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流行病學及概述

肝癌自19世紀末奠定其科學的病理分類以來已有百年曆史。但前面大半個世紀進展甚微,50年代由於弄清肝內結構解剖,導致肝癌規則性切除的誕生;60年代肝癌細胞系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和黃麴黴素的發現,尤其是甲胎蛋白(afp)在肝癌病人血中的檢出,加上肝移植的成功等,奠定了近年發展的基礎。

  70年代由於afp檢測用於人群普查,使肝癌的臨床研究進入了亞臨床階段,小肝癌切除後5年生存率達60%~70%,並導致肝癌診斷、治療、自然病程等一系列概念的更新;80年代以電子計算機與新技術相結合為特徵的各種新的定位診斷方法的問世,如電子計算機x線體層掃描(ct)、磁共振顯象(mri)、超聲顯象、肝動脈造影、放射性核素顯象等,使診斷水平明顯提高,加上各種區域性治療方法的應用,使過去不能切除的肝癌中的一部分有可能縮小後行二期切除,這種二期切除的5年生存率可與小肝癌切除者媲美。

  在基礎理論的研究方面,80年代中亦碩果累累,尤其是分子生物學方面。乙型肝炎病毒(hbv)與肝癌關係已獲得更多證據,發現hbv-dna整合可以啟用某些癌基因,發現腫瘤抑制基因的缺失與肝癌的發生有關,發現肝腺瘤樣增生中不少可發展成肝癌。用分子生物學的方法發現肝臟既有單中心發生,亦有多中心起源。用維甲酸等已可能將肝癌細胞轉逆。

  80年代,以1986年和1991年兩次上海國際肝癌肝炎會議為代表,反映了我國肝癌基礎研究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明顯縮短,反映了我國肝癌臨床研究已形成特色併為國際學術界所重視,1990年第15屆國際癌症大會中兩個肝癌分組均有我國學者任執行主席即為明證。

  原發性肝癌高發於非洲東南部和東南亞,我國多見於東南沿海。就死亡率而言,我國肝癌為第三位癌症,每年有11萬人死於肝癌,其中男性8萬,女性3萬,佔全世界肝癌死亡人數的45%。我國肝癌高發的趨勢十分嚴峻,這是由於我國有1.2億hbv攜帶者,然而從我國肝癌高發於江蘇、福建、廣東、廣西等來看,東南沿海的環境因素,如黃麴黴毒素與飲水汙染等對肝癌的發病亦起重要作用。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