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直腸子宮內膜異位症: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子宮內膜異位症是一種常見的婦科疾病,是指子宮內膜組織離開宮腔,沿輸卵管或經靜脈和淋巴管轉移,也可直接種植他處。結直腸(亦稱大腸)子宮內膜異位症是子宮內膜離開宮腔,侵犯結腸、直腸和肛管,先侵犯乙狀結腸和直腸的漿膜,然後侵犯腸壁肌層。好發部位為直腸和乙狀結腸交界處,其次是小腸和盲腸。有時會陰皮下也可發生子宮內膜異位症。好發年齡為30~40歲的婦女,也可見於絕經後的婦女。

檢查

1體格檢查

盆腔檢查時要注意子宮直腸陷凹,子宮骶骨韌帶或後穹隆處有觸痛、增厚或硬結等則高度提示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存在。

2.乙狀結腸鏡或電子結腸鏡檢查

可見腸道狹窄,黏膜卻光滑和光整,但有皺縮和充血,有潰瘍者少見。如黏膜有可疑,應取活體組織做病理檢查。

3.影像學檢查

超聲和CT以及鋇餐(鋇灌腸)等檢查對發現病灶的部位、大小、範圍等有幫助。偶能發現盆腹腔未能捫及的包塊。

4.腹腔鏡檢查

可以直接看見病灶部分、病變範圍、嚴重程度,而且可活檢,是目前診斷子宮內膜異位症最可靠的方法之一。

5.細針穿刺吸引細胞學檢查

對於直腸陷凹或直腸陰道隔的腫塊,可經陰道用此法做細胞學檢查。

診斷

對育齡期婦女如出現下列情況時應考慮本病可能:①不能解釋的腸道症狀;②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者出現腸道症狀;③出現週期性便血,不完全性腸梗阻;④腸道腫塊位於黏膜外或月經期後腫塊縮小;⑤術中意外發現鄰近盆腔的腸道腫塊。

直腸子宮內膜異位症一般伴有盆腔內子宮內膜異位,確診往往需要切取病變組織活檢。

治療時應根據患者的年齡、對生育的要求、症狀的輕重、病變的部位及範圍,以及有無合併症等綜合考慮,選擇最適當的治療方法。

1.內分泌治療

(1)高效孕激素療法:使用人工合成的高效孕激素造成類似妊娠的人工閉經,使異位的子宮內膜產生蛻膜反應,繼而間質水腫、內膜壞死、萎縮。常用藥物有甲羥孕酮。

(2)假絕經療法:藥物誘導假絕經在於暫時減少卵巢激素的分泌,使子宮內膜萎縮。達那唑能抑制排卵,引起閉經,劑量為600~800mg/d,至少6個月。對於小型病灶效果顯著,手術後繼續用藥可防止復發。

(3)雄激素治療:雄激素有對抗雌激素的作用,可直接作用於異位的子宮內膜,使之退化,對消除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疼痛及痛經有效。常用藥物為甲基睪酮每次5mg,每天2次口服;或丙酸睪酮25mg,每週2次;連用2~3個月。

2.手術治療

適用於發生腸梗阻和嚴重疼痛者。發生腸梗阻者,如系腸管扭曲所致,予手術鬆解粘連,切除子宮內膜異位組織,手術後給予藥物治療;如系腸壁侵犯較深較廣,引起腸管狹窄所致,可將該段腸管切除並做腸吻合術;如子宮內膜異位組織不能完全切除,症狀經藥物治療不能控制,可同時切除子宮、雙側輸卵管及卵巢,手術後藥物治療。隨著內鏡裝置和技術的進步以及微創外科的迅猛發展,診斷和治療性腹(盆)腔鏡在臨床上的應用將越來越廣泛。原則上,40歲以下的青年患者宜保留子宮及附件,40歲以上或已絕經者可切除子宮及附件。

子宮內膜異位的發生機制比較複雜,有以下3種學說:

1.Sampson轉移學說

認為是月經期間子宮內膜細胞經輸卵管反流到盆腔所致,是腹腔內異位的主要原因;

2.Ferguson化生學說

認為是體腔上皮轉變為與子宮內膜形態和功能相同的組織;

3.免疫學說

目前的研究發現子宮內膜異位患者T細胞介導的細胞毒性、自然殺傷細胞活性、B細胞功能、補體水平均有異常,因此認為低免疫功能狀況可能與發病有關。

臨床表現

結直腸子宮內膜異位症主要臨床表現為患者婚後多年不育。

1.痛經,經前1~2天有下腹及腰骶部脹痛,經前第一天最甚,後逐漸緩解。

2.月經不規則,經量過多。

3.少數患者有進行性性交痛,腸道症狀可有便祕,下腹部痙攣性疼痛,排便時腹痛,經期腸絞痛和腹瀉,病變侵及黏膜則有經期便血。

4.本病還常伴有盆腔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表現,典型體徵是在子宮頸上方或子宮骶骨韌帶處捫及一個或數個硬結節,常有觸痛,結節在月經期增大,壓痛更明顯。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