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子間的愛與被愛,為何總有時差

人們常說,愛能使心靈的創傷痊癒。最近霸屏的電視劇《小歡喜》,著實讓我們跟著劇情虐心了一把。不是沒有愛,也不是不想愛,但劇中的3對親子之間的愛與被愛,一直有著時差……

以愛之名,請停止互相傷害

究竟是什麼,使我們難以體會到心中的愛,以至於用愛之名互相傷害?又是什麼,讓有些人即使在充滿敵意的環境中,也能心存愛意?

很多人看了《小歡喜》,直呼“這是我媽沒錯了”。我們跟隨劇情體會3個家庭不同的相處模式,看到了現實生活中的父母,控制慾極強又帶有親情綁架的爹媽。

不管海蔘好不好吃,但為了高考補腦子,你媽讓你生吃就對了。在強勢的背後,在這被控制慾佔領的人生背後,卻憋著孩子忿忿不平的怒火。

爸媽看了,心疼英子媽宋倩付出了卻得不到孩子的理解;孩子看了,又同情英子被母親強逼到喘不過氣來。站在各自的角色上,中國式的教育,孩子和父母應該各打五十大板。以愛之名的互相傷害,是每個人再熟悉不過的橋段,畢竟,我們都是這樣長大的。正如,有一種冷,叫做“你媽覺得你冷”……

是什麼矇蔽了愛

是什麼讓我們的親子關係出現了這樣的狀況,讓我們好像很難從父母身上體會到愛?

換言之,這並不是我所需要的。海蔘生吃還是熟吃,吃與不吃,這都不是英子能夠決定的。所以英子覺得,這不是我需要的。

宋倩和英子之間的矛盾,從小的生活細節,蔓延到“上南大還是上清華”的分歧,家裡的空氣中都瀰漫著火藥味兒,一個小火星即可引爆一切。

是什麼矇蔽了愛?是需求?是對強勢的不滿,還是對控制慾的反抗?

母子之愛連心。也許,正是這人世間最崇高,毋庸置疑的愛,卻使得我們忽略了在表達愛的時候的語言和方式。所以,不是需求錯了,而是我們表達愛的語言和方式出了問題。

非暴力溝通,讓愛融入生活

是什麼賦予我們力量,讓我們在任何情況下,都能賦予生命合適及舒適的愛?

《小歡喜》讓我看到,家從來就不是一個用來講道理的地方。有人提出疑問,不講道理又如何去教育子女?筆者在臨床工作中發現,語言及語言的表達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也許我們並不認為,自己的談話方式是“暴力”的,就像宋倩覺得英子應該去清華,英子的生活中就不能有南大;宋倩離婚後的生活裡只有英子,英子就應該接受“我只有你”的負擔。

沒有人會刻意去使用語言暴力,但很多時候,我們的語言常引發自己和他人的痛苦。正如心理學中講到了“非暴力溝通”,它的基礎就是一些良好的溝通方式——即使在逆境中,它們也能使人樂於助人。

非暴力溝通指導我們轉變談話和聆聽的方式,我們不再“條件反射式”地反應,而是去明確自己的觀察、感受和願望,有意識地善用語言。

我們既誠實、清晰地表達自己,又尊重和聆聽他人的聲音。這樣,在每一次的互動中,我們都能聆聽自己和他人心靈深處的呼聲。同時,非暴力溝通還促使我們仔細觀察,發現正在影響我們的行為和事件,並提出明確的請求。把非暴力溝通這樣的方式還原到劇情,也許親子關係間的愛與被愛,就不會再有時差了吧。

給孩子最適合的愛,是父母能帶給家庭最大的穩定性動力之一

《小歡喜》裡的父母,真實詮釋了中國式家庭存在的“親情綁架的親子關係”。螢幕前的每個人,幾乎都能感受到,自己當年和爸媽那種微妙的關係。不能說誰對誰錯,因為在愛的世界裡永遠沒有對與錯。也許只有適合與不適合,給予孩子最適合的愛,可能是父母帶給家庭最大的穩定性動力之一吧。

很多人在說,《小歡喜》改名《大悲咒》好了。現實生活中,每個家庭要想得到真正的“小歡喜”,只有重新學會愛的方式,重新學會與父母、子女的非暴力溝通,重新學會愛自己、愛父母。因為,每個人的生命線上,不僅僅繫著你自己,還有背後不曾放棄我們的家人。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