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苓丸《古今醫統大全》 - 方劑

二苓丸,中医方剂名。出自《古今医统大全》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具有养心健脾,利水活血之功效。主治心肾俱虚,神志不守,小便不禁。

  • 名称:二苓丸《古今医统大全》
  • 别名:茯苓丸(《三因极一病证方沦》)
  • 出处:《古今医统大全》引《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 功用:养心健脾,利水活血
  • 主治:心肾俱虚,神志不守,小便不禁

組成

赤茯苓、白茯苓(另研)、人參(另研)、丹參(另研)各等分。

用法用量

上為末,先將二茯苓以新汲水洗淨,澄去沫,控幹,復研末。別取地黃汁與好酒同熬成膏,與藥末調和為丸,如彈子大,硃砂為衣。每服1丸,細嚼,空心鹽湯送下。

功用

養心健脾,利水活血。

主治

心腎俱虛,神志不守,小便不禁。

方義

茯苓有赤白之分,白茯苓功偏益脾補腎,養心安神,且能利竅除溼;赤茯苓長於伐腎邪,利小便,以瀉助補,兼能寧心安神。《本草疏經》雲:“補心益睥,白優於赤;通利小便,專除溼熱,赤亦勝白。”故二藥相伍,協同為用,以寧心為主,通心氣於腎。心腎得補,溼熱得清,神志安定,則小便淋瀝不禁自除。

重要文獻摘要

《濟陰濟陽綱目》:“二苓丸,治心腎不足,精神恍惚,小便淋瀝不禁。赤茯苓、白茯苓。上為末,以新汲水,澄去新沫,控幹別去地黃汁與好酒,同於銀石器內內熬成膏,搜和丸如彈子大,每服一丸,空心鹽酒嚼下。”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