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殼楠 - 中藥材

黑壳楠,中药名。为樟科植物黑壳楠LinderamegaphyllaHemsl.[L.oldhamiHemsl.]的根、树皮或枝。具有祛风除湿、温中行气、消肿止痛。主治风湿痹痛、肢体麻木疼痛、脘腹冷痛、疝气疼痛、咽喉肿痛、癣疮瘙痒。

功效作用

功能

祛風除溼、溫中行氣、消腫止痛。

主治

風溼痺痛、肢體麻木疼痛、脘腹冷痛、疝氣疼痛、咽喉腫痛、癬瘡瘙癢。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外用:適量,炒熱外敷或煎水洗。

化學成分

根、幹、葉均含右旋荷苞牡丹鹼。幹、葉還含去甲荷苞牡丹鹼,右旋木蘭箭毒鹼,N-甲基蓮葉桐鹼,N-甲基蓮葉桐種鹼,○-甲基空褐麟鹼等。葉還含黑殼楠鹼。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四季均可採收,曬乾或鮮用。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樹皮呈槽狀、捲筒狀或片塊狀,長達40cm,厚2-8mm。外表麵灰褐色或灰黑色,較粗糙,嫩皮具縱皺紋,有突起的橢圓形皮孔,偶有圓形枝痕;內表面棕紅色或淡黃棕色,較平滑。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平坦,黃白色。氣微香,味略辛。以質重、肉厚、有香氣者為佳。枝長圓柱形,有分枝,直徑2-10mm。表面灰棕色或黑色,有縱皺紋和疏點狀突起的皮孔。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皮部薄,棕褐色,木部黃白色或灰黃色,髓部小。氣微香,味略辛。以枝條均勻、氣香者為佳。

植物學資訊

形態特徵

黑殼楠常綠喬木,高達25m。樹皮光滑,黑灰色;小枝粗壯,具灰白色皮孔。葉互生;葉柄長1.5-3cm,葉片倒披針狀長圓形至卵狀長圓形,長10-23cm,寬3-7.5cm,先端漸尖或短尾尖,基部楔形,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帶蒼白色,網脈明顯。花雌雄異株,傘形花序腋生,具短總梗;總苞灰白色,密被細柔毛,開花時脫落,每花序有花9-16朵;花梗和花被管密生白色或黃褐色絨毛;花紫紅色;花被片6,匙形至條狀披針形,能育雄蕊9,花葯2室,皆內向瓣裂;子房卵形,花柱較長,柱頭頭狀。果實橢圓形至卵狀球形,長約1.8cm,直徑約1.3cm,成熟時綠黑色,基部具宿存、粗厚、木質的杯狀果託;果梗長約1.3cm。種子長橢圓狀卵形。花期2-4月,果期9-12月。

分佈區域

資源分佈:分佈於甘肅、安徽、福建、臺灣、湖北、湖南、廣東、廣西、四川、貴州、雲南等地。

生長環境

生態環境:生於海拔1600-2000m的陰溼常綠闊葉林山坡和谷地中也有栽培。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