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分析強直性脊柱炎

強直性脊柱炎是骨科疾病中發病率相當高的疾病,而中醫治療在骨科疾病中是運用比較多的,所以中醫對強直性脊柱炎也有獨特的分析。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一下中醫是如何分析強直性脊柱炎的,希望能夠增強大家對該疾病的瞭解。

1、病名的認識:中醫對強直性脊柱炎的認識歷史久遠,對本病的描述最早見於公元前475~221年戰國時期,根據強直性脊柱炎的臨床特徵、病機特點及病情演變過程,將其歸屬於痺症之骨痺、腎痺、妊痺範疇,它又有復感於邪,內舍於腎的特點,骨痺不已,復感於邪,內舍於腎,又說:腎痺者,尻以代踵,脊以代頭,意思是用臀部代替雙足,不能行走,因脊柱彎曲或駝背後遠看似頭,比較形象地描述了強直性脊柱炎的脊柱、髖關節的畸形改變,說明脊柱強直不能屈伸而致坐起困難。近年來醫學家又提出將強直性脊柱炎稱之為大僂,僂指脊柱彎曲,大僂指病情沉重、脊柱彎曲、背俯的疾病。開闔不得,寒氣從之,就生大僂,王冰著說身體俯曲,不能直立,僂,脊柱彎曲。

2、病因病機:中醫認為風寒溼三氣雜至,合而為痺,為痺證總的外因。其內因與稟賦不足,腎、督陽虛有關,外因感受寒溼或溼熱之邪為主,或與外傷後淤血內阻督脈有關。由於素體虛弱,風寒溼熱之外邪乘虛而入,內外合邪,陽氣不化,寒邪內蘊,著於筋骨,影響筋骨的營養淖澤,閉阻經絡,氣血不暢,發為本病。

3、辨證論治:從辨證上多數醫家認為,主要為腎虛寒證及風寒溼邪淤阻之證,總為本虛標實之證。根據證而論治,則以滋補肝腎、補腎強督、扶正祛邪為基本大法。在論治中因邪之不同,而分別佐以祛風、散寒、祛溼、清熱化痰、祛瘀通絡等法,根據這些總的論治原則,各醫家根據經驗擬出一些經驗方劑,在治療中也很有效果。

以上是中醫對強直性脊柱炎的看法,相信大家對該疾病的認識也更加深刻了。中醫講究的是辯證治療,這可以根據患者的病情來制定專屬的治療方案,所以強直性脊柱炎患者也可以考慮中醫來治療,當然還是建議患者多聽取醫生的意見。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