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燒: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發熱(fever,又稱發燒)是指體溫因各種原因超過正常範圍,見於各種全身性和區域性性感染,以及許多非感染性疾病(如腫瘤與結締組織病等),它是內科急診中最常見的症狀。一般而言,當腋下、口腔或直腸內溫度分別超過37℃、37.3℃和37.6℃,並且24小時內溫度差波動在 1℃以上,可稱為發熱。

  • 發熱常與致熱原作用於下丘腦體溫調節中樞有關。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上移,中心溫度低於調定點時,調定點的衝動發放,調溫指令抵達產熱和散熱器官,一方面通過運動神經引起骨骼肌的張力增加或寒戰,使產熱增多;另一方面經交感神經系統引起面板血管收縮,使散熱減少,最終導致發熱。
  • 按照發熱的高低,可分為:①低熱:37.4~38℃;②中度發熱:38.1~39℃;③高熱:39.1~41℃;④超高熱或過高熱:41℃以上。
  • 超高熱或過高熱若不及時處理,會導致腦、心、腎等重要器官受到嚴重損害,出現抽搐、昏迷、休克、出血、心臟、呼吸和腎功能衰竭等危及生命的狀態。若搶救不力,常於數小時內死亡。
  • 無論任何時候發熱持續不緩解,都要及時就醫以查明原因。
  • 發熱的對症治療包括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查明病因可進行鍼對性治療,對部分症狀輕微、經過詳細檢查仍不能明確病因的發熱待查患者,也可在專科門診進行長期隨訪而不作特殊處理,確有不少患者可獲自愈。
  • 發熱時體內喪失水分較多,需注意適當攝入水分和電解質。

何時就醫?

無論任何時候發熱持續不緩解,都要及時就醫以查明原因。

就診科室

  • 感染科
  • 呼吸內科
  • 急診內科
  • 風溼免疫科
  • 內分泌科

就醫前準備

為了幫助醫生明確發熱的原因,患者在就醫前請準備好以下資訊:

  • 發熱出現前有無誘因、有無皮疹、是否伴隨咳嗽、咳痰等其他表現。
  • 發熱持續時間,最高體溫,體溫波動規律,是否曾經接受過診治。
  • 近期及長期服用的藥物和保健品。

常用檢查

醫生通常採取以下方法來明確發熱的原因。

  • 病史:患者需告知醫生自己的病史、症狀以及使用的處方和非處方藥物等資訊。另外患者來自的地區、年齡、性別、職業、發病季節、旅遊史、接觸感染史等也很重要。
  • 體格檢查:應首先測呼吸、脈搏、血壓等重要生命體徵,並快速進行全面的體格檢查,重點檢查面板、黏膜有無皮疹、淤點以及肝、脾、淋巴結腫大等。
  • 實驗室檢查:常用的輔助檢查包括:
    • 血、尿、糞常規檢查。
    • 血清學檢查:如肥達、外斐反應、鉤端螺旋體病的凝集溶解試驗,乙腦的補體結合試驗,系統性紅斑狼瘡的抗核抗體試驗等。
    • 血或骨髓培養:對傷寒、副傷寒、膿毒症、細菌性心內膜炎等疾病的病原診斷均具有決定性意義。
    • X線、CT與MRI檢查:CT與MRI檢查對診斷骨盆內、膈下與腹腔深部隱蔽性膿腫,尤其對發現腹膜後病灶如淋巴瘤、膿腫、血腫等有重要價值。
    • 超聲檢查:對疑有急性滲出性心包炎和感染性心內膜炎患者,可行超聲心動圖檢查。腹部超聲波檢查適用於疑有腹腔內佔位性病變、肝膿腫、肝膽道結石以及腎膿腫、泌尿繫結石等患者。
    • 活體組織檢查:如肝穿刺活組織檢查、淋巴結以及皮損與皮下結節活體組織檢查等。骨髓檢查對白血病、惡性組織細胞病等具有決定性診斷價值。

治療原則

發熱的對症治療包括物理降溫和藥物降溫,查明病因可進行鍼對性治療。對部分症狀輕微、經過詳細檢查仍不能明確病因的發熱待查患者,也可在專科門診進行長期隨訪而不作特殊處理,確有不少患者可獲自愈。

詳情請參見相關疾病的治療:

