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性滲出性視網膜炎: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本病發生、發展的根源是來自脈絡膜的新生血管。好發在20~50歲的青壯年,男女發病幾乎相等,一般為單眼發病。

檢查

眼底檢查、眼底熒光血管造影等檢查。

診斷

1.症狀

視力下降、視物變形、視野中有中心暗點。

2.眼底檢查

眼底表現開始在黃斑部或黃斑旁區出現一個1/4~1視神經乳頭直徑大小的圓形、黃白色或黃褐色微隆起的滲出物,邊界清晰,不久為視網膜水腫所遮蓋。在病程中,病灶邊緣出現視網膜下新月形或輪狀出血,病灶周圍出現少許輪狀色素沉著。

3. 眼底熒光血管造影

(1)病變初期可見從脈絡膜伸向視網膜下的新生血管。

(2)恢復期,在病灶部及周圍脫色素區出現強熒光區,熒光素從病灶部向視網膜下少許滲漏。

(3)瘢痕期,動脈期初出現的熒光,隨時間而增強,但不擴大,也不向視網膜滲漏。

1.應用氬鐳射光凝視網膜下的新生血管。

2.內服血管擴張藥地巴唑、煙醯胺或妥拉蘇林。

3.內服維生素B族、維生素E和蘆丁。

4.抗生素首選磺胺類,因為磺胺的抗菌譜較廣,且可抗弓形體。還可聯用其他抗生素治療。

5.中藥選用具有抗感染、改善血液迴圈、促進滲出物吸收作用的藥物。如魚腥草、黃芩、連翹、浙貝、桃仁、紅花等。

6.關於皮質類固醇激素,在病因不明的情況下,最好不用皮質類固醇激素。因其對弓形體、結核、病毒、真菌等多種微生物都有誘發作用,並且可以抑制吞噬細胞功能,對滲出物的吸收特別不利。因此,皮質類固醇激素必須慎用。若要減輕炎性反應,可先用吲哚美辛,因為吲哚美辛具有減輕炎性反應作用,而不具備皮質類固醇激素其他副作用。

預後

多數病例可以自行緩解,視力有所提高,但也有報道20%的患者視力在0.1以下。

1.微生物感染,但感染源不明。

2.可能與弓形蟲有關。

臨床表現

1. 可見視物變形、視野中有中心暗點。

2.視力下降明顯,眼底可見黃斑區病變中心為灰白色深層浸潤性病灶,略呈圓形,稍隆起,邊緣模糊。

3.周圍可有出血及視網膜滲液,病情持續較久者,病灶附近可能有硬性脂質沉著。

4.熒光造影早期即顯影,並很快形成強熒光斑。如出血嚴重,可遮蔽一部分或全部新生血管。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