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雷伯桿菌屬感染: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克雷伯桿菌屬感染?克雷伯桿菌屬感染,是指由克雷伯桿菌感染引起的疾病。克雷伯桿菌是存在於正常人的腸道和呼吸道的病菌,是重要的條件致病菌,就是平時不會致病,但在一定條件下,如免疫力低下、實施侵入性檢查等狀況下會引起疾病。克雷伯桿菌屬中肺炎克雷伯桿菌最常見,對人致病性較強。
  • 患克雷伯桿菌屬感染的人多嗎?大多數人都是正常帶菌者,當人體的抵抗力下降時,正常帶菌者可以發生區域性或全身感染,稱之為內源性感染。長期住院、手術、留置導尿管、氣管插管等各種原因,都會引起人體全身或區域性防禦功能減退,從而引發克雷伯桿菌屬細菌感染。
  • 為什麼會得克雷伯桿菌屬感染?本病因感染克雷伯桿菌屬致病。抵抗力低下、長期住院、進行手術、留置導尿管或患慢性肺部疾病時,會引起全身或區域性免疫功能減退,容易引發克雷伯桿菌屬感染。
  • 克雷伯桿菌屬感染有分類嗎?根據感染部位,克雷伯桿菌屬感染可分為肺炎克雷伯桿菌肺炎、肺炎克雷伯桿菌敗血症、化膿性腦膜炎、尿路感染、以及其他(包括創面感染、腹腔感染、骨髓炎、關節炎等)。
  • 克雷伯桿菌屬感染有什麼症狀?本病在不同的感染部位,表現出的症狀也不同。肺炎克雷伯桿菌肺炎最常見的症狀是畏寒、發熱、胸痛、咳嗽、咳痰;肺炎克雷伯桿菌敗血症常見寒戰、持續高熱,嚴重者可出現四肢溼冷、乏力、食慾下降;尿路感染出現尿頻、尿急、尿痛等症狀。
  • 如何治療克雷伯桿菌屬感染?抗感染治療是克雷伯桿菌屬感染的主要治療方法。治療關鍵是需要足療程治療,為了徹底消除感染的細菌。感染多重耐藥菌是治療的難點。
  • 克雷伯桿菌屬感染有什麼危害?如果不接受正規治療,克雷伯桿菌屬感染的病死率較高,若併發廣泛性肺壞疽,病死率達 100%。經過正規治療後,本病病死率仍高達 20%~50%,若患者感染的是對抗生素敏感的細菌,那麼病情更易控制並可治癒。
  • 克雷伯桿菌存在於人體呼吸道、腸道,增強機體免疫力可降低感染機會,及早有效抗感染治療可治癒。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發熱,咳嗽、咳痰,胸痛
  • 高熱、寒戰、精神萎靡、食慾下降
  • 尿頻、尿急、尿痛
  • 發熱、頭痛,噁心、嘔吐
  • 創口紅、腫、疼痛,有膿性分泌物
  • 肢體或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呼吸困難
  • 極度疲乏無力、四肢冰冷、少尿
  • 出現神志改變,如意識模糊、昏睡、昏迷等

建議就診科室

  • 感染科
  • 呼吸內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克雷伯桿菌屬感染?