  • 全身性和區域性性感染:藥物治療是抗感染的基礎,根據不同病因可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藥物、抗寄生蟲藥物、免疫藥物和止痛退燒藥等進行治療。如果病情嚴重,醫生還會根據感染位置和併發症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手術方案,引流膿腫或去除部分因感染而壞死的臟器組織。最關鍵的是儘可能清除病原體或使病原體長期處於抑制狀態,避免對人體健康造成進一步傷害。部分患者按照國家規定需要住院隔離治療,待徹底治癒才能出院回家。
  • 惡性腫瘤:主要治療方法有手術治療、放射治療、化療、分子靶向治療和免疫檢查點抑制劑治療等,醫生會根據臨床分期、病理型別和分子分型等採用單一治療或聯合治療。
  • 結締組織病:對於自身免疫性結締組織病,藥物治療是首選方案。常用藥物包括非甾體類抗炎藥、糖皮質激素、改善病情的抗風溼藥物以及生物製劑等。必要時可進行手術治療,例如滑膜切除手術、關節矯形手術和關節置換手術。遺傳性結締組織病尚無有效治療方案。
  •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目前的主要治療有抗甲狀腺藥物、放射性碘(131I)治療和甲狀腺手術。抗甲狀腺藥物是我國治療甲亢的首選,甲狀腺手術的治癒率最高。

常見原因

發熱的常見原因包括:

  • 感染:各種病原體進入體內導致全身性或是侷限性感染,如細菌、病毒、支原體、真菌等都會引發發熱症狀。全身性感染導致發熱的主要有傷寒、敗血症、感染性心內膜、布氏桿菌病等;侷限性感染導致發熱的主要有肝膿腫、泌尿生殖道感染、腹腔內膿腫、盆腔膿腫等。
  • 惡性腫瘤:例如,原發性肝細胞癌、淋巴瘤、各種白血病、肺癌、腎癌等。
  • 結締組織病:結締組織病會導致機體發生免疫反應,產生很多針對自身組織的抗體,引發炎症反應,炎症因子作用於體溫調節中樞,引起發熱症狀。例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結節性多動脈炎、皮肌炎、藥物熱、風溼熱等。
  • 生理性原因:如女性月經前、妊娠期都會引發低熱症狀,主要與女性生理期間內分泌紊亂有關。
  • 夏天氣溫高、原發性口溫增高等也會引發發熱症狀,主要是以低熱為主。
  • 中暑、日射病也會引發發熱症狀,主要是由於高溫引起的體溫調節功能紊亂,體內熱量大量積存所導致。
  • 腦部疾病也是引發發熱症狀的原因之一,主要有嚴重腦外傷、腦溢血、腦炎與腦腫瘤等。
  • 輸血、輸液汙染、麻醉藥、各類手術、嚴重失水、缺血、骨折、心力衰竭等也會引發高熱症狀,人在死亡前也會出現超高熱的症狀。

發生機制

健康人的產熱與散熱處於平衡狀態。產熱與散熱過程均受在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的調控。下丘腦的體溫調節中樞存在著與恆溫箱溫度調節器相類似的調定點,此調定點的高低決定體溫的水平。體溫調節中樞調定點上移,中心溫度低於調定點時,調定點的衝動發放,調溫指令抵達產熱和散熱器官,一方面通過運動神經引起骨骼肌的張力增加或寒戰,使產熱增多;另一方面經交感神經系統引起面板血管收縮,使散熱減少,最終導致發熱。

高危人群

存在下列情況的人群更容易出現發熱:

  • 全身性和區域性性感染
  • 惡性腫瘤
  • 結締組織病
  • 甲狀腺功能亢進症
  • 劇烈運動
  • 癲癇持續

臨床表現

一般而言,急性感染性疾病起病多較急驟,常有受涼、疲勞、外傷或進食不潔食物等病史,若發熱前有明顯寒戰者,多屬化膿性細菌感染或瘧疾;而一般非感染性發熱,以及結核、傷寒、立克次體和病毒感染多無寒戰。發熱的臨床經過一般分為以下3期:

體溫上升期

表現為疲乏、不適感、肌肉痠痛、面板蒼白、乾燥、無汗、畏寒或寒戰等症狀。體溫上升有兩種形式:

