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試焦慮的形成和消除

  考試焦慮作為一種消極情緒,嚴重影響的某些學生在考試時學習成績的真實發揮,儘管平時學習成績很好,但由於考試焦慮情緒作用而考得很糟。一些教育工作者也認識到考試焦慮的危害,但不應只停留在對其經驗性的瞭解水平上,而應該有一個科學的分析、理解,從而有效消除應試生的考試焦慮。下面,就考試焦慮形成和消除的問題談一談,以期為教育界同仁們提供一些有益的參考。

一、考試焦慮的形成過程

考試焦慮是比較複雜的消極情緒現象。不少人對此提出了各自的觀點和理解,曼德勒(g.m-andler)提出,考試焦慮是一種處於失助和紊亂狀態下的一種情緒;沃爾普(j.woipe)強調,考試焦慮是一個習慣性的、條件性的情緒反應。薩拉森(i.g.salason)主張,應當把考試焦慮看作是同注意和認知評價相聯絡的緊張情緒狀態。等等。總而言之,考試焦慮是在一定應試情境的激發下,受個體認知評價能力、人格傾向於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約,以擔憂為基本特徵,以防禦和逃避為行為方式,透過不同程度的情緒性反應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心理狀態。下圖表示考試焦慮的形成過程:

考試焦慮的形成過程示意圖

從上圖可以看出,考試情境出現,是一種現實的應激源和焦慮的直接原因。考試情境的型別是多種多樣的,不同型別的考試情境,對應試者刺激的強度不同。重要的、大型的考試(如高考、求職錄用考試等等)有較強的刺激的作用。

當個體受到考試情境的刺激時,會形成對考試情境的知覺。例如,考試型別、考場氣氛、這次考試對個人一生的意義和影響等等。應試者從中獲得了一些必要的資訊,如個體把考試覺知為對個人具有現實和潛在的威脅,那麼便會導致最初的反應狀態。

最初的反應狀態包括一系列生理、心理反應,如肌肉緊張、心跳加快、血壓增高、出汗、苦惱、無助、擔憂,甚至是膽怯、自我否定等等。這種最初的反應狀態,由於受個體的遺傳素質、人格傾向等多種因素的制約,因而使個體之間在表現形式上差異很大。舉例來說,神經系統弱型的人,對較弱的刺激可能產生較強的反應,而神經系統較強的人對較強的刺激可能產生較弱的反應。

認知重估,是應試者針對個人最初的反應狀態及其所處的應激條件,運用理智的力量重新進行權衡分析,試圖尋求一種應對方式。如果應試者認知重估錯誤,尋求不到一種合理的應付方式,那麼它的焦慮反應便會加劇,如坐立不安、頭昏腦脹、思維停滯、注意力難以集中,等等,甚至會出現逃避行為。

強烈的焦慮反應和逃避行為,在應試者心中留下深深的烙印,這種感受和體驗作為反饋資訊輸入到個體已有的經驗結構中,便會在下次考試中發揮消極作用,如此惡性迴圈,就有可能形成一種人格特徵,對應試過程產生更加消極的影響,出現更加強烈的焦慮反應。

以上便是考試焦慮的形成過程。可以看出,考試焦慮形成應具備以下四個條件:一是應是情境的激發性。其中包括角色期待、社會讚許、傳統、時尚、輿論等社會因素對應試情境的間接干預和影響;二是認知評價的調控性。認知評價在考試焦慮的形成居於主導性的調控地位,對情境的知覺和認知重估都屬於認知評價的範疇,其中尤以後者為重要。因此,在減輕和治療考試焦慮的程式中,中心的環節就是培養應試者良好的認知評價能力,對此教育工作應引起高度重視;三是個體之間的差異性。正確認識考試焦慮形成過程中的個體差異及其原因,對考試焦慮的諮詢指導有重要意義。人的遺傳素質、成熟水平、認知評價能力上的差別,以及人格特徵,知識經驗和應是技能等方面的迥異,是造成考試焦慮個體差異性的內在原因。同一刺激對不同的個體會產生不同的反應,同樣的反應就不同的個體來說,可能源自不同的刺激,同一個體在不同時刻會出現不同的情緒感受,這些錯綜複雜的現象,歸根到底是個體差異在考試焦慮形成過程中的體現。教育工作應對考試焦慮的個體差異性有深刻的、科學的認識,從錯綜複雜的現象中抓住本質,因人而異,從而取得較好的諮詢效果;四是反饋資訊的強化性。如何控制焦慮反應所引起的反饋強化的消極後果,是考試焦慮的諮詢指導中一個值得重視的問題。

二、考試焦慮的消除

從考試焦慮的定義中,我們可以看出它是以擔憂為表現形式的,總體上說,這些擔憂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1.擔心考不好,他人對自己的評價不利。例如,“如果考得不好,人們將對自己的能力產生懷疑”,“如果考得不好,意味著自己並不像原來所想象的那樣聰明”等等。

2.擔心對個人的自我意象增加威脅。例如,“重大考試之前或考試期間,我常常會想到其他人比自己強得多”,“如果我考得不好,且不說別人對我有什麼看法,就是自己也會失去信心”。等等。

3.擔心未來的前途。例如:“一般來說,考試成績好的人將來必定在社會上取得更好的地位”,“當了解到考試結果的好壞將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我的前途時,我會心煩意亂”等等。

4.擔心對考試準備不足。例如,“對考試後果的擔憂,在考試前妨礙我準備,在考試期間干擾答題”,“考試前,我常常感到還需要充實一些知識”,“我似乎從來沒有對應試進行過完全的準備”等等。

