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子宮內膜異位: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什麼是腸子宮內膜異位?腸子宮內膜異位,是指有功能的子宮內膜離開子宮腔,沿著輸卵管、血管、淋巴管或子宮內膜直接擴散等途徑侵犯腸道。
  • 這個病得的人多嗎?本病好發於 30~40 歲女性,絕經後女性也可發生。子宮內膜異位在育齡期女性中的發病率約為 4%~17%,其中子宮內膜異位發生於腸道者佔 5.3%~12% 不等。
  • 為什麼會得這個病呢?腸子宮內膜異位目前病因仍不清楚,但是可能與以下因素有關,如月經血逆流進入腸道、腸道的上皮細胞轉化為子宮內膜細胞、子宮內膜細胞轉移至腸道內等。本病主要好發於育齡期女性。
  • 腸子宮內膜異位有什麼症狀?本病主要表現為多年不孕、痛經、月經不規律、月經量增多及性交時疼痛等,同時伴有腸道症狀,如便祕、月經期腸絞痛及腹瀉、月經期便血或排果醬樣大便等。嚴重患者可伴有腸梗阻、腸套疊、腸道穿孔。
  • 腸子宮內膜異位如何治療?本病治療需要根據患者年齡、生育要求、症狀、合併症等綜合考慮。主要以激素治療為主,嚴重時可手術治療。由於本病病因不明,治療難點在於容易復發。
  • 腸子宮內膜異位有什麼危害?本病主要導致不孕,同時改變正常月經規律,產生疼痛,甚至導致腸道潰瘍、穿孔、梗阻、癌變等症狀的發生。
  • 其他要注意的是什麼?本病較為複雜,病因不明,治療上也比較困難,主要以減滅和消除病灶,減輕和消除疼痛,改善和促進生育,減少和避免復發為主要目的。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痛經。
  • 性交時疼痛。
  • 肛門墜脹感(肛門處總有想解大便的感覺)。
  • 月經週期及月經量改變。
  • 不孕。
  • 反覆腸道痙攣。
  • 排便疼痛。
  • 大便次數增多或便祕。
  • 大便出血。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腹痛劇烈且持續。
  • 按壓腹部硬度如木板樣。
  • 大量解鮮血便並伴心慌、胸悶等不適。

建議就診科室

  • 婦科
  • 消化內科

醫生如何診斷腸子宮內膜異位?

當醫生懷疑是腸子宮內膜異位時,將通常詢問病史尤其是症狀與月經之間的關係,進行腹部查體等檢查,並可能進一步通過血清學、影像學、腔鏡、組織活檢等檢查予以確診。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血清 CA125 檢查:CA125 屬於腫瘤標誌物的一種,常提示某些女性生殖系統疾病。對重度腸子宮內膜異位的診斷具有一定意義。
  • B 超:可通過 B 超檢查盆腹腔有無包塊,確定子宮是否正常。
  • CT 或鋇餐:可發現盆腹腔包塊或腸腔內病灶改變。
  • 結腸鏡:可發現腸腔內的病灶,如腸道狹窄、充血等,並對腸道腫瘤具有鑑別作用。
  • 組織活檢:對可疑病灶進行活檢可確診腸子宮內膜異位,同時鑑別病灶是否發生癌變。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症狀大概有多久了?
  • 有沒有經期體力活動或性生活的病史?
  • 有沒有過懷孕史?
  • 月經是否有改變?
  • 是否痛經?性交時是否疼痛?
  • 腸道症狀是否會隨著月經週期的變化而出現變化?
  • 既往有沒有胃腸道疾病病史?
  • 便血的情況是不是在月經來的那幾天最嚴重?
  • 是否有家族史?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這個病嚴重嗎?
  • 這個病治療需要多久,是否需要住院?
  • 這個病可以徹底根治嗎?
  • 需不需要做手術?
  • 花費大概多少?
  • 平時飲食上需要注意些什麼?

患者日常應注意關注有無症狀加重,避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注意大便習慣有無改變等。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月經期間注意休息,禁止體力活動,禁止性生活。
  • 注意避孕,減少不必要的人流手術。
  • 術後注意事項:如果患者做了手術,術後注意敷料乾燥、引流管通暢等,避免劇烈咳嗽及用力排便,以免增加腹壓導致傷口裂開。
  • 在家用藥注意事項:由於止痛藥及激素類藥物具有胃腸道反應,可能導致血液高凝、骨質疏鬆等副作用,患者需注意不良反應。若出現胃腸道不適、骨骼疼痛、骨質疏鬆、雄性性徵明顯、下肢肌肉疼痛及溫度改變時,應及時醫院隨診。
  • 術後、用藥複查:根據用藥情況,嚴格按照醫囑進行門診或住院檢查,調整治療方案。
  • 飲食:
    • 手術患者,若手術醫生允許,可在肛門排氣後開放飲食,首先以流質飲食(如米湯)為主,逐漸過渡至正常飲食。避免大量進食肉類,以免便祕。
    • 普通患者,避免吃辛辣刺激食物(如辣椒、火鍋、酒類、肥肉等),避免對腸道產生刺激,導致腹瀉、腹痛加重等。
  • 運動:
    • 手術患者,術後可在手術醫生建議下儘早下床活動,減少術後併發症(如腹腔感染、血栓、肺功能下降等),術後控制體重。
    • 非手術患者,根據自身體力情況適當運動,但月經期應休息為主。控制體重。
  • 其他:注意會陰部個人衛生,注意清洗外陰,勤換內褲。不使用劣質內褲及衛生棉,避免感染。

