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油 - 中藥材

茶油,中药名。为山茶科茶属植物油茶Camellia oleifera Abel种子的脂肪油。具有清热解毒,润肠,杀虫的功效。主治痧气腹痛,便秘,蛔虫腹痛,蛔虫性肠梗阻,疥癣,汤火伤。

功效作用

功能

清熱解毒,潤腸,殺蟲。

主治

痧氣腹痛,便秘,蛔蟲腹痛,蛔蟲性腸梗阻,疥癬,湯火傷。

用法用量

內服:冷開水送服,30-60g。外用:塗敷。

注意事項

脾虛便溏者慎服。

化學成分

茶油中含三萜皂苷類成分。

藥理作用

1、對心肌細胞保護作用:皮下注射異丙腎上腺素誘發大鼠心肌損傷後,心肌線粒體MDA含量明顯升高、SOD及GSH-Px活性顯著降低;油茶皂苷能對抗異丙腎上腺素所致上述指標的改變,並呈劑量依賴關係。同時模型組動物的心肌線粒體Mg2+含量明顯減少,Na+、Ca2+含量顯著增多;Na+,K+-ATP酶、Ca2+,Mg2+-ATP酶活性顯著下降,油茶皂苷能顯著對抗上述改變。

2、抗菌作用:油茶皂苷提取物對大腸桿菌、桔青黴、黑麴黴、金黃色葡萄球菌和117產阮假絲酵母均有抑制作用,其中對大腸桿菌和黑麴黴抑制作用較強,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無抑制作用。

3、對子宮平滑肌的作用:油茶皂苷對縮宮素及高K+去極化後所引起的離體大鼠子宮平滑肌收縮均有明顯的抑制作用,油茶皂苷尚對縮宮素所致離體大鼠子宮平滑肌的依細胞內Ca2+以及依細胞外Ca2+的收縮反應均有抑制作用。

毒理作用

油茶乾粉(其含量>85%),對SD大鼠經口LD50為4466.8mg/kg,經皮LD50>10000mg/kg,油茶皂苷提取物蓄積係數為5.3,說明該物質僅具輕度蓄積作用。

相關論述

1、《救荒本草》:“療一切瘡疥,塗數次即愈。能退溼熱。”

2、《隨息居飲食譜》:“潤燥,清熱,息風,解毒殺蟲,上利頭目,澤發不菾。”

臨床應用

相關配伍

1、治絞腸痧:油茶種子油60g。冷開水送服。(《福建中草藥》)

2、治腸梗阻:茶油30-60g。冷開水送服。(《浙江藥用植物名錄》)

3、治肺結核:茶油、蜂蜜各半湯匙。每日服3次。

4、治滯產:茶油1湯匙,鮮雞蛋1個(去殼),沒藥(研末)6g。調勻服。(3、4方出自《福建藥物志》)

5、治小兒臉部生癬:茶油塗患部,日塗數次。

6、治湯火傷:茶油、鴨蛋白、百草霜共擂勻,搽傷處。(5、6方出自《嶺南草藥志》)

7、治褥瘡:取生薑適量,洗淨晾乾,切成1mm的薄片,浸泡於茶油中8-12h,取出外敷患處。II度有水泡者,先在無菌操作下用注射器抽去泡內滲液,然後敷茶油薑片,消毒紗布覆蓋,膠布固定。創面大的III度褥瘡,應除去壞死組織,經生理鹽水清洗創面,然後再如上法敷藥。[《中醫雜誌》,1991,(7):13]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8-10月果實成熟時採收種子,榨取油。

藥材鑑別

藥材性狀

本品為淡黃色的澄清液體。在氯仿、乙醚、二硫化碳中易溶,在乙醇中微溶。相對密度在25℃時為0.909-0.915,折光率在25℃時為1.466-1.470,碘值為80-皂化值為185-196,酸值不大於3。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山茶科茶屬植物油茶。

形態特徵

常綠灌木或小喬木,高3-4m。樹皮淡黃褐色,平滑不裂;小枝微被短柔毛。單葉互生;葉柄有毛;葉片厚革質,卵狀橢圓形或卵形,先端鈍尖,基部楔形,邊緣具細鋸齒,上面亮綠色,無毛或中脈有硬毛,下面中脈基部有毛或無毛,側脈不明顯。花兩性,1-3朵生於枝頂或葉腋,無梗;萼片通常5,近圓形,外被絹毛;花瓣白色,分離,倒卵形至披針形,先端常有凹缺,外面有毛;雄蕊多數,外輪花絲僅基部連合;子房上位,密被白色絲狀絨毛,花柱先端三淺裂。蒴果近球形,果皮厚,木質,室背2-3裂。種子背圓腹扁。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10月。

分佈區域

我國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廣泛栽培,為重要的木本油料植物。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