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糜瀉的診斷檢查

乳糜瀉又稱麩質過敏性腸病。過去由於病因不明,也曾稱之為特發性吸收不良綜合徵。現已證明本病是由於進食麥類食物,包括小麥、大麥及黑麥,機體對其中所含蛋白質成分麩質產生過敏所致。燕麥是否可引起本病,尚有不同意見,至少為害較輕。這種過敏反應,使小腸上部黏膜發生廣泛病變,臨床表現脂肪瀉等吸收不良症狀,且是一種終身性疾病。

實驗室檢查:1、血常規和生化檢查血常規檢查常為大細胞性貧血,也可為正細胞性貧血或混合性貧血。血清鉀、鈉、鈣、鎂、磷等均可降低,血漿白蛋白、膽固醇、磷脂和凝血酶原也可降低,嚴重病例血清葉酸、胡蘿蔔素和維生素b12均可降低。

2、小腸吸收不良的測定脂肪定量的研究是測定脂類吸收不良的最好的方法,可以透過在相同的間隔時間內口服相同克數的脂肪,在72h內測定糞便脂肪的排洩情況,由此可以算出脂肪吸收的百分數,正常時大於94%。由於本實驗需要準確地收集大便,小嬰兒有時收集全部大便有一定困難,因此應用受到限制。

口服木糖試驗,即1h血清木糖試驗常被應用。在體重30kg以下兒童口服5mg木糖或14、5~25mg/m2,隨後測定血清60min時的木糖含量,不過本試驗的假陽性和假陰性率較高,限制了其應用。

3、小腸滲透性試驗滲透性試驗是根據小腸黏膜對糖的滲透性來設計的一項非創性試驗。它是根據腸黏膜對兩種體內非代謝性糖類的不同吸收率而進行的。在麥膠性腸病的病人由於小腸黏膜面積的減少,小分子的甘露醇和鼠李糖吸收減少。而由於細胞內的通道增大或由於細胞膜的病變使大分子的乳果糖和纖維二糖吸收增多,這使其二糖與單糖的比率下降,提示麥膠性腸病的診斷。雖然這一試驗對空腸黏膜異常有較高的敏感率,但它的特異性較低,假陽性率主要發生在由於其他疾病如crohn病等引起黏膜異常的病人。

4、抗麥膠抗體的測定透過測定血清中的抗麥膠抗體,可以幫助本病的診斷,敏感度很高,接近100%。另外還可以在血清中測到抗網硬蛋白及抗肌內膜抗體,此時有利於本病的診斷。

5、小腸黏膜活組織檢查應用小腸活檢管經口腔插入小腸的各個部位採取黏膜標本,進行活組織檢查或應用小腸鏡對空腸上段及全結腸鏡對迴腸末端進行直觀和活檢。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