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疾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感染性疾病(Infectious Diseases )是指由各種生物性病原體(例如細菌、病毒、真菌、寄生蟲等)侵害或寄生人體所引發的各種疾病。此類疾病包括三個關鍵因素:病原體型別、感染或傳播方式、對人體健康的傷害程度。有的病原體主要在人與人之間傳播;有的則可以在人和人飼養的畜禽或野生脊椎動物之間傳播(即人獸共患病);還有的本來無害的寄生在人體內,但由於其所處位置發生改變或人體免疫功能下降可引發機會性感染,例如大腸桿菌若轉移至泌尿生殖系統就可能造成區域性炎症和損傷。

常見的感染性疾病型別包括:

  • 細菌性疾病:細菌是一種單細胞生物,侵入人體後可釋放毒素,引起區域性炎症和細胞壞死。部分細菌在感染人體後,可造成非常嚴重的危害。例如鏈球菌除了引起咽喉感染,還會誘發猩紅熱和風溼性關節炎。結核桿菌感染肺部之後,如果沒有得到規範的治療,可能繼續在體內蔓延,形成肺外結核,如骨結核、腸結核、腎結核等全身各處的繼發性感染。
  • 病毒性疾病:病毒是一種比細菌還要簡單的生物體,無完整的細胞結構,由蛋白質和核酸組成,必須在活細胞內寄生病複製的非細胞型微生物。它可以侵入人體細胞,利用細胞內的營養和遺傳物質,進行大量繁殖,最終破壁而出。隨後,感染更多的周邊細胞或隨著血流散播至其他部位,造成更大的傷害。
  • 真菌性疾病:臨床常見的致病性真菌包括念珠菌、麴黴菌等。許多面板病,例如體癬和腳癬,就屬於淺部真菌感染。而深部真菌感染幾乎可以發生在人體的任何部位,例如呼吸道、胃腸道、心血管、泌尿生殖系統,甚至可以侵入中樞神經系統。
  • 寄生蟲疾病:寄生蟲是指寄生在其他動物體內的低等生物,涵蓋了眾多種類、不同形態和生活方式,例如蛔蟲、瘧原蟲、絛蟲、吸蟲、絲蟲、弓形蟲等都屬於寄生蟲的範疇。雖然稱之為蟲”,但很多寄生蟲小到肉眼難以察覺,不過它們同樣會造成嚴重的健康危害。
  • 膿毒血癥:是指由感染引起的全身炎症反應綜合徵,臨床上證實有細菌存在或有高度可疑感染灶。雖然膿毒症是由感染引起,但是一旦發生後,其發生發展遵循其自身的病理過程和規律,故從本質上講膿毒症是機體對感染性因素的反應。區域性感染未得到有效控制,病原體大量增殖,並隨血流播散全身,造成嚴重損害。同時,病原體在增殖、分裂或破壞人體細胞時,會釋放出大量的毒素,更加劇了病情惡化的程度。最終,患者可能出現多器官功能不全、昏迷、休克。如未能及時救治,死亡風險較高。

就診科室

  • 傳染病科
  • 感染科
  • 普通外科
  • 面板科
  • 口腔外科

常見檢查專案

  • 病史採集:
    • 基本情況:患者現病史既往病史、接觸史、治療史、日常生活及飲食情況,以及家庭成員的患病情況。
    • 臨床症狀的特徵:例如起病時間、病情進展趨勢、症狀及發作頻率、每次發作的誘因等。
  • 身體檢查:
    • 檢查患者的生命體徵是否穩定。
    • 若感染位於淺表部位,醫生會仔細觀察患處。
    • 肛周、泌尿、生殖器官感染還可能需要直腸指診,女性還需要進行陰道盆腔檢查。
    • 若感染髮生在體內,醫生首先會檢查症狀部位是否存在腫塊、疼痛或壓痛。隨後,再觀察全身各處是否還有其他異常跡象。
  • 抽血檢查:
    • 檢查血細胞分析血紅蛋白濃度、各種型別血細胞的大小、形狀和數量。
    • 測定血液中的各種生化成分,初步判斷是否存在炎症,並評估肝、腎功能。
    • 測定病原體的抗原/抗體等生物學標誌物的水平是否發生異常變化。
  • 尿樣、糞便檢查:檢查是否存在血細胞或病原體感染,評估生化成分是否異常。
  • 穿刺活檢:醫生會在影像學指引下,對體內深部感染做穿刺活檢,獲取樣本供檢測。
  • 樣本培養:對患者的尿樣、血樣或其他樣本進行培養,若發現病原體還能通過藥敏試驗為後續抗生素治療提供參考依據。
  • 基因檢測:
    • 檢查女性患者是否有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以便確診。
    • 判斷丙肝患者的病毒基因型,指導後續的用藥方案。
  • 影像學檢查:超聲、CT、MRI(磁共振成像)、PET(正電子發射斷層掃描)等,可以觀察感染所在位置、病變範圍,並評估體內各處臟器、骨骼受影響的情況及其嚴重程度。
  • 內鏡檢查:如果感染位於體內,醫生可能需要通過內鏡方式觀察病變部位的具體情況,同時還可以獲取小部分組織以供病理檢查。

