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尿路感染: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小兒尿路感染?小兒尿路感染,是由細菌直接侵入小兒尿路,而引起的小兒尿路炎症。
  • 患病情況如何?3%~5% 的女孩,1% 的男孩曾患過 1 次尿路感染。小於 6 歲的兒童中,女孩發病率為 6.6%,男孩發病率為 1.8%。
  • 為什麼會得這個病?本病最主要的病因為細菌感染,其中大腸桿菌多見,以細菌從尿道進入體內最多見。危險因素,包括女孩尿道口短、男孩包皮炎易發生膀胱炎、腎盂腎炎,母親妊娠期菌尿,缺乏母乳餵養及小兒存在泌尿系畸形。
  • 什麼是小兒尿路感染有什麼型別?本病根據病程長短,可分為急性尿路感染(病程為 6 個月內);慢性尿路感染(病程 6 個月以上,病情遷延)。
  • 什麼是小兒尿路感染有什麼症狀?本病低齡兒以全身症狀為主,表現為發熱、嘔吐、腹瀉、吃奶差、反覆腹瀉等。年長兒下尿路感染多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上尿路感染是全身症狀多明顯,表現為發熱、寒戰,可伴腰痛及腎區叩擊痛,可同時伴尿路刺激症狀。
  • 什麼是小兒尿路感染如何治療?早期、合理、足療程的抗生素治療是本病主要治療方法。針對病原體選擇抗生素至關重要,如患兒存在泌尿系畸形,則易反覆發生泌尿道感染,應儘早進行手術治療。
  • 什麼是小兒尿路感染有什麼危害?泌尿道感染易反覆,病程遷延易影響小兒生長髮育。並造成小兒腎瘢痕形成,隨著患兒年齡增長會造成腎衰竭。
  •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小兒尿路感染?應注意加強鍛鍊、增強體質,講究衛生,勤換內褲。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患兒反覆發熱、寒戰。
  • 患兒排尿時哭鬧,拒絕排尿。
  • 家長髮現患兒尿液顏色變深(茶水色)或為紅色(洗肉水色)。
  • 腰痛、背痛。
  • 尿失禁。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抽搐。
  • 嗜睡。
  • 突然黃疸(表現為面板黃染)。
  • 排尿困難。

建議就診科室

  • 小兒內科
  • 小兒泌尿外科

醫生如何診斷小兒尿路感染?

當醫生懷疑是小兒尿路感染時,通常進行查體、實驗室檢查、泌尿系彩超等檢查,在尿常規、尿培養等結果發現感染證據後,結合症狀表現予以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記錄體溫、血壓:體溫升高提示存在感染;血壓升高(血壓大於 140/90 毫米汞柱)可能提示為慢性或複發性尿路感染,以便評估病情。
  • 檢查腎叩擊痛、腹部壓痛、恥骨上壓痛、肋脊角壓痛:可判斷腎臟、膀胱、輸尿管是否有炎症累及,以初步便評估病情。
  • 腹部觸診:目的是檢查是否有異常腹部包塊:繼發於尿路梗阻的膀胱增大或腎臟增大,可觸及結腸糞塊。
  • 檢查外生殖器:目的是檢視是否有結構異常,因結構異常易導致泌尿系感染。
  • 採集尿液進行培養:常用清潔中段尿進行尿培養。其次還有尿袋採集、插尿管的方法採集尿液。該檢查可以作為確診本病的依據。
  • 尿沉渣塗片鏡檢病原菌:尿沉渣塗片在每個油鏡下都能看到 1 個以上細菌,表明尿細菌在 10 萬/毫升以上。該檢查可以作為確診本病的依據
  • 檢測尿液白細胞數量:白細胞數量大於每高倍鏡視野下 5 個,可能為泌尿道感染。
  • 檢測尿白細胞酯酶:通過檢測尿中中性粒細胞酯酶活性,證明白細胞的存在,進而提示炎症存在,為診斷提供依據。
  • 泌尿系 B 超:包括腎臟、膀胱、輸尿管。用於檢查腎臟大小和解剖結構異常。
  • 靜脈尿路造影:用於評價腎臟大小、是否存在瘢痕和腎功能,以便評估病情。
  • 排洩性膀胱尿道造影:可檢出尿道和膀胱的解剖結構異常,以尋找病因。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小兒出生時是否有身體上的畸形?
  • 小兒體溫如何?是否有腹痛、腰痛?
  • 排尿時是否有哭鬧?排尿次數可有變化?年長兒能否憋住尿?是否有訴排尿時疼痛?
  • 小兒尿液是什麼顏色?
  • 是否檢查過尿液?
  • 是否有生長髮育遲緩?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孩子是怎麼患上此病的?
  • 需要做哪些檢查?
  • 會不會傳染給家裡其他孩子?
  • 採用哪種治療方法?需要治療多久?
  • 會不會有什麼後遺症?
  • 小兒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些什麼?

