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腸癌的檢查方法是什麼呢?

生活中很多的人腸胃不好,要是自己不注意,很容易導致出現病變,還會出現貧血的情況,很多的時候容易惡化成大腸癌,這種疾病的危害多,患者需要合理的進行檢查,那麼,大腸癌的檢查方法是什麼呢?

1、病史

詳細詢問病史,常可啟示大腸癌的診斷,凡中年以上出現原因不明體重減輕,貧血,大便習慣改變,粘液便,血便,腸梗阻等症者,均應考慮大腸癌的可能,為早期發現大腸癌,對於一些無明顯症狀但具有大腸癌危險因素的人群如有大腸癌家族史者,本人罹患過結腸多發性息肉病,潰瘍性結腸炎,Crohn病,慢性血吸蟲病或接受過盆腔放療,膽囊切除術者,均應定期隨訪和複查。

2、體格檢查

全面的體格檢查不僅有助於大腸癌的正確診斷,而且可估計病情的嚴重程度,癌侵襲轉移狀況及作為制訂合理治療方案的參考,區域性徵象尤應注意腸梗阻,腹塊及腹部壓痛體徵,由於絕大多數大腸癌發生於直腸及乙狀結腸,故直腸指檢應必不可少,凡遇患者有便血,大便習性改變,大便變形等症狀,均應進行直腸指檢,檢查時瞭解肛門或直腸有無狹窄,指套是否沾有血液,如觸及腫塊,應明確其部位,形態,病灶範圍,基底部的活動及其二與鄰近器官的關係。

3、大腸癌早期診斷及其人群普查的評價

目前由於纖維結腸鏡的廣泛應用,內鏡病理組織取材活檢變得十分簡便易行,因此確診癌前病變或早期癌並不十分困難,而大腸癌早期發現尚面臨著多方面的障礙,主要是早期大腸癌常症狀隱匿,前來就診者往往癌腫已屆晚期此外,目前尚缺乏特異的早期癌診斷的實驗室檢查方法。

診斷方法:

1.細菌性痢疾

主要與慢性細菌性痢疾鑑別。病人有腹痛、腹瀉、裡急後重、黏液膿血便、大便次數增多、左下腹壓痛等為特徵。如為慢性細菌性痢疾,可有急性發作,除上述症狀加劇外尚有發熱、頭痛、食慾不振。本病有流行病學特徵,大便培養痢疾桿菌陽性。乙狀結腸鏡檢查腸黏膜除充血、水腫、潰瘍外,黏膜呈顆粒狀,可有瘢痕和息肉,取腸壁黏液膿性分泌物作細菌培養陽性率高,應用痢特靈、氟哌酸、氧氟沙星等抗菌藥物治療有效。

2.阿米巴痢疾

病人表現腹脹、腹痛、腹瀉或有裡急後重,大便呈黏液帶膿血、排便次數增多。慢性型者可有消瘦、貧血,結腸常粗厚可觸,左右兩下腹及上腹部常有壓痛,易和直腸癌或結腸癌相混淆。但阿米巴痢疾時大便有腥臭,糞中可找到阿米巴包囊或滋養體。乙狀結腸鏡檢查見到正常黏膜上有典型的散在潰瘍,從潰瘍底刮取材料作鏡檢可找到原蟲。

3.痔

臨床上將直腸癌誤診為痔者實不少見。據上海腫瘤醫院統計590例直腸癌被誤診為痔者156例,誤診率高達26.4%。誤診的主要原因系對病史瞭解不夠,又未能作指檢。一般內痔多為無痛性出血,呈鮮紅色,不與大便相混,隨出血量的多寡而表現為大便表面帶血、滴血、線狀流血甚至噴射狀出血。而直腸癌患者之糞便常伴有黏液和直腸刺激症狀,直腸指檢或乙狀結腸鏡檢查可將痔與直腸癌鑑別。

透過上述的檢查之後,現在大家認識了吧,患者需要高度的警惕這種疾病出現,平時應該注意自己的身體,多注意進行鍛鍊,而且也要注意檢查,這樣病情才能恢復的快,對於患者來說,護理很重要。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