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發肌性斜頸的因素有哪些

肌性斜頸發生的原因:肌性斜頸發生的病因及病理機制至今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認為肌性斜頸是由一側胸鎖乳突肌發生纖維性攣縮後所形成的畸形。有人認為是指胎兒期由於血管痙攣引起患側胸鎖乳突肌供血不足或難產發生肌肉出血引起肌肉纖維化。它通常發生的規律是小兒出生2~3周時,在一側胸鎖乳突肌處可觸及梭形腫塊,質硬而固定,約3~4個月後腫塊逐漸消失,大多在半歲至3歲時發生攣縮並出現典型的斜頸體徵,故該病診斷不難。若在嬰幼兒期未能發現此病並且未得到及時有效的治療。

斜頸畸形將繼續發展導致面部畸形改變的特徵:患側面部自上而下縮小,眼和耳不在一個水平位上,而是在畸形位,但面容對稱性的改變不很突出,經矯正後兩耳的畸形就比較突出。並且日久患側軟組織也會發生適應性縮短,頸深筋膜開始變厚而收縮,前斜角肌和中斜角肌均縮短頸動脈鞘和血管也隨之發生相應的縮短。

肌性斜頸治療方法的選擇:一歲以內可選擇用非手術方法治療,即對病變部位熱敷、按摩,採用領圈固定或用沙袋保持頭部於矯正位等。對非手術治療無效或一歲以上,並且已有明顯的胸鎖乳突肌攣縮時可選擇手術治療,手術將胸鎖乳突肌下端即胸骨頭和鎖骨頭處切斷,或者分別切除1~2em,術後再輔以石膏固定於矯正位,療效很好,本組病例全部經手術治療最終獲得治癒。對大齡兒童,由於病程較長,手術行單純的胸鎖乳突肌下端切斷術術後往往不能取得滿意的矯正效果,如能在原手術的基礎上再擴大鬆解範圍,其療效較為可靠。手術範圍擴大的主要依據是胸鎖乳突肌的病損型別。對纖維型肌性斜頸手術鬆解範圍要廣,而肌肉型則手術範圍小。本組有1例14歲大齡兒,術中見胸骨頭緊張,輕度攣縮,但鎖骨頭及深部組織均無緊張改變,故行單純胸骨頭切斷術結果也獲得滿意療效。

關於手術治療的年齡選擇一般在1—4歲時進行較為合理,因為4歲以前治療可以達到頸部功能和麵部美容兩方面的滿意。病例的治療,由於是大齡兒童較多雖已最大限度地恢復了頸部的功能活動但也有個別遺留下美容的欠缺,尚需逐漸恢復或進一步治療。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