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性白帶: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血性白帶(Bloody leucorrhea)又稱為白帶帶血,是指白帶中混有血。應警惕宮頸癌、子宮內膜癌等惡性腫瘤的可能性,但宮頸息肉、宮頸炎症、黏膜下肌瘤、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老年性陰道炎等良性病變也可導致血性白帶,放置宮內節育器引起的血性白帶也較多見。

  • 異常子宮出血、萎縮性陰道炎、宮頸癌、子宮內膜癌均可導致血性白帶的出現。
  • 具體表現為白帶中混有血,夾帶血的顏色深度、質地、是否伴隨臭味根據不同病因表現不同。
  • 出現血性白帶應立刻引起重視,儘快選擇就醫進行相關檢查。
  • 患者需瞭解並掌握月經生理知識和衛生知識,注意月經期保健及經期衛生,育齡期女性應定期婦科檢查。

何時就醫

凡出現血性白帶,應立即就診。

就診科室

  • 婦科。

就醫前準備

為了幫助醫生明確血性白帶的原因,患者在就醫前請準備好以下資訊:

  • 症狀開始時間、持續時間、血色、血量、是否伴隨疼痛發熱等其他表現
  • 是否第一次出現血性白帶,如果不是,是否予以干預處理,曾經接受過診治。
  • 既往是否做過婦科檢查(包括雙合診、白帶常規、陰道 B 超、TCT 檢查等),儘量帶上檢查報告。
  • 近期是否有服用緊急避孕藥歷史?是否有安裝宮內節育器歷史?
  • 月經史,月經持續時間,月經週期,以及最後一次月經時間。

常用檢查

  • 病史詢問:通過詢問出血方式、過程、時間急緩、伴隨症狀及既往史以明確性交出血原因可能。
  • 體格檢查及婦科檢查(雙合診檢查):外陰部檢查、陰道檢查、宮頸檢查、子宮及附件檢查情況,是否存在感染及器質性病變。
  • 白帶常規:線索細胞檢查、pH 值檢查、胺試驗、黴菌與滴蟲的檢查、陰道清潔度檢查明確是否有生殖道感染。
  • 電子陰道鏡:可初步鑑別宮頸炎、宮頸溼疣、宮頸癌。可早期發現宮頸癌前病變,結合鏡下活檢可提高宮頸癌、宮頸上皮內瘤變檢出陽性率,對宮頸疾病的診斷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治療原則

通過相關檢查明確病因,進行相關治療。例如:

  • 異常子宮出血:通常可以用藥物來治療出血,以減少出血。也可以使用激素治療,以停止或調節月經週期。手術治療可用於藥物或激素治療無法控制出血的情況。
  • 宮頸息肉:藥物治療無法消除。通常需要對有明顯症狀的息肉進行手術切除。
  • 宮頸炎:沒有典型症狀的宮頸炎不需要治療。如果懷疑有感染,治療的主要目標是消除感染,並預防感染蔓延至子宮和輸卵管,或者預防懷孕時感染胎兒。醫生可能會建議患者的性伴侶接受治療,以確保患者不再被感染。治療期間應避免性生活。
  • 陰道炎:細菌性陰道炎一般選用抗厭氧菌藥物(甲硝唑、替硝唑等)。外陰陰道假絲酵母菌病可外用抗真菌乳膏或栓劑治療,或口服氟康唑。滴蟲性陰道炎使用口服甲硝唑或替硝唑治療。萎縮性陰道炎

    區域性外用雌激素藥膏或口服雌激素。

  • 宮頸癌:早期宮頸癌可採用手術切除,不是手術的患者可用放療消除病灶,局晚期患者可以行同步放化療,晚期患者則需要進行系統治療(化療、靶向、免疫治療等)。
  • 子宮內膜癌:早期患者首選手術治療;晚期患者採用手術、放射、藥物等綜合治療。

常見原因

血性白帶的原因常見如下:

  • 性行為不當。
  • 月經疾病:異常子宮出血(AUB)。
  • 宮頸息肉。
  • 生殖道感染疾病:
    • 重度宮頸炎症;
    • 細菌性陰道炎、萎縮性陰道炎。
  • 惡性腫瘤:
    • 宮頸癌;
    • 子宮內膜癌;
    • 輸卵管癌;
    • 陰道癌、子宮體癌。
  • 自然流產或人工流產後、宮外孕、葡萄胎等妊娠疾病。
  • 排卵期出血。
  • 服用緊急避孕藥。

