玫瑰糠疹

本病是一種常見的急性自限性炎症性面板病,多見於成年人,春秋季多發, 俗稱“母子癬”。 初起損害往往發生於軀幹或四肢近端,指蓋大或稍大的圓形或橢圓形淡紅色或黃紅色鱗屑斑, 稱為母斑或先驅斑、原發斑。 數日或十數日後,軀幹,四肢,頸部等處迅速地分批出現形態相似而較小的皮疹, 因稱為子斑或繼發斑。 皮疹邊界清楚,覆有細薄的糠批樣鱗屑,橢圓形損害長軸的方向和皮紋走行一致,皮疹大小不一,多對稱分佈。有的患者可伴有全身不適,關節痠痛、低熱、頸部或腋下淋巴結腫大。 自覺有不同程度的癢感。 本病預後良好,如不治療,一般約4―8周可自然消退,但也有延至數月或更長時間者。愈後一般不復發。

玫瑰糠疹的病因尚不明瞭。根據其發病過程的表現, 一般認為是病毒感染所致,也有認為與細菌、真菌或寄生蟲感染有關,或可能是胃腸中毒所致的面板表現。

本病根據皮疹形態,發病部位,排列狀況等臨床表現診斷不難,但需排除脂溢性皮炎及花斑癬等。

本病病程自限。治療目的在於減輕症狀,縮短病程。 常用的方法有皮下注射氧氣(氧氣療法),內服抗組胺藥,維生素c及靜詠注射10%硫代硫酸鈉或10%葡萄糖酸鈣或普魯卡因靜脈封閉等。 外用複方爐甘石洗劑、 5%硫黃洗劑或皮質類固醇激素乳劑等。

本病與中醫的“風癬”和“血疳”相似。《醫宗金鑑》雲,“此證由風熱閉塞腠理而成。 形如紫疥, 痛癢時作。”頗似本病。祖國醫學認為玫瑰糠疹多因內有血熱,外感風邪,以致風熱凝滯,鬱於肌膚,閉塞腠理而發病。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