醫生通過詳細詢問患者病史、症狀表現,當懷疑克雷伯桿菌感染時,可進一步留取痰、血、尿、腦脊液等標本培養鑑定來明確診斷。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血、尿常規及血生化檢查:檢查目的是初步判斷是否存在感染,區分是細菌還是病毒感染,評估是否有器官損傷。
  • 細菌培養:檢查目的是判斷是否有細菌感染,並明確感染的是哪種病原體。取痰、血、尿液、腦脊液等標本進行檢查。
  • 降鈣素原測定:可協助判斷炎症反應情況,並判斷可能的感染型別。如果降鈣素原明顯升高,那麼代表可能發生敗血症。
  • 胸部 X 線或者胸部 CT 檢查:可協助醫生判斷是否存在肺部感染。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平時身體健康狀況如何?是否合併腫瘤、自身免疫性疾病?
  • 是否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或免疫抑制劑?
  • 近期是否有住院史?近期是否做過手術或有過特殊醫療檢查?
  • 什麼時候出現不適症狀的?有哪些症狀?
  • 是否到別的醫院就診?用何藥治療?是否有改善或加重?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是如何感染克雷伯桿菌的?
  • 疾病會持續多久?病情如何?是否會有生命危險?
  • 什麼治療方法最有效?治療費用高嗎?
  • 如果不治療會有什麼危害?
  • 能否徹底治癒?會不會留下後遺症?
  • 出現併發症影響後期生活和壽命嗎?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發熱期間注意補充水分,多喝水,多排尿。若出現胸悶、胸痛、小便量少等情況及時反饋給醫生。
  • 用藥注意事項:服藥過程中新出現任何不適(如噁心、嘔吐、腹脹、皮疹)請及時告知醫生。需要注意按照醫生的要求服藥,不要私自停藥。
  • 定期複查:患者在好轉出院後應 2 周後返院複查,主要複查血常規、胸部 CT 等檢查。
  • 飲食:在使用抗生素期間,應該注意飲食上營養、清淡、容易消化。多吃優質蛋白食物,如雞蛋、豆類、瘦肉等;多吃新鮮乾淨水果、蔬菜;少吃油炸、燒烤以及油膩食物。使用頭孢類抗生素前後 2 周禁止飲酒。
  • 運動:患病期間儘量臥床休息,可床旁走動,隨著疾病的恢復可逐漸增加活動量。日常患者應加強鍛鍊,選擇慢跑、羽毛球、健身操等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次運動需大於 30 分鐘,每週運動 3~5 次。
  • 免疫力低下人群注意避免受涼及個人衛生,包括及時排出痰液、清理分泌物,拔出尿管後要保持會陰區乾淨。

克雷伯桿菌屬感染治療依靠有效抗生素治療為主,輔以對症治療。

藥物治療

  • 抗菌藥物:用藥目的是消滅感染的克雷伯桿菌。可選用第三代、第四代頭孢菌素類藥物,如頭孢哌酮、頭孢吡肟;β內醯胺類抗生素與酶抑制劑合劑如頭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黴烯類藥物如亞胺培南、美羅培南。由於克雷伯桿菌的耐藥病例越來越多見,因此,藥敏試驗的結果對指導抗生素的選擇非常重要。碳青黴烯類聯合替加環素或多粘菌素可提高耐藥菌的治療效果。
  • 氨溴索:肺炎克雷伯桿菌肺炎咳嗽痰不易咳出,可使用氨溴索化痰,利於排出痰液。
  • 補液藥物:發生敗血症時,應該積極靜脈補液來預防及治療休克。常用補液溶液有氯化鈉注射液、複方氯化鈉等。
  • 甘露醇:發生腦膜炎時,需要用甘露醇脫水降顱內壓,用以減輕頭痛、嘔吐症狀和治療顱高壓。

其他治療方法

  • 氧療:肺部感染及敗血症患者積極吸氧提高體內氧含量,呼吸衰竭患者需呼吸機輔助呼吸。
  • 退熱:以溫水擦浴、冰袋物理降溫為主。
  • 拔出導管:包括深靜脈置管及尿管,去除可能的感染灶,同時可以獲取分泌物進行檢查明確病因。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肺炎克雷伯桿菌肺炎病死率高達 51%~97%。若併發廣泛性肺壞疽,病死率達 100%。克雷伯桿菌敗血症病死率 30%~50%,若在敗血症基礎上併發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如呼吸衰竭、腎衰竭),患者的死亡率更高。
  • 經過正規治療後,本病病死率仍高達 20%~50%,若患者感染的是對抗生素敏感的細菌,那麼病情更容易控制並可治癒。

本病由克雷伯桿菌屬細菌感染致病,常見致病菌有肺炎克雷伯桿菌、產酸克雷伯菌、鼻硬結克雷伯菌、臭鼻克雷伯桿菌。

克雷伯桿菌屬感染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本病由克雷伯桿菌屬細菌感染致病,克雷伯桿菌屬存在於正常人的腸道和呼吸道,在各種因素導致人體抵抗力低下時,克雷伯桿菌就會伺機侵入肺部、血液、泌尿道繁殖而引起疾病。比如長期住院、進行手術、留置導尿管、進行氣管插管呼吸機輔助呼吸、以及有慢性肺部疾病等條件下,就會發生克雷伯桿菌屬細菌感染。

哪些人容易患克雷伯桿菌屬感染?

