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桃 - 中藥材

阳桃,中药名。为酢浆草科植物阳桃AverrhoacarambolaL.的果实。分布于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广西、云南。具有清热,生津,利尿,解毒之功效。常用于风热咳嗽,咽痛,烦渴,石淋,口糜,牙痛,疟母,酒毒。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生津,利尿,解毒。

主治

風熱咳嗽,咽痛,煩渴,石淋,口糜,牙痛,瘧母,酒毒。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30-60g;鮮果生食,或搗汁飲。外用:適量,絞汁滴耳。

注意事項

脾胃虛寒忌服。

《藥性考》:“多食冷脾胃,動洩澼。”

藥理作用

1、降血脂、降低膽固醇。

2、保護肝臟。

3、降低血糖。

相關論述

1、《綱目》:“主治風熱,生津止渴。”

2、《嶺南雜記》:“(治)食豬肉咽喉腫痛。”(引自《綱目拾遺》)

3、《本草求原》:“吐蠱毒,大渴不止,搗汁飲。”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咽喉痛:陽桃生食,每次1-2個,每日2-3次。(《全國中草藥彙編》)

2、治石淋:陽桃3-5枚,和蜜煎湯服。(《泉州本草》)

3、治骨節風痛,小便熱澀,熱毒,痔腫出血:鮮陽桃,切開搗爛,以涼開水沖服,每日2-3次,每次1-2個。(《食物中藥與便方》)

附註

陽桃花、陽桃葉、陽桃根均可藥用。可治慢性頭風,關節疼痛,心痛,胃氣痛,遺精,白帶。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8-9月果呈黃綠色時採摘,鮮用。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漿果卵狀或橢圓狀,長5-8cm,淡黃綠色,光滑,具3-5翅狀稜。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酢漿草科植物陽桃。

形態特徵

喬木,高可達12米,分枝甚多;樹皮暗灰色,內皮淡黃色,幹後茶褐色,味微甜而澀。奇數羽狀複葉,互生,長10-20釐米;小葉5-13片,全緣,卵形或橢圓形,長3-7釐米,寬2-3.5釐米,頂端漸尖,基部圓,一側歪斜,表面深綠色,背面淡綠色,疏被柔毛或無毛,小葉柄甚短;花小,微香,數朵至多朵組成聚傘花序或圓錐花序,自葉腋出或著生於枝幹上,花枝和花蕾深紅色;萼片5,長約5毫米,覆瓦狀排列,基部合成細杯狀,花瓣略向背面彎卷,長8-10毫米,寬3-4毫米,背面淡紫紅色,邊緣色較淡,有時為粉紅色或白色;雄蕊5-10枚;子房5室,每室有多數胚珠,花柱5枚。漿果肉質,下垂,有5稜,很少6或3稜,橫切面呈星芒狀,長5-8釐米,淡綠色或蠟黃色,有時帶暗紅色。種子黑褐色。花期4-12月,果期7-12月。

分佈區域

分佈於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雲南。

生長環境

多栽培於園林或村旁。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