考試焦慮有各種各樣的心理和生理反應,教育工作者應科學、明確地分析應試者擔憂的型別、,明確由於考試焦慮所表現出來的各種生理和心理反應,向專業心理學工作者諮詢有關問題,編制出“考試焦慮自我檢查表”,以問卷的方式讓應試者回答“考試焦慮自我檢查表”中的各類問題,就基本上能夠測查出考試焦慮的各種表現和擔憂型別,之後,針對考試焦慮的各種表現和擔憂型別進行消除和排解。

下面,介紹一種行之有效的考試焦慮自我消除方法自信訓練。

“自信訓練”主要是運用互動抑制原理,透過使考試焦慮患者自我表達正常的情感和自信心,使得那些消極的自我意識得以扭轉,藉以消除和削弱考試焦慮的一種自我訓練方法。

“自信訓練”的設計直接針對的考試的焦慮的擔憂成分。在應試前,考試焦慮患者有數不盡的擔憂。研究表明,當一位應試者充滿擔憂的情感時,便會在大腦皮層產生保護性抑制,妨礙正常的認知活動,擔憂也使多種心因性疾病的溫床之一,如何透過自信訓練克服考試焦慮的擔憂成分?下面是“自信訓練”的兩個步驟:

1.學會察覺個人消極的自我意識

某些考試焦慮患者在臨考前對自己的消極的自我意識往往察覺不到。這是由於這種消極的自我意識已經成為習慣化的東西,應試者早已對此熟視無睹,不覺為奇了。要扭轉這種情況,需要應試者仔細留心個人的臨考前細微的生理變化,以便透過身體反應的知覺來促進自己對個人消極的自我意象的察覺。

一般來說,當個體在面臨一場重大考試時,假如具有神經性倒胃和麵部肌肉緊張感等生理變化,通常便意味著大腦已經出現了消極的潛意識,對即將來臨的考試已經朦朧地浮現出某些擔憂的念頭。針對這些潛意識和朦朧的念頭,把它清晰地用書面語言表達出來,也就是在一張紙上把這些擔憂的想法逐條記下,這種做法可以把個體朦朧的潛意識提高到意識水平,從而使個體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當前消極的自我意識究竟有哪些。這是自信訓練的第一步,也是非常重要一步。

2.養成向消極自我意識挑戰的習慣。

當逐條記述個人消極的自我意識以後,下一步就是訓練自己向消極的自我意識挑戰。這是“自信訓練”的決定性步驟。所謂的挑戰,就是指向消極的自我意識中的不合理成分進行自我質辯,其中包括指出這些消極的自我意識的不現實性和不必要性,闡明由此對個人所造成的危害,並明確今後應該採取的態度。

下面舉幾個例子作示範說明:

例1,“我擔心其他同學在自這次考試中都比自己強”。

自我質辯:考試固然意味著同他人的競爭,但就個人的發展來說,歸根結蒂是同自己競爭,就是說,透過考試檢查個人掌握知識的情況,以便根據存在的問題加以改進。因此,把注意力放在擔心其他同學都比自己強上,這種擔憂是毫無意義的,也是有危害的。這種擔憂使自己離開當前的中心任務,而且精力白白地浪費在毫無價值的猜測上,這種擔憂助長了個人的自卑情緒,使自己喪失了應有的信心和勇氣,這種擔憂也是精神上的枷鎖,對個人的思想起一種禁錮作用。那麼,個人應該採取什麼樣的態度呢?那就是:抓住中心,排除雜念,立足於自我潛能的發揮,善於汲取其他同學成功的經驗。

例2,“我討厭考試,考試使我緊張,以至憂心忡忡。”

自我質辯:自己為什麼要討厭考試呢?並不是考試使自己緊張,而是自己要使自己緊張。緊張是一種情緒狀態,這種情緒狀態雖然同一定的考試情境的刺激和影響有關,但最根本的還是在於個性特徵的評價能力。人應該注意努力成為自己情緒的主人,緊張情緒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透過理性和意志的調節得以控制。因此,把個人的緊張情緒完全歸咎於考試情境,是不正確的。也是不負責任的。這種想法也有其危害性,最大的危害性就是使自己推卸責任,文過飾非。長此以往,勢必會形成一種惰性和不負責任的反感心理,以至於一遇到考試就怨氣十足。個人應該採取的態度是:從個人身上尋找緊張的原因,運用個人的理智和意志對自己的情緒進行調節和控制,這是消除緊張的根本良策。

例3,“要是考試過不了關,以後的前途就完了,為此,自己充滿了擔憂”。

自我質辯:為什麼要假設考試過不了關呢?就像一名拳手,還沒有走上拳擊臺,就假設自己已經失敗,這是不是取的自我否定的做法。從事任何活動和行動,要想成功,必須激發自信感。應試更是這樣,還有,考試並不能決定人的一生,無論在歷史上,還是在現實生活中,不是有很多著名人物,考試落榜,卻能夠自學成才,或能另闢蹊徑,實現自我理想。對社會做出貢獻。這種擔憂會增加無端的焦慮,從而影響中心任務的進行。應該採取的態度是:不要過多地考慮考試的問題,而應該把注意力和精力集中在當前的學習和複習上,做好應試前的準備,有了一個充分的準備,考試是水到渠成的事情。我們應該重視考試,但又不能把考試視為走向成功的獨木橋,要以一種從容的心態坦然地對待它。

總之,應試者應向消極的自我意識挑戰,樹立正確的自我意向,增加應試的自信心和自制力,減緩和克服考試焦慮的擔憂成分,以一種從容的狀態,新的精神面貌應對考試。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