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經紊亂: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月經紊亂(menstrual irregularities)是婦科內分泌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症狀,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女性月經的改變。包括月經週期和月經持續時間過長或過短、月經量過多或過少、初潮年齡的提前或延後、月經來潮期間非正常的疼痛不適等。對於偶爾一兩次的月經紊亂,可不必過分關注,但當月經紊亂現象超過3個月時,應及時就醫。

  • 絕大多數女性的月經週期在21~35天之間,平均為28天,大約有14%~25%的女性有月經紊亂的困擾。女性應牢記自己月經來潮和持續的時間,以便在月經發生異常時及時察覺,及時就醫,避免疾病和症狀的進一步發展,對身心造成更大的傷害。
  • 月經紊亂本身並不對人體生理健康造成危害,但引起月經紊亂的原因可能會危害人體健康。如因凝血機制異常導致的長期月經過多或不規則出血,可引起失血性貧血,嚴重可危及生命;多囊卵巢綜合徵引起的月經紊亂,多存在雄激素水平增高,常伴隨多毛、痤瘡等症狀;內分泌紊亂引起的月經紊亂可能會導致面板明顯出現色斑、鬆弛粗糙、毛孔粗大、晦暗無光等不正常現象,由於黃體功能不全或排卵障礙引起的月經紊亂還會導致不育,以上疾病和症狀均會嚴重影響患者外觀及身心健康。
  • 月經紊亂症狀可由多種原因引起,包括懷孕、體內激素失衡、感染、各種疾病、創傷和使用某些藥物。常見的病因包括圍絕經期綜合徵、原發性卵巢功能不全、神經厭食症或貪食症、過度運動、多囊卵巢綜合徵、高泌乳素血癥等,應儘早查明原因,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 當月經紊亂的情況超過3個月,期間出現月經週期延長或縮短,月經量突然大量增多或減少,經期明顯延長或縮短等情況,或合併不孕、多毛、痤瘡、潮熱汗出、泌乳等其他症狀時,應及時就診。
  • 醫生將根據患者體徵和生理狀態,完善相關檢查,以便明確導致月經紊亂症狀的原因,並根據患者的綜合情況和生育等需求,來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常用的檢查方法有婦科檢查、B超檢查、CT或MRI影像學檢查、激素水平檢查以及內分泌檢查等,主要的治療方法包括藥物治療和手術治療。
  • 在日常生活中,應注意保持陰部的衛生,經期避免盆浴、陰道沖洗,避免性生活,以防止細菌滋生造成生殖器的感染和炎症;由於一些藥物和保健品會導致內分泌失衡而引發月經紊亂,因此不要擅自用藥和盲目亂補。

何時就醫?

出現下列情況應引起注意,持續出現時建議及時就醫查明原因:

  • 月經週期小於21天或大於35天。
  • 月經量明顯增多,經期延長,甚至出現頭暈、乏力、昏厥等貧血表現。
  • 月經量明顯減少,經期縮短。
  • 經前、經期明顯疼痛不適表現。
  • 不明原因的閉經。
  • 非經期或絕經後陰道出血。
  • 伴有不孕、多毛、痤瘡、潮熱汗出、溢乳等其他症狀時。

就診科室

  • 婦科
  • 血液科
  • 其他科室:懷疑肝腎疾病或系統性紅斑狼瘡等疾病所致者,建議到肝病科或消化內科、腎內科、風溼免疫科就診。

就醫前準備

就醫前,請準備好既往病史資料及用藥資訊,並認真思考和回答下列問題,這些資訊有助醫生準確、快速的判斷病情:

  • 發生月經紊亂的情況多久了?
  • 近期服用了什麼藥物或者保健品?
  • 家族中是否有血液病史?您是否有其他疾病?
  • 在此之前發生過月經紊亂麼?什麼時間?持續多久?
  • 月經紊亂的表現形式?如週期長短、經量多少等。
  • 有沒有伴隨經期的疼痛、腰痠、下墜等感覺?
  • 有沒有伴隨多毛、痤瘡的發生?
  • 是否伴有潮熱、失眠和盜汗症狀?
  • 乳頭是否有溢乳現象?
  • 最近是否經歷了較大的情緒波動或壓力過大?

