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的護理要點

陳瑩 許凌 2005-12-13 13:01:32 中華醫藥雜誌 2004年9月第4卷第9期

  小兒腹瀉是嬰幼兒時期發病率較高的疾病之一,常見於3歲以下嬰幼兒,夏秋季多發。因嬰幼兒消化系統發育未成熟,消化酶活性較低,常因外界或內在的環境變化而引起消化功能紊亂而導致腹瀉。如飲食不當、氣候因素、呼吸道感染、腸道細菌病毒感染等均可引起腹瀉。輕型腹瀉主要為胃腸道病狀,食慾減退,大便每日4~5次,呈不消化稀糊狀或蛋花湯樣,一般無明顯全身症狀,精神尚好。重型腹瀉每天大便次數10餘次或更多,常有嘔吐,除胃腸道症狀較重外,尚有較明顯的水、電解質紊亂和全身中毒症狀,精神萎糜,煩躁不安等。

  我們在對患兒的護理過程中嚴格遵守以下幾點,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介紹如下。

 1 調整飲食是治療小兒腹瀉的主要措施之一

  母乳餵養患兒,母親應儘量少吃油膩食物,多飲水,以稀釋奶液,縮短每次哺乳時間,以減輕胃腸負擔。人工餵養患兒,暫停喂牛奶,可改喂脫脂奶、酸奶或米湯。吐瀉嚴重者禁食6~8h,禁食期間由靜脈補液,恢復飲食時應逐漸恢復,並詳細記錄出入量。

2 記錄患兒大便、小便和嘔吐的次數、量和性質每次大便後清洗臀部,防止發生尿布皮炎。

 3 注意保暖

  腹瀉患兒往往易脫水,加之飲食控制,易畏寒,若出現四肢冰冷,體溫不升,可用熱水袋保暖,但應注意防止燙傷。

4 做好床邊隔離

  護理患兒前後均要認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5 注意口腔衛生

  腹瀉患兒有時由於使用較長時間的抗生素,可使口腔黴菌生長而發生鵝口瘡,因此要多喂開水清潔口腔,有嘔吐時,可用棉花醮溫開水輕擦口腔,已發生鵝口瘡可在患處塗以1%龍膽紫藥水。

 6 密切觀察病情變化,注意脫水是否改善

  注意一般狀況、神志、精神、面色、肢體溫度以及脈搏、呼吸等生命體徵的變化。

  (收稿日期:2004-05-09)

  作者單位:271219山東省新汶礦業集團孫村礦醫院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