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知道“吃了頭孢不能喝酒”,卻忘了這事……

前幾天,有個小夥子在春節聚餐時跟朋友喝了幾杯酒,沒想到一下子心慌、胸悶、臉特別紅,心跳也特別快,然後就暈倒了,朋友趕緊送他來醫院急診科。

經過輸液治療,小夥很快好轉。但令他感到奇怪的是:“我平時挺能喝的,怎麼今天才喝了幾杯啤酒就暈了呢?”

經過醫生詢問,原來他最近有點感冒,嗓子疼、發高燒,白天在別的醫院還輸了幾瓶抗生素。醫生頓時找到了答案——是頭孢類抗生素和酒精結合,產生了大名鼎鼎的“雙硫侖”樣反應!

隨著科普的深入,很多人知道“吃了頭孢不能飲酒”,但卻忽略了輸液那張處方單上也有抗生素。

多虧送來得及時,否則真有可能危及生命。

什麼是雙硫侖樣反應?

雙硫侖樣反應,顧名思義,是從雙硫侖這種物質開始為人所知的。雙硫侖是一種用於橡膠硫化的催化劑。

很久之前人們就發現:接觸了這種物質的人再接觸酒精,會引起胸悶氣短、面部潮紅、頭痛、噁心等一系列症狀,嚴重的甚至可以猝死,這便是雙硫侖樣反應。

利用這一現象,醫生還把雙硫侖作為一種戒酒藥物:若在服用該藥物期間如果再飲酒,會導致嚴重的不適感,從而使服藥者建立起對酒精的“厭惡反射”,從而達到戒酒的目的。

除了頭孢,吃這些藥也不能喝酒!

後來,人們逐漸發現,不只是雙硫侖本身,一些其他藥物也能引起這樣的反應。

這些藥物中與我們關係比較密切的主要是一些頭孢菌素類的抗生素,**包括頭孢哌酮、頭孢曲松、頭孢噻肟等。

此外,治療牙齦炎和牙周炎的甲硝唑、治療真菌感染性面板病的酮康唑等抗菌藥也可引起類似的反應,服藥前後三天都不能飲酒。

這些藥物之所以能引發雙硫侖樣反應,是因為它們可以影響乙醇在體內的代謝過程。

乙醇進入體內後,先會由體內的乙醇脫氫酶將它轉化成乙醛,然後再由乙醛脫氫酶轉化為乙酸。

簡單說就是:乙醇 → 乙醛 → 乙酸 → 排出體外。

喝酒臉紅,皆因乙醇的代謝產物——乙醛

人喝酒後面部甚至全身潮紅、心慌、噁心等等,是因為皮下暫時性血管擴張所致。而導致毛細血管擴張的並不是乙醇,而是中間代謝產物乙醛。乙醛是一種毒性很強的物質,它的毒性是乙醇的 10 倍。

所謂的雙硫侖樣反應,就是因為前面提到的這些藥物可以與體內的乙醛脫氫酶結合,抑制酶的活性,使得乙醛不能迅速被代謝。乙醛在體內堆積,就會產生前面提到的胸悶氣短、面部潮紅、頭痛、噁心等一系列症狀

服用上述藥物後,有時哪怕只接觸一點點乙醇,都可能導致乙醛在體內堆積而產生不適症狀。

有些特別敏感的人,甚至只是用酒精塗抹面板都會出現類似的反應。

雙硫侖樣反應會致死嗎?

雙硫侖反應的嚴重程度主要與接觸的酒精量和個人的敏感性有關。吸收的酒精越多,個體越敏感,症狀就越嚴重。

一般來說,這種反應並不會要了性命,只是會讓人難受而已,經過對症治療之後也能很快緩解。

但對於較為敏感的人,或是本身心臟功能就不好的人來說,危險還是存在的,嚴重時會造成呼吸抑制、心力衰竭甚至死亡。

總之,輸液或口服抗生素的患者,如果不太清楚是否會造成雙硫侖樣反應,最好不要喝酒,以免給您造成不必要的麻煩。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