常用檢查

醫生可能會採取下列檢查以明確診斷:

  • 體格檢查:瞭解患者身體特徵,檢查患者是否伴隨多毛、痤瘡、溢乳、體重指數超標等。
  • 婦科檢查:初步瞭解患者陰道及其分泌物、宮頸以及子宮、盆腔的情況。
  • 血液檢查:通過檢查“激素六項”水平幫助診斷高泌乳素血癥、多囊卵巢綜合徵等疾病。包括卵泡刺激素(FSH)和黃體生成素(LH)、催乳素(PRL)、睪酮(T)、孕酮(P)和雌二醇(E2)。
  • 婦科B超檢查:瞭解子宮及附件情況,包括子宮發育情況、內膜厚度,卵巢體積有否增大或多囊改變等。
  • 盆腔、垂體CT、MRI檢查:檢查是否存在盆腔腫塊、微腺瘤或垂體瘤等。

有些情況下,醫生還可能進行下列檢查以判斷導致月經紊亂的原因:

  • 子宮內膜活檢:取子宮內膜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是否有病變。
  • 宮腔鏡檢查:用於子宮內膜癌及癌前病變的早期診斷。

治療原則/方法

對於月經紊亂的治療,醫生會根據該症狀的型別而採取下列治療方法:

  • 治療器質性疾病:
    • 子宮內膜息肉:對體積較大、有症狀的息肉可進行宮腔鏡下息肉摘除及刮宮,小於1釐米的息肉進行定期複查即可。
    • 子宮腺肌病:症狀較輕時可以使用短效口服避孕藥等藥物治療,藥物無效時可進行區域性病灶切除術或全子宮切除術。
    • 子宮平滑肌瘤:可使用米非司酮等藥物治療或進行子宮肌瘤剔除術。
    • 子宮內膜不典型增生和癌變:無生育要求的患者可行子宮切除術,有生育要求的患者使用孕激素進行子宮內膜萎縮治療後進行刮宮術。
    • 全身凝血相關疾病:婦科一般使用孕激素、丙酸睪酮等藥物治療,或在血液科控制病情後手術治療。
    • 其他可能的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就能夠改善或治癒月經紊亂症狀。
  • 治療功能失調:
    • 排卵障礙:在出血期進行止血並治療貧血,止血後使用激素調整月經週期,有生育要求的患者進行促排卵治療。
    • 有規律排卵:可使用短效避孕藥、孕激素等藥物治療或進行子宮內膜切除術。
  • 解除醫源性因素:
    • 因口服避孕藥引起的出血,首先應排除漏服,強調規律服用,若無漏服可通過增加炔雌醇劑量改善出血。
    • 因放置宮內節育器所致,治療首選抗纖溶藥物。
    • 因服用其他藥物引起的月經紊亂,醫生將權衡利弊後調整用藥方案。
  • 治療經期疼痛不適:進行腹部熱敷、口服非甾體抗炎藥等可緩解。

常見原因

引起月經紊亂的原因較多,主要包括疾病因素、醫源性因素以及精神因素。引起該症狀的常見原因包括:

