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營養不良及膽汁淤積導致肝硬化

關於長期營養不良與肝硬化的關係目前還不是非常明確。動物實驗研究表明,在長期缺乏蛋白質、抗脂肪肝的因素以及B族維生素時可導致肝內炎症的發生、細胞的壞死,直至演變成肝硬化。但在人類,還未肯定營養不良可直接導致肝硬化這一結論。血常規:血色素、血小板、白細胞降低。

肝功能實驗:代償期輕度異常,失代償期血清蛋白降低,球蛋白升高,A/G倒置。凝血酶原時間延長,凝血酶原活動下降。轉氨酶、膽紅素升高。總膽固醇及膽固醇脂下降,血氨可升高。氨基酸代謝紊亂,支/芳比例失調。尿素氮、肌酐升高。電解質紊亂:低鈉、低鉀。

病原學檢查:HBV-M或HCV-M或HDV-M陰性。

纖維化檢查:PⅢP值上升,脯氨醯羥化酶上升,單胺氧化酶上升,血清板層素上升。

腹水檢查:新近出現腹水者、原有腹水迅速增加原因未明者應做腹腔穿刺,抽腹水作常規檢查、腺苷脫氨酶測定、細菌培養及細胞學檢查。為提高培養陽性率,腹水培養應在床邊進行,使用血培養瓶,分別作需氧和厭氧菌培養。大多數學者認為,營養不良可降低肝臟對其他致病因素的抵抗能力,而成為肝硬化的間接病因。

所謂膽汁淤積就是由於肝臟內或肝臟外的各種原因,導致膽汁不能從肝臟正常排出,造成膽汁在肝內長期滯留。膽汁中的膽紅素和膽汁酸可直接損傷肝細胞,膽汁持久淤積就會導致纖維化甚至發展成肝硬化。如膽道內壓力過高也是造成或加重肝臟損傷的因素之一。這種由膽汁長期淤積引起的肝硬化稱為膽汁性肝硬化。如果能明確引起膽汁淤積的原因,稱為繼發性膽汁性肝硬化,否則就叫做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