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管炎性狹窄: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膽管炎性狹窄是指膽道結石及膽道的感染引起的膽道炎症反覆發作,黏膜糜爛,形成潰瘍,結締組織增生,瘢痕形成所致的膽管狹窄。狹窄可發生在膽管的任何部位,常見的為左、右肝管開口處,肝總管上端及膽總管下端。臨床表現與肝內膽管結石相似,雙側肝管狹窄者會出現黃疸,若未能及時診斷和治療,可發生膽汁性肝硬化和門靜脈高壓症,嚴重者可因上消化道出血及肝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

檢查

1.B超

膽管管腔明顯狹窄,多呈均勻一致。膽管壁明顯增厚,肝內膽管回聲增強。

2.膽管造影檢查

膽管影像特徵為:①病變部位膽管呈不規則的多發性狹窄,而膽管黏膜表面光滑;②狹窄病變呈侷限性或瀰漫性,也可呈節段性改變;③狹窄膽管近端輕度擴張;④病變累及肝內膽管時,可見肝內膽管分支減少,僵硬變細似枯樹枝狀或串珠狀、半球狀擴張;膽囊受累時則膽囊壁增厚。

3.CT檢查

可顯示肝內膽管的擴張和變形。CT平掃可較好地顯示肝膽管狹窄後擴張、結石、肝葉萎縮及移位。

4.肝活檢

表現為外周膽管同心圓樣纖維化,伴或不伴有肝門部膽管的增生。

診斷

可通過CT檢查、膽道造影及手術探查進行診斷。當與硬化性膽管癌不易鑑別時,手術切取病變組織做病理切片檢查可明確診斷。

當肝膽管狹窄以上伴有廣泛的肝內膽管結石及肝實質的改變時,治療一般採用肝葉切除術。對於狹窄位於左、右肝管的開口部者,則應將狹窄徹底切開,清除肝內膽管結石後,行肝門部的肝膽管成形術,以及肝膽管空腸Y形吻合術。若病變較複雜,可施行肝門部左、右肝管的廣泛聯合切開,清除各肝內膽管分支的結石,行廣口肝管空腸吻合術。

本病系膽管感染反覆發作形成瘢痕所致。膽管壁結構由於長期受到炎症侵襲,彈性纖維層遭到破壞,周圍膠原纖維增生,導致管壁縮窄,從而形成膽管狹窄。

臨床表現

1.合併有肝外膽管結石者,以肝外膽管結石症狀為主。當結石嵌頓阻塞膽管繼發感染時,可出現腹痛、寒戰高熱及黃疸等症狀。

(1)腹痛:主要發生在劍突下及右上腹部,多為陣發性絞痛,同時伴噁心、嘔吐等症狀。

(2)寒戰高熱:膽管梗阻繼發細菌感染時,細菌及毒素最終經毛細膽管進入肝靜脈,再進入體迴圈而引起全身性感染。

(3)黃疸:黃疸輕重程度、發生和持續時間取決於膽管梗阻的程度、是否併發感染等。

2.合併有肝內膽管結石時,一般無明顯症狀,或僅有肝區及胸背部的脹痛不適;當同時合併有感染梗阻時,會出現腹痛、寒戰高熱。黃疸不一定出現。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