  • 疾病因素:包括器質性疾病和功能失調。
    • 器質性疾病:由於人體器官或組織發生的疾病所導致的月經紊亂。主要包括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腺肌病、子宮平滑肌瘤、子宮內膜異常增生或癌變等,以及肝腎病變、肝腎病變、紅斑狼瘡等。
    • 功能失調:主要是各種因素影響下丘腦-垂體-卵巢軸的神經內分泌調節,從而引起月經紊亂,如高泌乳素血癥、多囊卵巢綜合徵、原發性卵巢功能不全等。其他內分泌功能失調如甲狀腺功能異常、腎上腺皮質功能異常、糖尿病等也可引起月經紊亂。
  • 醫源性因素:使用某些藥物、器械、保健品等可能引起月經紊亂。
    • 性激素可能會引起體內雌、孕激素比例失調而導致子宮非預期出血,某些避孕藥的漏服會引起撤退性出血。
    • 放置宮內節育器會引起前列腺激素生成過多等而導致經期延長。
    • 使用利福平、抗驚厥藥物、抗生素以及中藥保健品等也會導致月經紊亂的發生。
  • 精神因素:長期或突然的情感變化,如精神緊張、壓抑、憂慮或心理創傷或神經性疾病等,都可能會導致下丘腦-垂體系統的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或其他部位的異常,從而導致痛經、閉經等月經紊亂的症狀。

此外,不規律飲食(如神經性厭食、貪食症等)、寒冷刺激、體重快速下降、長期過度劇烈運動、過度勞累以及吸菸飲酒等也可能導致月經紊亂症狀的發生。

高危人群

存在下列情況的人群更容易出現月經紊亂症狀:

  • 某些職業:如長跑運動員容易發生閉經。
  • 青春期少女:青春期少女下丘腦、垂體、卵巢功能發育不成熟,易發生月經紊亂。
  • 更年期女性: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減退,易發生月經週期異常。

臨床表現

女性月經的各種不正常的改變都是月經紊亂的表現。主要包括月經週期和月經持續時間過長或過短、月經量過多或過少、初潮年齡的提前或延後、月經來潮期間非正常的疼痛不適等。具體如下:

  • 閉經:年齡超過16週歲而尚未月經來潮,或者已有規律月經但月經停止3個週期以上。
  • 月經週期異常:月經週期超過35天或短於21天,或時長時短沒有規律。
  • 月經量異常:月經週期基本正常,但經量明顯增多、持續時間延長;或經量很少,點滴出血即淨。
  • 月經間期出血:在兩次正常量月經之間的少量出血。
  • 痛經:在月經來潮前後,或月經期,出現下腹部或腰部疼痛,嚴重者可因劇痛而昏厥。
  • 經前期緊張綜合徵:在經前出現的一系列不適症狀,如緊張、焦躁等。

伴隨症狀

月經紊亂有時伴有一些其他症狀,不同的伴隨症狀可能提示不同的疾病:

  • 月經紊亂伴多毛、油脂性面板及痤瘡、肥胖等:常見於多囊卵巢綜合徵。
  • 月經紊亂伴不孕、溢乳、多毛:多見於高泌乳素血癥。
  • 月經紊亂伴失眠、焦慮、心悸且年齡在50歲左右:多見於圍絕經期綜合徵。

日常護理

  • 情緒管理:保持平衡良好的心態,日常生活中應學會調節自我情緒,避免焦慮、急躁、憂鬱等各種不良情緒刺激。
  • 衛生習慣:注意陰部衛生,選擇柔軟、透氣良好的內褲,保持勤洗勤換內褲的良好習慣,有助於防止感染。
  • 經期衛生:經期使用質量安全、柔軟舒適的衛生巾,且注意及時更換,避免細菌的過度滋生而引起生殖器官的感染和炎症。月經期間還應避免盆浴和陰道沖洗,並避免性生活。
  • 經期生活管理:避免勞累,經期避免進行過多體力勞動或體育運動,但可進行適度活動。同時注意保暖,避免寒冷刺激。
  • 在家用藥(或保健品)注意事項:應在醫生指導下慎重選擇保健品,以免引起體內激素的失衡而引起或加重月經紊亂的症狀。
  • 飲食:加強營養,並保持營養均衡,多食瘦肉、奶類、穀類、新鮮蔬菜等營養豐富的食物,應儘量避免生冷、刺激性食物。
  • 運動:日常適度運動,例如散步、慢跑、騎車等,保持正常的體重指數。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