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道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陰道炎大多是由各類病原體感染所引發的陰道炎症[1]。國內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婦科門診約 30% 為各種型別的陰道炎。其中真菌感染最多,滴蟲、細菌感染也很常見[1][2]

  • 育齡女性最主要的陰道炎病原體包括厭氧菌、陰道毛滴蟲、假絲酵母菌。絕經後婦女和幼年女童由於雌激素水平較低,陰道壁較薄,也很容易受到病原體侵襲。此外,性若頻繁使用刺激性的陰道噴劑或洗液,還可能造成過敏性陰道炎[1][3]
  • 發病危險因素:激素水平波動較大、性生活過度活躍、伴有慢性代謝性疾病、免疫功能低下、陰道微生態遭破壞、衛生習慣不佳、發生高危性行為。
  • 主要症狀:外陰和陰道瘙癢,陰道分泌物增多,伴有異常的顏色或氣味,還可能造成性交痛和排尿痛。
  • 陰道炎未及時、有效治療,可引發各類泌尿生殖系統感染,甚至造成不孕。妊娠期婦女若發生陰道感染則可能出現流產。
  • 如果出現陰道炎的相關症狀,就應該儘早去醫院就診。醫生通過仔細詢問患者症狀,觀察患者體徵,並結合實驗室檢測,可以得出診斷結果。
  • 陰道炎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進行治療。陰道感染可能有泌尿生殖系統其他部位感染,為了確保治癒,還需口服藥物進行全身性治療。必要時性伴侶需同時治療。
  • 患者要遵醫囑定時定量用藥;定期複診,評估治療效果。
  • 預防重點:注意個人衛生,避免高危性行為。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 如果患者發生了陰道炎的相關症狀,就應該儘早去醫院就診[1][3]
    • 最典型的就是陰道分泌物增加、顏色和氣味異常;
    • 外陰及陰道瘙癢,灼痛;
    • 陰道異常出血、性交痛;儘早診治,通過醫生的診斷,明確病因,開展針對性的治療,降低傳播風險。

就診科室:

  • 婦科

醫生如何診斷陰道炎?

醫生通過詢問患者症狀,必要的婦科檢查,結合實驗室檢測,得出診斷結果。

  • 醫生首先仔細詢問患者症狀,必要的婦科檢查,瞭解具體的病情進展過程:
    • 婦科檢查:觀察外陰和陰道的特徵性症狀;
    • 陰道鏡檢查:陰道和宮頸粘膜的病情狀況。
  • 實驗室檢查:獲取陰道分泌物進行檢測。
    • 檢測是否存在病原體;
    • 對於症狀明顯但多次病原體檢測呈陰性的患者,可採用培養法檢測。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主要症狀及持續時間?
  • 以前是否也發生過這樣的症狀?
  • 是否有其他慢性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
  • 是否有慢性病毒感染或其他性病感染?
  • 是否長期服用抗生素藥物?
  • 發生什麼情況會造成症狀加重?
  • 期間是否自行治療過?採用什麼藥物?是否有效?
  • 性伴侶的泌尿生殖系統是否也有類似的症狀?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是什麼原因導致現在的症狀?
  • 需要做哪些檢測可以確診?
  • 推薦採用什麼方案進行治療?
  • 治療之後需要過多久才能緩解?
  • 是否具有傳染性?
  • 是否可能影響生育功能?
  • 今後應該注意哪些事項?

患者應明確治療的重要性,遵醫囑用藥;定期複診,評估治療效果[1][3]

  • 患者應遵醫囑,足量、足療程用藥,確保足夠的藥效。
  • 甲硝唑用藥期間及停藥 24 小時內,替硝唑用藥期間及停藥 72 小時內,均禁止飲酒。
  • 哺乳期婦女若服藥治療,則應該停止哺乳。
  • 根據醫生的指導改善生活習慣,不要過度清洗陰道。
  • 完成治療後,按照醫生的指導進行復診,以評估效果。
  • 如果初始治療未能見效,醫生可以及時調整用藥方案,繼續強化治療。
  • 患者日常洗浴所用的毛巾、換洗的內褲,最好煮沸或微波、紫外照射消毒。

醫生需要根據患者的具體病情和病原體型別,制定治療方案。陰道感染可同時波及周邊泌尿生殖系統,為了確保治癒,一般需要使用口服藥物進行全身性治療。部分病原體可由性接觸方式傳播,因此患者的性伴侶也要及時接受診治[1][3][4][5]

如何治療陰道炎?