本病治療複雜,措施應個體化。以減滅和消除病灶,減輕和消除疼痛,改善和促進生育,減少和避免復發為治療目的。治療方法主要包括藥物治療、手術治療及輔助生殖技術治療等。

藥物治療

  • 非甾體抗炎藥:如布洛芬,可有效緩解疼痛。
  • 假孕療法:口服孕激素類藥物,如高效孕激素等,使正常的及異位的子宮內膜發生類似懷孕的反應。該療法可以使子宮內膜停止活動,逐漸萎縮,從而達到治療效果,使月經停止、疼痛緩解、大便出血停止等,避免病情進一步進展。
  • 假絕經療法:目前比較常用的是促性腺激素釋放激素激動劑(GnRH-a)。通過抑制卵巢功能,使患者不再來月經,達到絕經的效果,減輕疼痛及出血等症狀,避免病情加重。

手術治療

  • 病灶切除術:僅切除病灶,適用於症狀重、藥物治療效果差,同時有生育要求的年輕患者,但容易復發。
  • 子宮及附件切除術:對於症狀持續不緩解,嚴重影響生活,同時沒有生育要求或絕經後患者可行此類手術,術後給予藥物治療,可能會達到根治的效果。
  • 腸管切除、腸端吻合:適用於產生腸穿孔、腸梗阻、腸壞死或癌變等併發症的患者,也可用於消化道症狀明顯的患者。

其他治療方法

  • 腹腔鏡手術聯合 GnRH-a 藥物治療:切除病灶,預防復發。
  • 輔助生殖技術:對於有生育要求的患者可以使用。

疾病發展和轉歸

  • 本病若不接受正規治療,可能出現異位子宮內膜病灶增多、症狀持續加重,導致不孕、腸穿孔及壞死、腸梗阻,甚至產生癌變,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若產生腸穿孔、腸梗阻或腸壞死,將危急患者生命。
  •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部分患者症狀可以得到很好的控制。生活質量也得到很大的改善。

本病目前病因還不完全清楚,可能與月經血逆流進盆腔、腸腔上皮細胞轉變為子宮內膜細胞、子宮內膜沿著血管及淋巴管擴散、免疫功能異常及醫療因素有關。

腸子宮內膜異位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經血逆流:月經血逆流至盆腔導致腸子宮內膜異位。
  • 上皮細胞化生:腸腔內上皮組織,化生轉變為與子宮內膜功能形態相同的組織。
  • 良性轉移:子宮內膜經體內淋巴管或血管播散至腸腔。
  • 細胞免疫:免疫系統缺陷可能也會導致本病發生。
  • 醫源性因素:如刮宮流產術、剖宮產等手術導致子宮內膜移植到腸道內。

哪些人容易患腸子宮內膜異位?

  • 反覆刮宮人流手術。
  • 剖宮產。
  • 月經期間進行子宮及附件相關檢查。
  • 月經期間從事重體力勞動。
  • 月經期間過性生活。
  • 本病具有家族聚集性,患者常有家族直系親屬患病。

盆腔疼痛是本病最典型的症狀表現,同時伴有月經不規律、痛經、性交疼痛、肛門墜痛等,約有半數患者不孕。侵犯腸道後,則出現腸道痙攣、疼痛、便祕或便頻、大便出血等症狀,嚴重時導致腸梗阻、腸穿孔、癌變等併發症發生。

腸子宮內膜異位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腸子宮內膜異位的常見症狀包括:

  • 盆腔疼痛:如月經期疼痛、性交時疼痛、肛門處反覆有排便的感覺等。
  • 月經不規律:月經週期及月經量改變。
  • 不孕:約半數女性不孕。
  • 腸道症狀:表現為隨月經週期變化而出現的腹痛或腰背痛、排便時肛部疼痛、大便次數增多或便祕,甚至月經期出現大便出血等。

腸子宮內膜異位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腸梗阻;
  • 腸穿孔;
  • 腸壞死;
  • 腸道癌變:如結直腸癌。

本病病因不明,但應在生活中注意到以下問題,避免腸子宮內膜異位的發生及加重。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適齡生育:對於痛經明顯且未生育患者,可儘早生育。
  • 藥物避孕:患者最好採用藥物避孕方式,不僅可以達到避孕效果,還可以減少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發生,緩解症狀。
  • 積極治療處女膜閉鎖(處女膜無開口)、宮頸閉鎖(子宮腔與陰道不相通)等容易使月經血不易排出體外的疾病。
  • 經期避免重體力勞動。
  • 經期禁性生活。
  • 子宮及附件侵入性操作儘量選在非月經期進行。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