

栽培技術

直插法:宜選取溫暖多雨季節,如海南省,一般在9-10月,選生長旺盛,粗壯、節密,生長期4-5個月的植株,取中部莖的側枝,長20-30cm,具6-7個節,下部3-4節褐色木栓化,用手將枝條自工戲上輕輕折下,使插枝附有部分主莖的韌皮組織。採苗時一般自莖基部逐層分次向上採取,每隔15-20d採1次。採下的苗應置於陰涼處,並要隨採隨種。

插枝育苗:即將鮮枝條插於苗床上,待長根後再移栽大田。其方法及時間與直插法同。枝條插在苗床後,早上搭棚遮蔭,晚上揭開,冬季應晝夜搭棚防霜害。每日早晚各澆水1次。插後10d左右髮根。可施稀人糞水3-4次,20d後除去廕庇物,1個月質即可定植。定植應在溫暖溼潤季節,廣州郊區宜4月上旬,湛江地區在3-5月,四川在8-9月,海南可在7-8月及9-11月;一般採用斜插法,將苗的3/5斜插入土中,覆土壓實,按行株距50cm×40cm的三角形種植,植後隨即淋水,蓋草遮蔭。

田間管理

功成活後應定期進行除草鬆土。定植後半個月可進行第1次除草,以後每月除草1次,中耕除草後結合施肥,以施氮肥為主。一般植後1個月有新芽葉長出時即進行第1次追肥,以後每隔20-30d施肥1次,直至收穫前1個月停止。前期多施人糞尿和草木灰等,後期則施硫酸銨為主。乾旱季節多施水肥。應注意灌溉排水,保持田間一定的溼度。

病蟲防治

病害有根腐病,可及時疏溝排水,挖除病株,用50%多菌靈1000倍液澆灌;還有細菌性角斑病等。地老虎,可人工捕殺或用毒餌誘殺(將麥麩炒香,用90%晶體敵百蟲30倍液攔潮)。此外,還有螻蛄、紅蜘蛛等為害。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