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上腹痛: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右上腹痛(right upper abdominal pain)是一種以患者自我感覺腹部右上象限疼痛為表現的常見臨床症狀,可有隱痛、脹痛、絞痛等多種疼痛性質。患者主觀感覺難以準確確定疼痛部位是其重要特點。

  • 消化系統疾病是導致此症狀的主要原因,其中以肝膽疾病最為多見。
  • 表現為腹部右上象限疼痛,可有隱痛、脹痛、絞痛、脹痛等多種疼痛性質,多體現出內臟痛難以準確定位的特點。對腹部臟器結構和功能損傷是其主要危害,如肝功能異常、胃腸道穿孔等。多數右上腹痛經及時治療後恢復較好。
  • 當右上腹痛持續加重或出現明顯伴隨症狀如黃疸、嘔吐等時應及時就醫。醫生通常建議做血常規、血生化、尿常規等實驗室檢查和腹部 X 線、彩超等影像學檢查,以明確診斷。
  • 藥物治療是常用的治療方法。例如,根據感染型別可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藥,肝功能異常者可使用護肝藥物,黃疸者使用利膽藥物,消化性潰瘍者使用護胃藥物和抗幽門螺桿菌藥物等。
  • 由於右上腹痛主要因消化系統疾病引起,因此應注意飲食衛生,飲食宜清淡,營養均衡,少吃辛辣、油膩食物,並戒除暴飲暴食、過量飲酒等不良嗜好,以降低消化疾病的發生風險。

何時就醫?

出現下列情況應引起警惕,建議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 小兒右上腹痛。
  • 右上腹痛休息後不能緩解或持續加重。
  • 有明顯的伴隨症狀,如噁心嘔吐、黃疸、發熱、血尿、黑便等。

就診科室

  • 消化內科:右上腹痛伴有乏力、食慾減退、噁心嘔吐、反酸等消化道症狀,建議到消化內科就診。
  • 普通外科:右上腹痛伴有壓痛反跳痛,建議到普通外科就診。
  • 泌尿外科:右上腹痛伴腰痛、血尿,建議到腎內科或泌尿外科就診。
  • 呼吸內科:右上腹痛伴胸悶胸痛、呼吸困難,建議到呼吸內科就診。
  • 肝膽外科:右上腹絞痛伴黃疸,建議到肝膽外科就診。
  • 兒科:小兒右上腹痛,建議到兒科就診。

就醫前準備

就醫前,請準備好既往病史資料及用藥資訊,並認真思考和回答下列問題,這些資訊有助醫生準確、快速的判斷病情:

  • 您怎樣形容右上腹痛的感覺?
  • 右上腹痛出現多長時間了?發生前有無飲酒、服藥、進食?
  • 右上腹痛是一直持續還是間斷髮作?間斷髮作有無規律?
  • 有無發熱、嘔吐、發酸等伴隨症狀?
  • 在什麼情況下會加重或緩解?
  • 出現症狀後是否就診過?做過哪些檢查?用過哪些藥?是否有效?
  • 您以前是否出現類似的症狀?
  • 您的父母及其他直系親屬是否患過腫瘤或出現類似症狀?
  • 您是否還患有其他疾病?
  • 您是否經常飲酒或有什麼飲食嗜好或習慣?
  • 您是做什麼職業的?

常用檢查

醫生可能會採取下列檢查以明確診斷:

  • 詢問病史:包括症狀表現,既往病史,家族史,就診經過等,使醫生對疾病情況有基本的判斷。
  • 體格檢查:檢查患者是否有明顯的體徵,如壓痛反跳痛提示腹膜炎,觸及腫塊可提示病變部位。
  • 實驗室檢查:包括血常規、肝腎功能、電解質、腫瘤標誌物、澱粉酶、脂肪酶、尿常規、糞常規、大便隱血等,可大致判斷病因。
  • 病原學檢查:明確是否存在病原體感染,有助於確定病因。
  • 影像學檢查:包括彩超、X 線、CT、核磁共振(MRI)等,可提示器官是否存在結構改變,如結石、囊腫、腫瘤、腹水等,必要時可行 PET/CT 檢查進一步明確是否有腫瘤。影像學檢查不應侷限於腹部,必要時需行胸部、盆腔等部分檢查。
  • 內鏡及病理檢查:主要為胃鏡、腸鏡檢查,明確是否有胃腸黏膜病變,必要時行病理檢查,明確病變型別。
  • 有創檢查:包括腹腔鏡、經內鏡逆行性胰膽管造影術(ERCP),可明確診斷病因,且診斷後可隨即行進一步治療,但術前應徵求患者及家屬同意,並嚴格排除禁忌症,如造影劑過敏、凝血功能障礙等。

治療原則/方法

對於右上腹痛,醫生可能採取下列治療方法:

  • 一般治療:臥床休息,發熱者物理降溫,嘔吐者暫停止進食,補充液體和電解質,生命體徵監測等。
  • 藥物治療:針對病因和症狀用藥,如根據感染型別可使用抗生素(青黴素、頭孢菌素等)、抗病毒藥(恩替卡韋等),肝功能異常者可使用護肝藥物(還原性谷胱甘肽、異甘草酸二銨等),黃疸者使用利膽藥物(喜美欣等),消化性潰瘍者使用護胃藥物(奧美拉唑、蘭索拉唑、法莫替丁等)和抗幽門螺桿菌藥物(果膠鉍、鋁碳酸鎂等)。
  • 手術治療:必要時根據病情行手術治療,如腫瘤、急性梗阻性化膿性膽管炎等,儘量行腔鏡手術等微創手術。
  • 腫瘤治療:根據腫瘤型別及分期分型進行手術、放療和化療。

常見病因

右上腹痛可能由多個系統,多個器官疾病引起,其中以消化系統肝膽疾病最為多見,其他如胃、十二指腸、腎、結腸等器官疾病也可引起此症狀。一些常見病因如下:

  • 臟器損傷:肝破裂、腎破裂等。
  • 肝臟疾病:肝炎、肝膿腫、肝硬化、肝臟腫瘤(包括肝血管瘤及各種型別肝癌)、肝結核等。
  • 膽道疾病:急、慢性膽囊炎、膽管炎、膽結石、膽道蛔蟲肝病、膽囊癌、膽管癌、膽囊息肉等。
  • 胃十二指腸疾病:消化性潰瘍、消化性潰瘍穿孔、幽門梗阻、壺腹部腫瘤、胃癌(以胃竇癌為主)、十二指腸憩室等。
  • 胰腺疾病:急、慢性胰腺炎、胰頭癌等。
  • 結腸肝曲疾病:肝曲結腸癌、肝曲結腸癌合併梗阻、肝曲綜合徵、結腸扭轉等。
  • 腎臟疾病:腎盂腎炎、腎結石、腎腫瘤等。
  • 心肺疾病:急性右心衰竭、右肺下葉感染、肺栓塞等。
  • 胸椎疾病:椎管狹窄、胸椎椎間盤突出、胸椎韌帶損傷、胸椎壓縮性骨折等。
  • 其他:右側膈下膿腫、腎上腺腫瘤、腹直肌纖維組織炎等。

高危人群

存在下列情況的人群更容易出現右上腹痛:

  • 有消化道腫瘤家族史的人群,尤其是父母等直系親屬患有消化道腫瘤的人群。
  • 有飲食不良嗜好的人群,如飲食不規律、飲食不潔、長期酗酒、喜食辛辣食物等。
  • 現患有或曾經患有相關疾病的人群,如病毒性肝炎、結核、泌尿系感染、幽門螺桿菌感染等疾病。
  • 職業因素:工作強度大、長期過於勞累的人群,如建築工人等,長期接觸工業有毒物質的人群,如化工廠工人等。
  • 服用某些副作用較大的藥物,例如服用非甾體抗炎藥(如阿司匹林)或抗腫瘤藥(如順鉑)的人群。

