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少年的孤獨世界:我睜眼時,花卻都謝了

“媽,我吃錯藥了。昨晚頭疼,我翻出來兩瓶藥,不小心都給吃了……”清晨5點,17歲的小文跌跌撞撞地推開房門,摔進媽媽懷裡。“吃的哪種藥?快,我帶你去醫院,穿上襪子!”

可小文的手已經不聽使喚,攥著襪子,直往膝蓋上套。

5小時後。再睜開眼,小文發現自己躺在301醫院的病床上,身邊圍了一圈醫生,“姑娘,以後可不能亂吃藥知道嗎?”但小文心裡清楚,這是一場蓄謀已久的自殺。她早就寫好了遺書,一封給媽媽,一封給暗戀的男同學。

前一天,她在菜市場買了蟑螂藥,因為怕疼沒敢吃,只吞了兩整瓶暈車藥。然後她躺在床上,把耳機裡Lacrimosa的金屬樂音量放到最大,靜待一切結束。直到最後一刻,求生欲讓她叫醒了媽媽。

小文,是每年數百萬自殺未遂的青少年中的一個。今天(10月10日),是第27個世界精神衛生日。今年的主題正是“不斷變化的世界中的年輕人和精神衛生”[1]

01 消失一天的少女:藏在日記裡的凋零之痛

我國是精神疾病的“重災區”,而兒童與青少年,又是重災區中的“暴風眼”。根據我國部分地區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結果估算:我國15歲以上人口中,各類精神疾病患者人數超過1億人,每10人中就有1人罹患精神疾病[2]

而據WHO統計,半數精神疾病始於14歲,且自殺是15-29歲人群的第二大死因,抑鬱症為青少年的第三大疾病負擔來源[1]

小文的遺書,被媽媽藏進了衣櫃底層,母女倆心照不宣。至少在明年高考前,“自殺”會是這個單親家庭裡的禁用語。第二天小文就回到課堂,除了同桌,誰也沒留意到她消失了一天。

只有模擬試卷的空白處,小文塗塗改改的一行文字,留下了抑鬱經過的痕跡:“我依稀記得花開過,可睜開眼,它就謝了。”

直到22歲再度自殺未遂,小文才知道自己當年就得上了抑鬱症。而那時,父母對她的自殺閉口不提,“抑鬱”就像狹窄房間裡的大象,壓得每個人都喘不過氣,卻沒有人想讓它離開。

“不瞭解、零干預”,是我國青少年精神疾病面臨的最大困境。

“心情不好罷了,怎麼會是病?”,從孩子到家長,再到老師,絕大多數人對抑鬱症的瞭解,僅限於某某明星的自殺,真發生在自己和親人身上時,罕有求醫意識。哪怕是讀過抑鬱症科普的人,也總心存僥倖,覺得“不會是我吧?”

02 城市角落的IT男:暴飲暴食讓我解脫

“還有15分鐘……10分鐘……1分鐘……唉,總算熬到下班了。”阿凱迅速把外套、雨傘塞進雙肩包,匆匆奔向地鐵。“路上去超市買漢堡、香腸、雪糕。外賣再叫一份蓋飯、兩份肥牛米線。”

阿凱26歲,這是他的一頓工作日晚餐,幾乎是普通人飯量的四倍。他已經一週沒敢照鏡子了,雖說IT工作確實助長黑眼圈,但他更怕看到那張豬頭一樣浮腫的臉。

阿凱8小時工作外,唯一的“休閒”就是吃,這情形已有1個月,體重暴長了18斤。心愛的丙烯畫架被擠到牆角;口琴上落滿灰塵;東野圭吾的新書,被用來蓋泡麵,封面上蹭了一圈紅紅的油漬。

阿凱覺得自己“失控”了,工作的壓力無處發洩,單身的苦悶無處傾訴,只能靠吃解脫。越來越多的年輕白領也像阿凱一樣,再多薯片、蛋糕,也填不滿內心的空洞

阿凱雖吃得多,卻並不屬於精神疾病中的進食障礙,他沒有誘吐、導瀉行為,也不病態地恐懼肥胖。相反,他的暴食更多是伴隨著焦慮、自責、沮喪等情緒問題。

阿凱已經符合抑鬱症的多條症狀:“感覺難過,幾乎每天都感到空虛或以淚洗面。對於曾經喜愛的日常活動失去興趣或快感,幾乎每天如此。體重異常減輕或增加。飯量異常增大或減小。”這些感覺持續兩週以上,就有可能是患上了抑鬱症。

“不應該是這樣。明天重新開始……可我肯定忍不住。抑鬱症?去醫院看看?不成,去安定不就被人當瘋子了。我只是壓力大,吃是為了放鬆。”夜深了,阿凱捧著快爆炸的肚子,滿臉淚水,昏睡過去。

阿凱算是“三高”青年——高知、高智、高收入,但他依舊邁不過“去精神病院看病”這道坎,寧願默默忍受。

像阿凱一樣,意識到自己可能患上了抑鬱症,卻拒絕就診的還有很多人。一方面阿凱沒做過抑鬱測評,不知道自己與抑鬱已近在咫尺;一方面因為精神疾病汙名化,阿凱畏懼別人的指點。

就算阿凱想求醫,身處三線小城的他,也幾乎無處可去。專業的精神疾病診斷機構太稀缺了,在中國,精神疾病長期存在巨大的“治療缺口”,超過九成的嚴重精神疾病患者,從未接受治療。

原國家衛計委在2017年5月,公佈了一組數字:我國精神科執業(助理)醫師有27,000餘人,心理治療師5,000餘人,總計3萬多,相當於每3000個精神病人,才有1個醫生或治療師。相比之下,美國人口約為我國的1/4,精神科醫生卻有3.8萬人[5]