  • 細菌性陰道炎:醫生一般選用抗厭氧菌藥物。
    • 外用抗菌乳膏或栓劑治療,如甲硝唑栓劑或克林黴素霜;
    • 或口服甲硝唑、替硝唑、克林黴素;
    • 妊娠期:首選口服克林黴素,甲硝唑可透過胎盤,但暫無致畸報道,替硝唑不適於孕婦;
    • 性伴侶不需常規治療;
    • HIV 患者:治療同非 HIV 患者。
  •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 外用抗真菌乳膏或栓劑治療,如咪康唑、克黴唑、丁康唑或噻康唑;
    • 或口服氟康唑;
    • 單純性、複發性治療週期不同;
    • 妊娠期:禁用口服類藥物;
    • 性伴侶:有症狀者檢查及治療。
  • 滴蟲性陰道炎:
    • 使用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治療;
    • 性伴侶:應同時治療,治療期間禁止性生活;
    • 妊娠期:單次甲硝唑口服。
  • 萎縮性陰道炎:
    • 區域性外用雌激素藥膏或口服雌激素;
    • 可同時區域性外用抗菌藥膏。
  • 嬰幼兒陰道炎:
    • 最主要是保持泌尿生殖系統清潔乾燥;
    • 去除異物等對症處理;
    • 同時使用相應的抗感染藥膏。
  • 過敏性陰道炎:最主要的是去除過敏原,避免過度清洗。
  • 成年女性的性伴侶治療:
    • 性伴侶應該及時接受檢查,若同樣發生感染也要同期開展治療,以免今後交叉感染;
    • 治療期間,性伴侶之間應儘可能避免性接觸。

陰道炎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陰道炎常見的病因有以下幾種:

細菌感染:細菌性陰道炎(陰道病)

多為混合感染。陰道內菌群失衡時,乳酸桿菌減少,其他微生物大量繁殖(厭氧菌佔優勢),從而引發細菌性陰道炎。

陰道毛滴蟲感染:滴蟲性陰道炎

病原體為陰道毛滴蟲,主要經性交傳播。男性在感染滴蟲後常常沒有明顯症狀,但可以傳染女性。而女性在感染後,會出現陰道炎症,並導致感染其他性病的風險上升。

假絲酵母菌感染: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

健康女性的陰道中也存在假絲酵母菌,只有當人體免疫功能下降時,假絲酵母菌才會侵襲人體,造成感染。

萎縮性陰道炎

絕經或卵巢切除後的婦女由於雌激素水平降低,導致陰道區域性抵抗力減弱,容易受到外界病原體的侵襲,也可見於產後閉經及假絕經藥物治療的婦女。

嬰幼兒陰道炎

泌尿生殖器官尚未發育完全,並且雌激素水平低,陰道面板薄,區域性抵抗力較低,容易受到大腸桿菌、葡萄球菌和鏈球菌的感染,另外嬰幼兒衛生習慣不良,陰道異物放入也是發病因素。

過敏性陰道炎

陰道噴劑、洗液、藥皂、殺精劑都可能刺激外陰和陰道組織,引起過敏性炎症反應。置入陰道內的異物,如紙巾或衛生棉條,也會刺激陰道組織。

引發陰道炎的危險因素有哪些?

臨床常見的陰道炎危險因素主要包括[1][3]

  • 激素水平大幅變化:例如進入更年期或妊娠期。
  • 性生活過度活躍,性生活年齡過早,發生高危、無保護性生活。
  • 經常濫用廣譜抗菌藥物。
  • 有性病史、HIV 感染/艾滋病、慢性代謝性疾病(如糖尿病)等。
  • 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
  • 經常使用殺精劑或帶有刺激性成分的洗劑,清洗外陰和陰道過於頻繁、過於徹底。
  • 不注重個人衛生。
  • 喜歡穿著緊身不透氣的內褲。

陰道炎有哪些臨床特徵?

  • 陰道炎的臨床特徵主要包括:
    • 陰道分泌物的顏色、氣味或排出量發生異常變化;
    • 陰道瘙癢或灼痛;
    • 性交痛或排尿痛;
    • 陰道出血或伴有出血點。
  • 不同病原體感染產生的陰道分泌物具有不同的特徵:
    • 細菌性陰道炎——白色、均勻、有腥臭味;
    • 滴蟲性陰道炎——稀薄、膿性、泡沫狀、有難聞的腐臭味;
    • 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白色、豆腐渣樣。

陰道炎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如果陰道炎未開展及時、有效的治療,可引發各類併發症:
    • 感染蔓延至尿道:引起尿路感染甚至逆行性腎盂腎炎,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血尿、腰痠等;
    • 感染蔓延至其他生殖系統器官:宮頸炎、附件炎、盆腔炎;
    • 引起不孕:病原體感染後,可破壞育齡女性的陰道內環境,影響精子的存活。
  • 妊娠期婦女發生陰道炎可能對母嬰造成一定的不良影響:
    • 早產;
    • 胎膜早破;
    • 低出生體重兒。

預防陰道炎的重點在於注意個人衛生,避免高危性行為[1]

  • 避免高危性行為,注意性衛生,若有必要應使用安全套。
  • 不要採用刺激性的沐浴液或藥液清洗外陰和陰道。
  • 不要常規灌洗陰道,以免破壞內部微環境。
  • 日常最好穿著棉質內褲,保持乾爽透氣。
  • 避免泡澡,日常最好淋浴。
  • 在外上廁所時,應留心坐便器是否清潔,使用前最好有消毒溼巾擦拭一下。
  • 大便後可沖洗清潔,或從前往後擦,可以避免肛門部位的病原體感染泌尿生殖系統。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