臨床表現

  • 隱痛:患者常感覺疼痛隱隱,或為似痛非痛的不適感,多為疾病初起、病情較輕,或病位較深,或為慢性疾病導致,如肝硬化早期代償期、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慢性胃炎等。隨病情進展也可逐漸加重為明顯腹痛。
  • 絞痛:患者感覺急迫、嚴重的疼痛,常描述為刀割樣疼痛,多由臟器腔道梗阻等急性疾病引起,如膽管結石、膽管癌、腎結石、結腸扭轉、結腸梗阻等。患者疼痛嚴重時可出現急性面容(表現為面色蒼白、出冷汗)。此症狀進展較快,隨病情進展可出現器官損傷甚至壞死,嚴重者可危及生命。
  • 脹痛:患者常感覺為“又脹又痛”,多由空腔臟器疾病或佔位性病變等慢性疾病導致,如肝腫瘤、消化性潰瘍、肝曲綜合徵等。
  • 有明確加重或緩解因素:右上腹痛根據病因不同多有明顯的加重或緩解因素,如肝臟疾病導致右上腹痛多在飲酒、進食油膩食物後加重;胃消化性潰瘍所致右上腹痛在進食後加重;十二指腸消化性潰瘍所致右上腹痛為飢餓痛,在進食後緩解;結腸疾病所致右上腹痛多在排便後緩解。

伴隨症狀

右上腹痛通常可能伴有一些其他症狀,不同的伴隨症狀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

  • 右上腹痛伴乏力、食慾減退:常見於慢性肝疾病導致的肝功能減退,如慢性肝炎,肝硬化等。
  • 右上腹痛伴黃疸:表現為眼鞏膜(俗稱“白眼珠”)、面板、小便發黃,常見於膽道疾病,如膽囊炎、膽管炎、膽結石等。
  • 右上腹痛伴噁心、反酸:多見於胃十二指腸疾病,以消化性潰瘍為主,嚴重者可能伴有黑便,多提示消化性潰瘍出血。
  • 右上腹痛伴發熱:多見於感染性疾病、惡性腫瘤等,如急性膽囊炎、肝膿腫、肝內膽管癌等。若不及時治療,嚴重者可能發展為休克,表現為面色蒼白,心跳呼吸加快,甚至血壓下降、昏迷。
  • 右上腹痛伴胸痛、呼吸困難:常見於心肺疾病,如急性右心衰竭、肺炎、肺栓塞等。
  • 右上腹痛伴腰痛、血尿:常見於腎臟疾病,如腎盂腎炎、腎結石、腎盂腫瘤等,隨病情進展患者可出現下肢水腫,嚴重者最終可能導致腎功能衰竭。
  • 右上腹痛伴壓痛反跳痛:表現為腹部某處按壓時疼痛,持續按壓幾秒,猛然鬆手的瞬間疼痛加重。常見於繼發的急性腹膜炎,多由空腔臟器穿孔,內容物刺激腹膜導致,如消化性潰瘍穿孔,膽道穿孔等。此症狀進展較快,若不及時救治可危及生命。

日常護理及預防措施

  • 規律飲食,注意飲食衛生,飲食清淡,營養均衡,少吃辛辣、油膩食物,戒除暴飲暴食、過量飲酒等不良嗜好。
  • 日常多休息,可適當運動或家務勞動,但應避免勞累。
  • 首次發作右上腹痛時不要驚慌,不要隨意服用抗生素、止痛藥,以免掩蓋病情,影響檢查結果,也不能忽視而延誤治療,應立即到醫院就診。
  • 積極治療基礎疾病,按醫囑準時準量服藥、定期複查,不隨時增減藥物,不隨意接受不正規治療,如按摩等。
  • 因職業接觸工業有毒物質的人群應做好自我防護,定期體檢(至少半年或一年一次)。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