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新生兒奶癬

嬰兒溼疹又名奶癬,是一種常見的新生兒和嬰兒過敏性面板病,多發於兩歲以下的嬰幼兒。嬰兒溼疹與成人的溼疹一樣,使寶寶感到瘙癢。如果被抓破,則即癢又痛,十分影響寶寶的睡眠和飲食。

什麼是新生兒“奶癬”?

孩子生下後,原來長得胖胖乎乎,面色粉紅潤滑可愛。可是不久卻在兩側頰部長出了紅色的疹子,逐漸融合在一起,範圍增大,波及眉區、耳朵周圍,個別人累及軀幹和四肢。疹子多了可以滲出液體,表面糜爛破潰,甚至引起化膿感染。疹子有明顯的癢感、灼熱感,致使孩子哭鬧不安,影響睡眠,人們稱之為“奶癬”。意思是因母親的乳汁接觸面部的面板而引起的。有的人傳說這是一種“胎毒”的表現。醫學上則稱之為“嬰兒溼疹”。

引起“奶癬”的主要原因,患兒具有先天的過敏體質。所謂過敏體質是指患兒由於血液中某些免疫成分的含量特殊,使機體對外來的刺激過於敏感,而發生過敏反應。尤其對異體蛋白質更是這樣。所以,患兒吃牛奶後更易患病,這種過敏性反應如不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可使皮疹反覆發作,即使成年後只要進食如魚、蝦一類的異體蛋白質食物就會復發,甚至有的會引起哮喘或其他較嚴重的過敏疾病。除了異體蛋白外,灰塵、花粉、動物的毛、空氣中的真菌等都可引起過敏反應,醫學上統稱之為“過敏原”。

多數含蛋白質的食物經常可以引起嬰幼兒面板過敏而發生溼疹,如牛奶、雞蛋、魚、肉、蝦米、螃蟹等。另外,灰塵、羽毛、蠶絲以及動物的皮屑、植物的花粉等,也能使某些嬰幼兒發生溼疹。寶寶穿得太厚、吃得過飽、室內溫度太高等也都可使溼疹加重。

寶寶得了溼疹後,除了用藥物治療、忌用毛織物和化纖織物之外,如果嬰兒奶癬與母親膳食有關,餵奶的媽媽也應注意自己的飲食。少吃雞蛋、牛奶、鯽魚湯、鮮蝦、螃蟹等誘發性食物,不吃具有刺激性的食物。多吃豆製品,如豆漿等清熱食物。不吃刺激性食物,如蒜、蔥、辣椒等,以免刺激性物質進入乳汁,加劇寶寶的溼疹。但是千萬不要盲目地停止母乳餵養,因為母乳是嬰兒最佳的天然食品,不僅營養豐富,容易消化吸收,而且母乳中含有大量的免疫球蛋白,可增強嬰兒的免疫力,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促進孩子的生長髮育,是任何食物都無法替代的。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