危險因素

  • 性行為不當情況;
  • 既往有不潔性交史;
  • 常年未行婦科檢查;
  • 家族腫瘤史。

臨床表現

白帶中混有血液,不同疾病表現不同,血量多少不一。

  • 宮頸息肉:宮頸息肉是慢性宮頸炎表現的一種,主要症狀是陰道分泌物增多、伴隨發黃、異味、白帶帶血等。
  • 陰道炎:主要症狀是白帶增多,呈黃水樣或膿性,有臭味,感染嚴重時,可出現點滴陰道流血。老年性陰道炎:臨床表現陰道分泌物增多呈淡黃色,嚴重的可有血樣膿性白帶。
  • 宮頸癌:多數有陰道排液增多,可為白色或血性,稀薄如水樣或米泔樣,有腥臭。晚期因癌組織壞死伴感染,可有大量泔水樣或膿性惡臭白帶。
  • 子宮內膜癌:極早期無明顯症狀,後期出現陰道流血、陰道排液、疼痛等。陰道排液多為血性液體或漿液性分泌物(表現為血性白帶),合併感染則有膿血性排液、惡臭。因陰道排液異常者約佔 25%。
  • 輸卵管癌:早期多無症狀,易被忽視或延誤診斷,後期由於腫瘤刺激輸卵管上皮滲液及病變組織壞死,陰道排液呈間歇性、紅色液體,間歇性地從陰道向外流出,流出後下腹絞痛減輕,盆腔腫塊縮小或消失。
  • 陰道上皮內瘤變、陰道癌:早期多數無症狀,僅表現陰道分泌物增多,後期多數表現為白帶量較多,呈淘米水樣,渾濁而有惡臭,有時混有血液呈淡粉色,量多。

伴隨症狀

  • 白帶帶血、月經量增多,經期延長但週期正常。多可能是子宮肌瘤、子宮肌腺症、排卵異常子宮出血相關及宮內節育器。 
  • 月經週期不規則的白帶帶血。常為功血(功能失調性子宮出血),但應先排除子宮內膜癌。
  • 長期持續白帶帶血。多為生殖器官惡性腫瘤,如子宮頸癌、子宮內癌等。
  • 停經後白帶帶血。育齡婦女多育齡婦女則多考慮與妊娠有關的疾病,如流產、宮外孕、葡萄胎等;絕經後婦女則多有惡性腫瘤的可能。
  • 白帶帶血。多為宮頸糜爛、宮頸息肉、宮頸癌或粘膜下肌瘤。
  • 陰道出血伴白帶帶血。多考慮為晚期宮頸癌、子宮內膜癌伴感染。
  • 陣發性陰道血水伴白帶帶血。有原發性輸卵管癌的可能。
  • 經前經後白帶帶血,一般為卵巢功能異常,亦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
  • 白帶帶血,出血量不多,有些人僅是少量的咖啡色分泌物,一般持續半天或 2~3 天,最多不會超過 7 天,可伴有輕微的排卵痛和腰痠。

預防措施

  • 瞭解並掌握月經生理知識和衛生知識,注意月經期保健及經期衛生。
  • 出血期間避免過度勞累,多休息;要保持區域性清潔,防止感染;腹痛重時可予腹部熱敷;同時保持情緒穩定。
  • 增強抵抗力:平素加強體育鍛煉,增強體質。保持良好的睡眠、飲食合理儘量多食用一些富含維生素的食品。
  • 選擇棉質內褲:在選擇內褲的時候儘量選擇棉質內褲,避免穿尼龍內褲,因為棉質內褲可以保持陰部乾爽通風。
  • 避免頻繁性生活:不要有頻繁的性生活行為,因為頻繁的性生活或會加大病菌的感染機率。特別是在月經期、妊娠期和產褥期在這期間應該禁止性生活。平時應保持陰部的清潔,不洗公共盆浴,要有專用的衛生用品。
  • 心理狀態:根據臨床調查顯示,長時間心理壓抑或者壓力大也是導致白帶異常的一個主要原因,因此女性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狀態,不要給自己的太大的壓力,適當的放鬆自己。儘量避免過於激動、發怒急躁。
  • 不要一直使用衛生護墊:有些女性朋友擔心白帶弄髒內褲或懶得洗內褲,平日總是用衛生護墊,這是一種很錯誤的做法。如果不是月經前後期間應該儘量不要用衛生護墊,炎症應每天晚上用御雪清洗淨外陰,更換內褲。另外,也不要用各種藥液清洗陰道,這樣做反而會破壞陰道的內環境,以致發生陰道炎。
  • 定期婦檢:即使沒有任何不適也應該定期檢查,最好每年至少做一次全面的婦科體檢。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