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風溼關節炎中醫辨證

  類風溼關節炎中醫辨證:類風溼中醫的角度講就是營氣衛血,營氣脈中、衛行脈外,陰陽相貫,氣調血暢。營養四肢百骸臟腑經絡。營衛和調,衛氣在外保護人的體表,防禦邪氣侵入身體,營衛不和,邪氣乘虛而入,故營衛失調是風溼病發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1.氣陰兩虛證肌肉、關節痠痛無力,活動後疼痛加重,或攣急,肌膚無澤,觸之發熱,或關節腫大變形,或肌萎著骨,氣短,睏倦,口乾不欲飲,低熱,午後無力,舌質偏紅或有裂紋,舌苔少或無,脈沉細無力。

  2.溼熱阻絡證肌肉或關節紅腫熱痛,有沉重感,步履艱難,發熱,口渴不欲飲,煩悶不安,區域性觸之發熱,溲黃濁,舌質紅,苔黃厚,脈濡數或滑數。

  3.痰溼阻絡證關節腫脹,頑麻疼痛,或見痰核硬結,頭暈目眩,頭重如裹,胸脘悶脹,泛泛欲嘔。飲食無味,痰多白粘,舌體胖,舌質偏暗,舌苔白滑粘膩,脈沉弦滑。

  4.瘀血阻絡證肌肉、關節疼痛劇烈,多呈刺痛感,部位固定不移,痛處拒按,區域性腫脹可有硬結或瘀斑,或面色晦暗,肌膚乾燥無光澤,口乾不欲飲,舌質紫暗,有瘀斑,脈沉細澀。

  5.肝腎兩虛證肌肉、關節疼痛,區域性腫大,僵硬畸形,肌肉瘦削,屈伸不利,畏寒喜暖,手足不溫,或骨蒸潮熱,自汗盜汗,腰膝痠軟,脊以代頭,尻以代踵,口渴不欲飲或飲不多,舌質或紅或淡,舌苔白或滑或少津,脈沉細弱或沉細數。

  6.寒溼阻絡證肢體關節冷痛沉重,或腫脹,區域性畏寒,皮色不紅,觸之不熱,遇冷痛增,得熱痛減,舌體胖,質淡紫,苔白膩或白滑,脈弦緊或弦緩。

  7.寒熱錯雜證肌肉或關節疼痛,區域性觸之發熱但自覺畏寒,或觸之不熱但自覺發熱,全身熱象不顯,舌苔白黃或白,或黃白相兼,脈弦數。

  類風溼關節炎中醫辨證:經過了上述內容的介紹希望大家對從中醫角度對類風溼的解釋以及相關的內容有所瞭解。同時一定要進行及時的治療。只有這樣才能將類風溼疾病給患者造成的傷害降到最低。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