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斷小兒得了中耳炎

一般來說,嬰兒遠較成人易患耳疾。因嬰幼兒的咽鼓管尚未發育成熟,咽鼓管僅為成年人的一半長,而且管徑粗,位置較水平,管口常呈開放狀。因此,鼻咽部細菌及分泌物容易經過此管進入中耳鼓室而引起中耳炎。急性中耳炎患兒表現為耳朵疼痛,早期啼哭不止,並經常用手抓耳,伴發熱、拒奶等症狀。如果伴有鼓膜穿孔,還可見粘液膿性分泌物流出耳外,患兒聽力減退。患了急性中耳炎,應該積極、徹底地治療,防止轉為慢性。

對於急性中耳炎,應該防患於未然。例如,對人工哺養的嬰兒,尤其是3個月以內的嬰兒,要採取正確的餵奶姿勢。若用奶瓶餵奶,不能讓嬰兒平躺仰臥,應該先把嬰兒抱起來放在膝上,然後將其頭部斜枕在自己的左臂上,再用右手拿著奶瓶餵奶。餵奶速度也不宜太快、太猛,當嬰兒哭鬧時應暫時停餵奶,以免咳嗆將牛奶噴入咽鼓管。

對於母乳餵養的嬰兒,特別在夜間餵奶時,應儘量抱起嬰兒,防止因嬰兒頭部位置過低,其口含的剩餘奶汁在熟睡後流入咽鼓管內而引起炎症。有的母親白天工作勞累,夜間斜躺在床上餵奶,有時嬰兒還在吃奶而她卻睡著了,這時奶汁可以順著嬰兒的臉流入外耳道內引起炎症。正確的餵奶方法是:抱起嬰兒餵奶,喂完後輕拍嬰兒背部2至5分鐘。治療急性中耳炎。同時還應注意改善和保持鼻腔和咽鼓管的暢通。

平時生活中有很多可以保護我們健康的方法,但是也有很多可以危害我們的因素,我們要避開這些致病因素,找出保護我們健康的方法。

任何疾病都有保健的方法,能夠使患者在治療後有一個恢復的過程,患者必須知道這種方法,不然治療效果就會打折扣。

這種疾病是我們比較熟悉的疾病,對人們的健康威脅已經很大,所以我們要做好疾病的保健與治療,幫助患者恢復健康。

透過我們的介紹,相信大家對這個問題有了一定的認識。如若大家患有此病,請一定要去找醫生治療,不可自己隨便亂用藥,以免導致加重疾病或者反覆發作。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