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荊子葉 - 中藥材

蔓荆子叶,中药名。为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单叶蔓荆 Vitex rotundi folia L.f.或蔓荆V.trifolia L.的叶或枝叶。具有活血化瘀,祛风止痛的功效。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疼痛。

功效作用

功能

活血化瘀,祛風止痛。

主治

本品主治跌打損傷,風溼疼痛。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9g;或搗汁衝酒飲。外用:搗敷。

化學成分

蔓荊的細枝(幹)含揮發油0.11~0.12%。葉(幹)含揮發油0.28%。油含α-蒎烯和莰烯55%,乙酸松油醇酯10%,二萜醇20%。葉中還含紫花牡荊素、木犀草素-7-葡萄糖甙和一種四羥基甲氧基黃酮-α-D-葡萄糖甙。

相關論述

1、《嶺南採藥錄》:葉,治跌打損傷,搗爛衝酒服,渣外敷;煎服治頭風。

2、《陸川本草》:枝葉,消腫止痛。治刀傷止血,跌打損傷,風溼疼痛。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馬鞭草科牡荊屬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

形態特徵

1、單葉蔓荊:落葉小灌木,植株高約2m。全株被灰白色柔毛。主莖匍匐地面,節上常生不定根,幼枝四稜形,老枝近圓形。單葉對生,具短柄;葉片倒卵形至橢圓形,先端鈍圓,基部楔形,全緣,長2.5-5cm,寬1.5-3cm,表面綠色,背面粉白色;側脈約8對。圓錐花序頂生;花萼鍾狀,先端5齒裂;花冠淡紫色,先端5裂,下面1裂片最大,寬卵形,內面中下部有毛;雄蕊4,伸於花冠管外;子房球形,密生腺點,柱頭2裂。核果球形,徑約5-7mm,具宿萼。花期7-8月,果期8-10月。

2、蔓荊,落葉灌木,植株高1.5-5m。具香味。小枝四稜形,密生細柔毛。三出複葉,對生,有時偶有單葉;葉柄長1-3cm;小葉片卵形,長倒卵形或倒卵狀長圓形,長2-9cm,寬1-3cm,先端鈍或短尖,基部楔形,全緣,表面綠色,無毛或被微柔毛,背面密生灰白色絨毛;側脈8對;小葉無柄或有時中間1片小葉下延成短柄。圓錐花序頂生,長3-15cm,花序柄密被灰白色絨毛;花萼鐘形,先端5淺裂,被灰白色絨毛;花冠淡紫色或藍紫色,長6-10mm,外面有毛,花冠管內及喉部有毛,先端5裂,二唇形;雄蕊4,伸於花冠外;子房密生腺點。核果近圓形,徑約5mm,熟時黑色;萼宿存。花期7月,果期9-11月。

分佈區域

1、單葉蔓荊:分佈於遼寧、河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福建、臺灣、廣東。

2、蔓荊: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廣西、雲南。

生長環境

1、單葉蔓荊:喜生於海濱沙灘地及湖畔,亦有栽培。

2、蔓荊:生於海邊、沙灘、河邊、平原及村寨附近。

生長見習

單葉蔓荊:喜溫暖溼潤,土壤以疏鬆、肥沃的砂質壤土較好。耐鹽鹼,在酸性土壤上生長不良。

繁殖方式

用播種、扦插、壓條、分株等方法繁殖,但以扦插繁殖為主。

栽培技術

1、扦插繁殖:春、秋均可進行,但以春季扦插為好。在3月下旬或9月下旬,剪取一二年生健壯枝條,取其中段,截成長20-30cm帶有2-3個節的插穗;按株行距6cm×15cm插入苗床;育苗期應經常澆水,保持苗床溼潤,並適當追肥。秋季扦插的翌年春4月上旬移栽;春季扦插的當年秋季定植。

2、種子繁殖:在秋季採收成熟時實,與2倍溼細沙拌勻,堆放陰涼通風的室內,翌年4月上、中旬播種,將果實搓去外殼,用35-40℃溫水浸泡1晝夜,撈出稍晾後,與混合糞肥的火灰拌勻,條播於苗床,第1hm2播種75-105kg,苗期注意澆水,適當追肥,當年春季育苗,幼苗當年高30-40cm,秋後定植。

3、壓條繁殖:5-6月間,選一二年生的健壯長枝,用波狀壓條法,每隔40-50cm埋入土中,深約15cm,壓實。待長出不定根後,分段栽斷,帶根定植。

4、分株繁殖:在4月上旬或7月旬,隨挖隨栽。定植在秋季或春季,植株落葉後至萌芽前進行,按株行距1m×1.3m開穴,施土雜肥與土壤混勻,每穴栽2-3株,填土壓實,澆透水。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