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護耳朵很重要 寶寶中耳炎症狀及治療方法

  寶寶中耳炎症狀

中耳炎是由於耳咽管(連通中耳腔和鼻腔後壁)功能不良或阻塞,引起繼發性細菌感染所造成的,如果得不到及時治療,會引起聽力障礙,甚至造成語言發展遲緩和學習能力差。有以下這些表現,寶寶可能患上急性中耳炎了:

  1、發燒

  發燒是急性中耳炎的代表症狀。寶寶連續3天發燒37.5℃以上,吃了藥燒卻持續不退時,就要考慮寶寶有患中耳炎的可能,要儘早去耳鼻喉科檢查。

  2、撓耳朵

  孩子在2歲以前是說不清自己什麼地方疼的,不過,他會用行動告訴你。如果他不斷地摸耳朵、撓耳朵、揪耳朵,要想到他是不是患了中耳炎。

  3、左右搖頭

  左右搖頭也是患中耳炎的重要特徵。因為耳朵裡不舒服,寶寶會試圖透過搖頭來減輕症狀。所以,發現寶寶躁動不安、搖頭,要想到他耳朵可能不舒服。

  4、哭鬧

  孩子突然變得煩躁,不停地哭,而且夜裡也因為疼痛而睡不好覺,這時要立即帶他去看醫生。

  5、耳朵積水

  急性中耳炎發作時,中耳內會積水,鼓膜腫脹。鼓膜穿孔時,就會有黃色的分泌物流出。孩子耳朵周圍如果出現幹皮,就要注意了。

  6、聽力不好

  鼓膜裡有滲出液會導致聽力下降。如果你發現寶寶對你的召喚反應遲鈍,叫他幾遍也不理睬,要趕快帶他去耳鼻喉科檢查。

  寶寶中耳炎治療方法

  急性中耳炎

  -定義

  幼兒罹患上呼吸道感染(俗稱的感冒)後約三週內,中耳腔出現發炎的狀況,則可稱為急性中耳炎。

  -引發原因

  原因1:上呼吸道感染

  專家表示,中耳炎是嬰幼兒常見的耳道疾病,感染途徑經常是因為嬰幼兒本身已有上呼吸道感染(流鼻涕、咳嗽)的徵兆,加上嬰幼兒的耳咽管發育尚未成熟,耳咽管的位置和鼻腔幾乎是平行,呼吸道的病菌容易經耳咽管,蔓延到中耳腔,進而造成中耳感染髮炎。

  六歲以內的嬰幼兒是罹患中耳炎的高危險群,秋冬、初春則是好發季節。專家解釋,因為小朋友的免疫力較差,加上秋冬氣候寒冷、初春早晚溫差大,小朋友多處於密閉空間內,容易互相傳遞病菌(尤其是在託兒所或幼兒園),不僅提高上呼吸道感染(俗稱的感冒)的機率,也更容易引發中耳炎。

  原因2:過敏性鼻炎

  專家表示,容易引發幼兒罹患中耳炎的原因除了“上呼吸道感染”以外,“過敏性鼻炎”也是引發中耳炎的原因之一。過敏性鼻炎的典型症狀是一直打噴嚏、擤鼻涕、流眼淚,尤其當患者在搓揉鼻子或游泳、大哭時,鼻腔分泌物容易被再次吸入或逆流進入中耳,進而引發感染。

  一般來說,引發過敏性鼻炎的原因以花粉和黴菌為主,但是本身有異位性面板炎體質或過敏體質的幼兒,也會比一般體質的小朋友更容易引發過敏性鼻炎,因此無形當中,有過敏體質的嬰幼兒也更容易罹患中耳炎。

  -症狀

  觀察點:發燒、幼兒一直拉扯耳朵、哭鬧不停

  “耳朵明顯疼痛,且伴隨發燒”是中耳炎的典型症狀,不過,因為寶寶還不會表達不舒服的感覺,所以家長可以藉由下述幾點來觀察寶寶:

  1.幼兒已經有上呼吸道感染(咳嗽、流鼻涕)的跡象。

  2.幼兒半夜突然哭鬧不休,臉色漲紅,且伴隨拉扯耳朵的動作?

  3.幼兒的頭部會一直轉動、磨擦枕頭,尤其是靠近耳朵的地方?

  4.幼兒的耳膜漲紅,且有點腫脹。

  使幼兒出現上述情形,請儘速帶寶寶前往就醫,請耳鼻喉科醫生進行詳細檢查。

  -併發症

  急性中耳炎假使沒有給予適當治療,導致中耳腔長期發炎,那麼則可能會併發傳導性聽力障礙、顏面神經麻痺、內耳迷路I管、內耳迷路發炎、腦膿瘍,腦膜炎等。

  -治療方式

  1.口服抗生素治療

  專家表示,通常醫生會先開立抗生素治療,並搭配鼻咽管黏液抽吸,療程約10天,假使幼兒服用抗生素2~3天后,仍持續有發燒(退燒之後,隔一陣子又發燒)和耳痛的狀況,那麼請家長帶寶寶複診,醫生可能會考慮更換抗生素治療。

  2.耳膜切開引流手術

  假使中耳炎患者經規律服藥超過六週,耳膜發炎的症狀仍未改善,醫生會視狀況建議施予耳膜切開引流手術,不過因為幼兒年紀太小,加上現今的抗生素治療相當進步,所以進行手術治療的機率較低。

  慢性積液性中耳炎

  -定義

  患者感染急性中耳炎後,中耳持續出現積水的狀況,且持續約2~3個月,則可稱為“慢性積液性中耳炎”。

  -引發原因

  在急性中耳炎的發炎反應後,因為鼻咽腔、耳咽管等呼吸道黏膜受到感染,所以開始引發寶寶的耳道出現積水的狀況。

  -日後併發症

  觀察點:中耳炎持續感染超過2個月,寶寶聽力似乎受到影響。

  專家表示,患者的聽力受到影響、頭痛、耳鳴是積液性中耳炎的典型症狀。但是大部分的患童在痊癒後,聽力受損的部份也會逐漸好轉。不過需注意的是,長期積液性中耳炎對耳朵還是可能會造成諸多影響,包括耳膜永久性穿孔、慢性化膿性中耳炎、鼓硬化症、沾黏性中耳炎、聽小骨壞死、耳膜凹陷袋、膽脂瘤(珍珠瘤)及感音性聽障等,因此家長的密切觀察和專業醫生診斷還是相當必要的!

  -治療方式

  專家表示,假使經醫生觀察,幼兒沒有感染其他病症,約75~90%的積液性中耳炎可以經自體吸收而痊癒。抗生素治療的目的是控制感染,以及預防後續的其他併發症,所以當寶寶的中耳發炎狀況演變成慢性的積液性中耳炎,醫生會先觀察寶寶的狀況,假使寶寶同時還有鼻咽腔發炎的狀況,或是經耳腔鏡觀察發現有混濁狀的膿狀物,醫生才會考慮開立抗生素治療,否則抗生素在積液性中耳炎上是不太有治療效果的。

  如果幼兒有顯著的聽力受損,鼓膜或中耳有變化,則需施以中耳通氣管置入,如果有增殖體發炎或後鼻道阻塞、慢性鼻竇炎,則會考慮施以增殖體切除手術。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