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患者不願堅持服藥?

對於抑鬱症患者藥物的治療是長期而枯燥的,所有的抑鬱症患者都對藥物治療的副作用都存在許多的牴觸,同時抑鬱症不同於別的疾病,沒有明顯的身體上不適,所以很多患者都不能堅持服藥,從而導致了抑鬱症的長期不治、復發、嚴重。

1、對疾病了解不充分。許多患者和家屬朋友對自己的疾病嚴重性未能和醫生達成共識,經常想當然的認為,只要臨床症狀控制住了,思維清晰了,情緒穩定了,睡眠好轉了,疾病就是好了,不需要再服藥了,甚至一部分人以為精神科藥物容易成癮,有激素,長期吃,極大地損害身體,唯恐早日斷掉。客觀上說,以上症狀的有效控制緩解,只是達到臨床治癒,也就是臨床的急性期控制了,還有維持期和鞏固期需要繼續維持治療,甚至後者更重要,而許多人恰恰忽視了後者,按現代全病程的理念,所有階段都需要醫生的指導和治療,復發的患者主要是不能堅持全病程的有效科學治療,據報道,1年內重性精神疾病複發率在50%以上,主要原因是治療依從性差,由此可見,還是對疾病的特點和治療時限不瞭解造成的。

2、治療副反應不能耐受。許多精神科藥物和其他科藥物一樣,存在副反應。比如常見的抗精神病藥物副反應包括:

1)錐體外系反應(靜坐不能,肌張力高),通俗點說就是莫名的坐不住、站不住,心煩意亂,全身不適,甚至手抖,流口水,胳膊腿僵硬感等,如服用氟哌啶醇、奮乃靜、氯丙嗪等老一代藥時易出現這些症狀,可以給予安坦等藥物改善,效果較好。

2)心血管副反應。包括體位性低血壓,心率快,心慌,頭暈,心肌缺血等表現,偶有QT間期延長等表現,以上副反應可以透過減低劑量、對症處理、定期檢測而儘快恢復。服用如老一代藥物,也包括二代藥物氯氮平、齊拉西酮等常見。

3)代謝綜合徵類反應。這是近十年來隨著二代抗精神病藥物的出現,逐漸凸顯的一類副反應,因緩慢隱襲發展,常被家屬甚至醫生忽視,主要變現為肥胖、高血脂、高血壓、高血糖、泌乳素增高、月經延時或閉經等副反應。除了抗精神病藥物,心境穩定劑如碳酸鋰、雙丙戊酸鹽等藥物此類副反應也較為多見。

可想而知,由於以上常見的副反應,患者不能耐受或害怕出現,不願堅持服藥也就不奇怪了。

3、個體心理衝突。許多患者經過治療,效果非常好,社會功能和職業技能,人際交往幾乎和病前一樣,尤其是年輕人、首發患者、高學歷或白領,經常面臨心理的嚴重衝突:“我既然這麼好,為何還要吃藥?”“同事看到我吃藥會作何想法?”“吃藥是否會影響我的形象和工作能力?”“女朋友知道會和我分手嗎?”,這些困惑幾乎每一個患者都會面對,尤其是康復期,隨著康復效果越好,對疾病的瞭解日深,這種心理衝突也就越重,甚至出現了抑鬱的症狀,可能在這一時期往往會考慮停藥。

4、跨文化因素的影響。中國是一個有著獨特文化色彩的國家,百姓自古忌諱醫藥,認為服藥就是表示自己不是一個正常的人,不是一個健全的人,或許受到別人的關注或照顧,可能認為這是一種示弱的表象,尤其是精神患者,更被認為是怪物,受到歧視,因此,不想堅持服藥或長期吃藥,從心理防禦機制來看,是一種自我保護行為,是一種投射心理。我們國民的恥感文化源遠流長,害怕被排除在主流之外,是典型的恥感在作祟。不止患者,甚至親屬乃至家族都對家中精神病人資訊幾緘其口,不願多談,害怕被笑話、歧視。

對於以上的各種原因導致的減藥停藥,我們要正確的去處理這種情況。由於副作用導致的患者停藥,患者應當及時的請教醫生,採取醫生的建議,適當的加大心理輔導,從而避免藥物的副作用。對於抑鬱症的治療我們要採取積極有效的治療方法爭取早日康復。

<-r-><-n-><-t-><-t->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