加強營養,注意個人衛生,多飲水勤排尿,勤換內衣內褲,必要時行包皮切除。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平日多飲水、勤排尿,不要憋尿。可對尿道起到沖洗作用,清除部分病原菌。
  • 女孩尿道口距外陰近,且尿道短,應特別注意外陰部的清潔,用流動水從前向後清潔外陰部,以免將病原菌帶入尿道口造成感染。
  • 男孩如包皮過長應注意翻開清洗,如有包皮炎則需考慮包皮切除。
  • 宜吃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進食新鮮蔬果等富含維生素 C 的食物。忌食辛辣刺激的食物。
  • 不宜給孩子穿緊身褲或材質過硬的褲子,不要久坐。
  • 手術治療的小兒應多次飲水,促使多次排尿,並定時排尿。注意休息,加強營養,補充蛋、奶、瘦肉等優質蛋白和新鮮蔬果。保持傷口輔料清潔乾燥,遵醫囑定時換藥、拆線,並按照醫生要求配合口服藥預防感染,定期對尿液進行復查。
  • 日常生活中還應加強體育鍛煉(如戶外慢跑),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有助於抵抗病原菌侵襲。

確診的小兒應積極控制感染、預防復發、去除誘因、糾正先天或後天的尿路結構異常,防治瘢痕形成而最終影響腎臟功能。

藥物治療

  • 磺胺類藥物:尿中溶解度高,對大多數大腸桿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如磺胺甲基異惡唑。服用此藥時要注意多飲水防止尿中形成結晶。
  • 吡哌酸:尿中排除率高,對大腸桿菌引起的尿路感染效果好。可有輕度胃腸道反應,一般不用於幼兒。
  • 呋喃坦啶:對大腸桿菌效果顯著,易致胃腸反應,宜飯後服用。
  • 氟哌酸:廣譜抗生素,長期用可致菌群失調,一般不用於幼兒。
  • 氨苄青黴素、頭孢類抗生素(頭孢曲松鈉等):有較好的抗菌作用,常用於尿路感染。
  • 氨基甙類抗生素:如慶大黴素、鏈黴素等。這類藥物腎毒性較大,且對聽力有影響,應慎用。

手術治療

除非小兒存在先天性或後天性尿路結構畸形、尿路梗阻、或合併腎臟疾病,導致腎功能衰竭的情況外,無須手術治療。

  • 包皮環切術:存在包皮口狹窄,包皮部能外翻轉顯露陰莖頭,而導致陰莖頭包皮炎反覆發作,併發生尿路感染的兒童應行包皮環切術,以去除誘發感染的外因。
  • 抗反流的輸尿管膀胱再吻合術:存在膀胱輸尿管反流合併梗阻,或有較大輸尿管旁憩室等情況首先考慮手術,改善反流情況。
  • 腎移植術:當感染嚴重、反覆發作造成腎臟功能衰竭,並累及雙腎時考慮進行腎移植手術。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反覆發作的尿路感染可導致腎瘢痕形成,隨著年齡增長可發生高血壓和腎功能衰竭,最終影響壽命。
  • 經過合理的抗生素治療多能迅速恢復,但半數人可有復發或再感染。故急性療程結束後,應每月隨訪 1 次,共 3 次,如無復發可認為患兒已痊癒。