①驟升型:體溫在數小時內達39~40℃以上,常伴有寒戰。

②緩升型:體溫於數日內緩慢上升達高峰。

高熱持續期

此時體溫已達高峰,臨床表現為面板潮紅而灼熱,呼吸加快加強,可有出汗。此期持續數小時、數天或數週。其熱型(體溫曲線)可表現為:

①稽留熱:體溫持續於39~40℃左右,達數天或數週,24小時波動範圍不超過1℃。見於肺炎、傷寒、斑疹傷寒(早期)等。

②弛張熱:體溫在39℃以上,但波動幅度大,24 小時內體溫差達2℃以上,體溫最低時一般仍高於正常水平。見於膿毒血癥、風溼熱、重症結核、化膿性炎症如肝膿腫等。

③間歇熱:高熱期與無熱期交替地出現。體溫波動幅度可達數度。無熱期(間歇期)持續1天乃至數天,反覆發作。見於瘧疾、急性腎盂腎炎、侷限性化膿性感染等。

④迴歸熱:體溫急驟升高至39℃以上,持續數天後又驟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熱期與無熱期各持續若干天,即規律地互相交替一次。見於迴歸熱、霍奇金病、週期熱等。

⑤波狀熱:體溫逐漸升高達39℃或以上,數天後又逐漸下降至正常水平,數天後又逐漸升高,如此反覆多次,常見於布魯菌病、惡性淋巴瘤等。

⑥不規則熱:發熱持續時間不定,變動無規律,可見於肺結核、感染性心內膜炎等。應予以強調的是,目前由於抗生素的廣泛應用(包括濫用),或由於應用(包括不適當應用)解熱藥、腎上腺皮質激素等,使上述典型熱型已不常見。此外,熱型也與機體反應性有關,年老體弱者由於反應性差,即使化膿性細菌感染也常無寒戰、高熱,而表現為低熱甚至不發熱。

體溫下降期

由於機體的防禦功能與適當的治療,疾病得到控制,體溫恢復正常。體溫下降的方式有兩種:

①驟降:體溫於數小時內迅速降至正常,有時可低於正常,常伴有大汗。常見於瘧疾、急性腎盂腎炎、肺炎及輸液反應等。

②漸降:體溫於數天內逐漸降至正常。如傷寒、風溼熱等。

伴隨症狀

不同原因的發熱會伴有其他臨床症狀:

  • 發熱伴有鼻塞流涕、咽痛、咳嗽,而一般情況良好者,多為上呼吸道感染。
  • 發熱伴胸痛、咯鐵鏽色痰和呼吸困難者,多為下呼吸道感染,如肺炎。
  • 發熱伴神經系統症狀,如頭痛、嘔吐、昏迷、驚厥、腦膜刺激徵等,表示病變在中樞神經系統,應考慮各種腦膜炎、腦炎、中暑、急性腦卒中等;但兒童易有高熱驚厥,不一定有嚴重腦部病變。
  • 發熱伴有肋椎角、腰肋部疼痛及尿頻、膿尿、血尿者,多為泌尿系統感染。
  • 發熱伴有明顯關節痛或關節炎症狀者,應多考慮風溼熱等結締組織疾病。
  • 發熱伴有噁心嘔吐、腹痛、腹瀉者,應多考慮急性胃腸道炎症。
  • 發熱、黃疸伴右上腹痛,應注意肝膽感染。
  • 發熱後體內水分會快速的流失,易產生脫水現象,所以患者應當大量的飲水,喝熱水,保證體內充足的水分。
  • 患者發熱後往往會出現全身乏力的表現,此時需要靜養,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慢慢恢復體力。
  • 可以使用冰袋置於頭部、腋窩或是腹股溝部,達到降溫效果;或是將 40% 左右濃度的酒精擦拭頸部、手臂、腋下等部位,起到降溫作用。在擦拭過程中,如果出現寒戰、面色蒼白等不良反應時應及時停止,就醫治療。
  • 要隨時監測患者體溫情況以及精神狀態,如果發現體溫一直處於發燒狀態且有升高趨勢,應及時就醫,避免病情進一步加重。
  • 出現發熱症狀後,不要盲目使用退燒藥,退燒藥會掩蓋症狀,延誤治療,甚至造成病情惡化。應當及時就醫查明原因後再進行降溫。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