結果就是,“阿凱們”只能在黑暗中摸索,挺不挺得過去,只能聽天命。

03 天台上的大學生:你不是真正的快樂

20歲的劉暢,就沒能挺過去。生前,他是中國一所著名醫學院的臨床二年級學生。

“你可以死,當然可以死。你還可以選擇死法,是躺在鐵軌上,綻放一朵血花,還是從20層躍下,享受片刻飛翔。”劉暢在朋友圈寫下這句話後,又把微信簽名改成了:“謝謝你們,再見。”

劉暢昨天收到暗戀的女孩發來的資訊:“你比大便還討厭,快躲起來別出門了!再騷擾我,就報警!”一陣天旋地轉過後,劉暢幾乎馬上決定了自殺。

他吃下校醫院開的幾粒助眠藥,算好藥效發作時間,爬上留學生公寓12層。窗戶正下方是一排自行車,劉暢有點害怕,但“大便、報警”幾個詞又晃到了眼前,劉暢不管了,縱身跳下。

認識的人,都不敢相信劉暢會成為“殉情自殺”的主角。他是班裡的生活委員,成天開玩笑地追著同學“搜刮班費”。三個月前,他還組織了一次郊遊,帶同學們在山裡露營。

殺死劉暢的,僅僅是女孩的侮辱嗎?那只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事發後,舍友翻看劉暢的日記本:“我淌著血,跌跌撞撞地行走。我驚恐地看著自己,面孔失去顏色,血刺目鮮紅。”誰會將這陰鬱血腥的文字,與那個陽光明朗的大男孩,聯想到一起?

劉暢,是典型的“微笑抑鬱症”。自殺的大學生中,有相當比例屬於此類。

他們給自己戴上微笑的面具,呼朋引伴,卻把憂愁藏進了自己都遺忘的角落。他們談笑著,心中卻滿是苦楚。他們往往學識高、處境好,是世俗眼光中的“成功者”。

他們很能忍,不然也不會“成功”,可這份耐力,用於了偽裝,就讓這些年輕人錯過了生命。

兒童與青少年中,小文、阿凱和劉暢絕非孤例,抑鬱症正在隱匿流行。或許在你認識的人中,就有人正在獨自忍受煎熬。

但無論如何,請記住這句話:“抑鬱症只是大腦的一場重感冒,它並不是你自己的錯。要相信,抑鬱症是可以治療的疾病。”

04 抑鬱症,只是大腦的一場重感冒

一些輕度的抑鬱,可以只選擇心理治療;若症狀無改善,甚至變得嚴重,最重要的治療途徑還是藥物治療,不要忌諱吃藥。

兒童和青少年抑鬱症
如何鼓勵患者接受治療?
如何正確看待抑鬱症?

常用的抗抑鬱處方藥有以下幾種[3]

選擇性 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s):最常用的一類抗抑鬱藥,包括西酞普蘭、依地普侖、氟伏沙明、帕羅西汀、氟西汀和左洛復。

5-羥色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再攝取抑制劑(SNRIs) 是新型抗抑鬱藥之一,包括度洛西汀、文拉法辛,去甲文拉法辛、左西孟利和去甲文拉法辛。

去甲腎上腺素和多巴胺再攝取抑制劑(NDRI):這類藥物較少,只有一種,安非他酮。

此外,其他抗抑鬱藥還有四環素類和5-羥色胺拮抗劑和再攝取抑制劑(SARIs),如奈法唑酮和曲唑酮等。

以前,還有一些三環類抗抑鬱藥物(如阿米替林、地昔帕明、丙咪嗪、去甲替林等),但由於副作用較大,臨床上已經極少使用。一般只有在副作用小的常用藥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才會使用這類藥物。

關於抗抑鬱藥物的一些常識[4]

1. 抗抑鬱藥不會馬上起效,可能需要在醫生指導下試服幾種藥物,才能找到最合適的那一種。症狀通常在服藥後 1 ~ 3 周開始感覺好轉,如果服藥3周後症狀沒有任何改善,要及時與醫生溝通,看是否應增加劑量或換用另一種藥物。

2. 抗抑鬱藥可能產生副作用,如噁心、腹瀉、便祕、性功能障礙、體重增加和睡眠障礙,但通常不會太嚴重,隨著服藥時間的延長會逐漸減輕。必要的時候,醫生也會根據你的情況調整劑量或換用其他藥物。

3. 在病情好轉後,不要自行停藥,通常應繼續堅持服藥至少 6 個月。突然停用抗抑鬱藥物可能引起“停藥綜合徵”或導致病情復發。

4. 一般來說,首次發作的患者可以不用維持治療。但有2次以上的復發,特別是近5年有2次發作的患者需要維持治療;3次及以上的發作,至少需要維持治療2年以上;多次復發者則需要長期維持治療。

5. 很多患者擔心長期吃藥會產生藥物依賴,其實不必太過擔心。很多人在病情穩定後,可以逐漸減量,甚至停藥。

還以為自己是抑鬱症?專家教您識別雙相情感障礙
親人得了抑鬱症,我該怎樣開導?
強迫症和抑鬱症有啥區別?

(應受訪者或其家屬要求,文中人物均為化名。)

參考資料

  1. WHO官網-《2018年世界精神衛生日》[J/OL].
  2. ,
  3.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10/14/c_1119714631.htm[J/OL].
  4. ,
  5. WebMD-How Different Antidepressants Work https://www.webmd.com/depression/how-different-antidepressants-work[J/OL].
  6. ,
  7. Healthwise-Depression: Should I Take an Antidepressant?[J/OL].
  8. ,
  9. http://www.gov.cn/xinwen/2017-04/07/content_5184068.htm#1[J/OL].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