小兒尿路感染主要或常見病因包括細菌、病毒、真菌感染、泌尿道畸形等。

小兒尿路感染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細菌感染:大腸桿菌、克雷伯桿菌、變形桿菌、腐生葡萄球菌、腸球菌、假單胞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等。
  • 病毒感染:腺病毒、腸道病毒、柯薩奇病毒、埃可病毒等
  • 真菌感染:假絲酵母菌屬、麴黴菌屬、新生隱球菌、地方性真菌病等。
  • 泌尿系畸形:膀胱輸尿管反流和腎內反流與泌尿道感染密切相關。

哪些人容易患小兒尿路感染?

  • 嬰兒使用尿布,尿道口長受糞便汙染。
  • 母親妊娠期菌尿。
  • 缺乏母乳餵養。
  • 男孩包皮過長。
  • 小於 1 歲的男孩,小於 4 歲的女孩。
  • 女孩:尿道口短,易於上行感染。
  • 解剖結構異常:如後尿道瓣膜症、輸尿管腎盂連線處梗阻。
  • 神經系統畸形(如脊髓脊膜膨出伴神經源性膀胱)。
  • 功能性畸形(如膀胱和腸道功能障礙)。
  • 膀胱輸尿管反流。

小兒上尿路感染多表現為全身症狀,下尿路感染多以尿路刺激症狀為主。病情反覆可引起腎瘢痕形成,嚴重者可造成腎功能衰竭。

小兒尿路感染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小兒尿路感染的常見症狀包括:

  • 急性尿路感染:病程 6 個月以內,不同年齡症狀不同。
    • 新生兒:多以全身症狀為主,如發熱、吃奶差、蒼白、嘔吐、腹瀉、腹脹等。
    • 嬰幼兒:以全身症狀為主,排尿時哭鬧、尿頻或有頑固性尿布疹。
    • 兒童:上尿路感染全身症狀明顯,如發熱、寒戰、全身不適;下尿路感染表現為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
  • 慢性尿路感染:病程 6 個月以上,病情遷延。
    • 反覆發作可表現為間歇性發熱、腰痠、乏力、消瘦、進行性貧血(表現為乏力、面色、口脣、甲床蒼白)等。
    • 尿頻、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狀可間歇出現或不出現。

小兒尿路感染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小兒尿路感染多合併尿路結構異常,如反覆發作、病情遷延,可能出現腎功能衰竭。

常見併發症包括:

  • 生長髮育停止、體重增長緩慢;
  • 抽搐、嗜睡、黃疸;
  • 尿反流、先天性尿路結構異常。

本病預防的關鍵在於增強體質、講究衛生,一旦發現小兒排尿異常,及時檢查治療。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加強鍛鍊,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避免感染。每週 2~3 次適當進行戶外運動,如慢跑、快走等。
  • 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每日用流動的水清潔尿道口周圍,勤換內衣褲。
  • 多飲水,不憋尿,定時排尿。
  • 不隨地小便,不用不潔淨的衛生紙等擦拭尿道口。
  • 母親妊娠期如有菌尿或泌尿道感染,應積極治療。小孩出生後鼓勵母乳餵養。
  • 母親妊娠期間,應按要求進行孕期體檢,以及時發現胎兒畸形的情況。
  • 如發現排尿存在異常(如排尿時哭鬧或排尿時自訴疼痛,尿液顏色變深或變味粉色,排尿次數增多,憋不住尿等)及時進行彩超、尿路造影的相關檢查,儘早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