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黃疸的中西治療方法

  西醫藥治療

  1、光照療法:是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簡單而有效的方法。 將 新生兒臥於光療箱中,雙眼用黑色眼罩保護,以免損傷視網膜,會陰、肛門部用尿布遮蓋,其餘均裸露。用單面光或雙面光照射,持續24――48小時一般不超過4天),膽紅素下降到7毫克/分升以下即可停止治療。

  2、換血療法: 換血能有效地降低膽紅素,換出已致敏的紅細胞和減輕貧血。但換血需要一定的條件,亦可產生一些不良反應,故應嚴格掌握指徵。

  3、藥物治療:供應白蛋白,糾正代謝性酸中毒,肝酶誘導劑如苯巴比妥),靜脈使用免疫球蛋白。

  4、其他治療

  中藥治療

  1、溼熱型黃疸可見到小兒面板黃而鮮明,其色如枯色,伴見發熱、煩躁、啼哭、口渴、嘔吐、尿黃、便秘等症狀,常用茵陳、梔子、大黃、黃芩、車前子、竹茹、陳皮等中藥治療,伴見高熱、煩躁喘促,或抽搐、或昏迷,並且有嘔吐腹瀉等胃腸道症狀。此型―般病情較重,多為核黃疸病人。中成藥可灌服安宮牛黃丸、紫雪丹等,湯藥可用水牛角、生石膏、炒梔子、黃連、茵陳、菖蒲、大黃、鉤藤等藥,水煎服。若患兒已昏迷則中藥灌不進去時,可用茵陳、梔子、大黃、甘草煎湯,保留灌腸,一日一次。或採用針灸,西藥搶救等辦法綜合治療。

  2、瘀滯型黃疽可見面目及全身發黃,黃色較深且晦暗,並逐漸加重,身體消瘦,飲食減少,大便溏稀,並伴有面板出血而見瘀斑瘀點等,中醫認為此為熱邪深入,傷及脾胃,瘀阻血分,因此治療要活血化瘀,養肝健脾,中藥可用柴胡、赤芍、白芍、當歸、桃仁、紅花、川芎、佛手、陳皮、茯苓、山藥、雞血藤等藥物。

  脾溼型黃疸的小兒面板髮黃,日久不易退,其色晦暗,面色無華,體質消瘦,乏力納少,大便溏軟,四肢欠溫,治療可用健脾化溼、和中之法,中藥可用茵陳、白朮、乾薑、黨參、山藥、茯苓、佛手、菖蒲、鬱金、焦山楂等,中成藥可用健脾丸,地茵合劑等。

  3、現代的中藥製劑茵梔黃口服液,其主要成分為茵陳、梔子、黃芩、金銀花,已經成為治療新生兒黃疸的首選安全製劑,被廣大患者接受。 輕中度黃疸,每次5ml,2-3次/日;重度黃疸每次5ml,2-3次/日聯合光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