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溼病性貧血: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風溼病性貧血是繼發於風溼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等疾病的一種慢性貧血。
  • 風溼病性貧血最常見於系統性紅斑狼瘡與類風溼關節炎,其中系統性紅斑狼瘡患者中約有 57~58% 出現貧血,類風溼關節炎中約有 50~65% 的患者合併貧血。
  • 風溼病性貧血的病因包括免疫因素及非免疫因素。危險因素主要與所合併的風溼性疾病有關,若風溼性疾病累及重要臟器(如心、肺、腎)將進一步加重貧血,甚至引起死亡。
  • 主要症狀包括面色或眼瞼蒼白、乏力、疲憊感、活動後明顯心累、胸悶、氣短。
  • 主要治療方法包括風溼性疾病的治療以及對貧血的糾正治療。治療關鍵是及時的糾正原發疾病。治療難點在於原發疾病未及時診治或未規律治療,造成疾病反覆遷延不愈,從而加重貧血的程度。
  • 降低患者的活動耐量及生活質量,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 風溼病性貧血最重要的預防手段在於對原發疾病進行早期的診治,早期發現風溼性疾病並進行規律的治療,貧血一般可以得到有效的改善。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面色、嘴脣蒼白、頭暈;
  • 長期乏力、疲憊;
  • 活動後明顯心累、胸悶、氣短。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昏迷;
  • 呼吸困難;
  • 心跳驟停。

建議就診科室

  • 風溼免疫科
  • 血液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風溼病性貧血?

當醫生懷疑是風溼病性貧血時,將通常體格檢查、血常規、血清鐵及維生素 B12、免疫抗體、骨髓穿刺等檢查來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體格檢查:醫生可以通過患者面色或眼瞼蒼白的程度來判斷患者貧血的程度。
  • 血常規:為了判斷貧血的嚴重程度及貧血型別。
  • 血清鐵及維生素 B12:為了判斷造血原料是否不足。
  • 骨髓穿刺:為了判斷骨髓造血是否被抑制。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有無頭暈、乏力、疲憊的症狀?
  • 症狀出現時間有多久了?
  • 有無關節疼痛、腫脹、面板紅斑、休息後僵硬感?
  • 既往有無風溼性疾病病史?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貧血嚴重嗎?治療難度大嗎?
  • 治療花費大嗎?可不可以報銷?
  • 能否徹底治癒?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用藥注意事項:服用激素、非甾體抗炎藥的患者需要注意有無噁心、上腹部隱痛、有無解黑色大便等,若出現上腹部疼痛不適、解黑色大便,應及時就醫, 以防消化道出血等。
  • 定期複查:患者應 1~3 個月至門診複查血常規、肝腎功、血清鐵及鐵蛋白等指標。
  • 飲食:患者應多吃新鮮水果蔬菜如菠菜、蘋果等富含維生素的食物,以及牛肉等富含鐵元素的肉類。避免吃油炸辛辣的飲食。
  • 運動:輕到中度貧血患者可以選擇中等強度的運動,如慢跑、快走等,每次不超過 45 分鐘,每週可進行 1~3 次;而重度貧血患者則應避免劇烈活動,以防暈倒等意外發生。
  • 戒菸、戒酒:吸菸會增加心肺負擔,加重患者心累、氣短的症狀;飲酒容易加重胃腸道負擔,如出現急性胃黏膜損傷或加重慢性胃炎、胃潰瘍的症狀,因此患者應戒菸、戒酒。

風溼病性貧血目前主要的治療包括原發性疾病的治療,以及貧血的糾正。經過有效規範的治療,能夠消除貧血的症狀、維持正常的生活質量。

藥物治療

  • 促紅細胞生成素:促紅細胞生成素可用於糾正由於促紅細胞素減少而造成的貧血。
  • 鐵劑、維生素 B12、葉酸:主要用於補充造血原料。常用鐵劑包括硫酸亞鐵、葡萄糖酸亞鐵等。
  • 激素:激素可用於抗炎,治療原發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等,通過治療原發疾病進而糾正貧血。常用藥物包括強的鬆、甲強龍等。
  • 免疫抑制劑:用於調節免疫失衡,治療風溼性疾病如系統性紅斑狼瘡等原發性疾病,常用藥物包括環磷醯胺、甲氨蝶呤等。
  • 紅細胞懸液:用於重度貧血患者,可通過適量輸入紅細胞懸液快速糾正貧血。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風溼病性貧血可進行性加重,造成心臟、消化道、腎臟等多個器官功能下降,導致患者日常活動量嚴重下降,如上樓梯、散步等明顯感覺疲累,嚴重者甚至危及生命。
  •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部分患者貧血可以得到糾正,乏力、頭暈、氣短等症狀可以明顯改善。

風溼病性貧血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免疫因素:這是風溼病性貧血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主要指由於風溼免疫性疾病等原發疾病產生許多的細胞因子如自身免疫抗體等, 對紅細胞產生損害、抑制骨髓造血,影響紅細胞壽命及紅細胞的產生、成熟, 導致紅細胞數量下降, 出現貧血。
  • 非免疫因素:風溼性疾病常常是慢性疾病,長期的疾病過程導致機體造血原料的丟失,如鐵、維生素 B12、葉酸等, 導致造血過程受到抑制。同時風溼疾病的常用藥物如激素、非甾體抗炎藥等可能引起消化道出血或潰瘍,從而導致體內慢性失血增加。

哪些人容易患風溼病性貧血?

  • 女性:雖然男性和女性都可能發生,但該病更多見於女性患者。
  • 病程:本病常發生在類風溼關節炎、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病程至少在 1 年以上的患者身上。
  • 原發疾病:風溼病性貧血常見於系統性紅斑狼瘡、類風溼關節炎、未分化結締組織疾病等。
  • 激素:口服強的鬆、非甾體抗炎藥等。
  • 飲食:挑食,不愛補充蛋白質或水果、紅肉類食物或消化吸收不良。

面色或眼瞼蒼白、乏力、疲憊是風溼病性貧血患者最常見的臨床表現。隨著病情的進展還可能出現活動後胸悶、心累、氣短等不適。同時患者還可合併有風溼疾病的症狀,如關節疼痛、腫脹、皮疹、發熱、休息後僵硬感等。

風溼病性貧血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面色蒼白:風溼病性貧血最常見的症狀之一,可伴有眼瞼或嘴脣的蒼白;
  • 乏力:面色/眼瞼蒼白的同時還可以有疲憊、乏力等;
  • 活動後心累、胸悶、氣短;
  • 頭暈;
  • 關節腫痛、皮疹、發熱、休息後僵硬感等風溼病症狀。

風溼病性貧血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日常活動耐力下降
  • 心律失常
  • 心臟增大
  • 消化吸收障礙
  • 腎功能減弱

健康人群日常生活也應該加強運動,增強身體免疫力,避免感冒,戒菸戒酒,遠離疾病危險因素。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戒菸、戒酒;
  • 避免受涼感冒;
  • 保持穩定良好的情緒, 避免情緒波動過大;
  • 避免長期服用激素、非甾體抗炎藥;
  • 定期體檢, 每年 1~2 次體檢, 爭取及早發現並糾正原發疾病;
  • 高位人群應定期門診隨訪,監測血常規。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