  • 免疫低下人群:透析、肝硬化及糖尿病患者,腎上腺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使用降低機體免疫力易感染。
  • 接受手術和侵入性醫源性操作的人群:進行留置尿管、氣管插管、氣管切開等侵入性操作治療的患者。
  • 廣譜抗生素的使用人群:使用廣譜抗生素可以使正常菌群變化,增加條件致病菌感染的機會。

克雷伯桿菌屬感染的型別不同,所表現出的症狀也不同。其中以肺炎克雷伯桿菌感染最常見。

克雷伯桿菌屬感染肺炎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 肺炎克雷伯桿菌肺炎:肺部感染是克雷伯桿菌屬最常見的感染型別。
    • 咳嗽、咳痰:是本病最常見症狀,痰液黏稠不易咳出,咳出的痰呈磚紅色或深棕色。部分患者的痰中帶血絲或咳出鐵鏽色痰,甚至咯血。
    • 發熱:是常見症狀,發病急,多為高熱,有 66.7% 的患者體溫在 39 攝氏度~40 攝氏度。
    • 胸痛:部分患者出現胸痛,咳嗽時胸痛加重。
  • 敗血症:病情較凶險,多數患者是在進行手術、使用廣譜抗生素、使用免疫抑制劑的情況下發生。
    • 持續高熱:常見症狀,伴有寒戰,體溫多高於 39 攝氏度,24 小時內體溫波動較大,但不會降至正常。
    • 休克:病情可能很快進展為感染性休克,主要出現為乏力、精神萎靡、四肢溼冷、食慾下降、尿少等症狀。
    • 黃疸:部分患者面板、鞏膜(黑眼珠外圍白色部分,俗稱“眼白”)呈黃色,尿液顏色呈深黃色,甚至濃茶色。
  • 尿路感染:
    • 尿頻:排尿次數增多,但每次排尿量不多。
    • 尿急: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的需要排尿,難以控制,有“憋不住”的感覺。
    • 尿痛:排尿時尿道、會陰部位疼痛,疼痛程度有輕有重,通常為燒灼感。
    • 血尿:部分患者可見尿液為淡紅色如洗肉水樣。
  • 化膿性腦膜炎:發熱、頭痛、頸項強直(表現為頸部僵直,無法自如活動,被動低頭時有阻力感)。
    • 手術切口或創面感染:表現為創面紅、腫,疼痛,可有黃色膿性分泌物滲出。
    • 面板感染:表現為區域性皮膚髮紅、腫脹、疼痛,感染面板溫度高於正常面板。
    • 骨髓炎:急性患者表現為肢體持續劇烈疼痛,活動受限制,伴有怕冷、高熱。
    • 關節炎:表現為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制,無法自如活動。

克雷伯桿菌屬感染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 支氣管擴張。
  • 肺膿腫。
  • 腦膿腫。
  • 休克。
  • 多器官功能衰竭:常見呼吸衰竭、腎衰竭。

克雷伯桿菌屬存在於正常人的呼吸道和腸道,預防的關鍵是提高自身抵抗力減少感染機會。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因慢性病或用藥導致免疫低下人群,需要積極提高自身抵抗力,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量鍛鍊,避免受涼。
  • 對需要接受手術和侵襲性醫源性操作患者,儘量選擇有正規資質的醫院接受手術及醫源性操作,降低感染風險。在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儘早去除各種導管。
  • 合理使用抗生素。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