感染性疾病患者即使不必住院隔離治療,也要做好自我隔離,以免傳染他人。務必遵醫囑用藥,定期複查,評估治療效果。

  • 自我隔離注意事項:
    • 疾病具有傳染性的患者應注意避免傳染給他人,保持自我隔離,直至病情痊癒。
    • 不要與他人共用餐具、洗漱用品、浴巾、衣物或床上用品。
    • 日常用品應每天清洗,並進行高溫或微波消毒。
    • 患者急性發作時避免與兒童直接接觸,兒童是傳染病的高風險人群。
  • 居家治療:
    • 高燒患者可採用冰敷等方式控制體溫。
    • 抗生素一定要遵醫囑,足量足療程用藥,以確保徹底清除病原菌。
    • 若出現無法耐受的嚴重不良反應需及時複診,以便於醫生調整劑量或改變用藥方案。
  • 手術注意事項:出院後要注意保持傷口清潔,定期更換敷料,避免傷口感染。
  • 術後飲食:建議多吃水果和蔬菜,補充水分、維生素和纖維素,利於排便。
  • 複查:
    • 短期療程的患者可以在治療結束後去醫院複查,評估病原體是否已經徹底清除。
    • 長期治療的患者應根據醫生的治療計劃定期複查,例如每 3 個月檢測一次體內的病原體水平,評估治療效果和耐藥情況。

藥物治療是抗感染的基礎。如果病情嚴重,醫生還會根據感染位置和併發症情況,制定個體化的手術方案,引流膿腫或去除部分因感染而壞死的臟器組織。最關鍵的是儘可能清除病原體或使病原體長期處於抑制狀態,避免對人體健康造成進一步傷害。部分患者按照國家規定需要住院隔離治療,待徹底治癒才能出院回家。

住院隔離

  • 部分烈性傳染病,例如霍亂、鼠疫、炭疸等,按照國家規定需強制隔離治療。
    • 患者需進入隔離病房,並在治療期間不得離開。
    • 待治療完成後,需要醫生確認其完全康復才能出院。
  • 住院期間使用的日常用品需集中銷燬或進行嚴格的消毒處理。

支援治療

  • 脫水、電解質紊亂者,需補液維持體內水分、電解質和酸鹼平衡。
  • 發燒患者可採取冰敷物理降溫。
  • 進食困難者可通過鼻飼管或靜脈輸液的方式補充必須的營養成分。
  • 腹瀉患者可服用蒙脫石散劑止瀉;嘔吐嚴重者可應用止吐劑和鎮靜劑。
  • 呼吸困難者可給予吸氧,病情嚴重者需施行機械輔助通氣。

藥物治療

  • 抗生素治療:適用於細菌或真菌感染的患者。此類感染通過規範的臨床用藥,一般都能實現徹底治癒。
  • 抗病毒治療:
    • 部分病毒感染經短期治療後,可獲得痊癒。例如索磷布韋、維帕他韋或格卡瑞韋、哌侖他韋用於治療丙肝病毒感染具有極高的治癒率。
    • 部分病毒感染需長期治療,使其持續處於抑制狀態,避免對人體健康造成進一步傷害。例如艾滋病或慢性乙肝患者都屬於此類情況。
  • 抗寄生蟲治療:常用各類相應的化學藥物。例如吡喹酮是廣譜抗寄生蟲病藥,適用於血吸蟲、絛蟲、囊蟲、華支睪吸蟲、肺吸蟲、薑片蟲等多種寄生蟲感染;氯喹、伯奎、青蒿素類藥物可治療瘧疾;伊維菌素、枸櫞酸乙胺嗪、阿苯達唑可用於治療絲蟲病。
  • 免疫治療:例如干擾素、胸腺素、免疫球蛋白可用於強化免疫功能,對抗病原體。
  • 止痛退燒藥:若患者伴有較嚴重的疼痛、發燒,醫生會給予非甾體類抗炎藥以緩解症狀。兒童患者禁用含有阿司匹林成分的藥物。

手術治療

  • 穿刺置管引流術:適用於內臟出現膿腫的患者。引流之後,可用生理鹽水或抗生素藥液沖洗膿腔,再注入抗生素藥物,直接殺滅感染部位的病原體。
  • 切開引流術:適用於淺表部位的膿腫患者。
  • 外科手術切除壞死組織:如果部分組織器官由於嚴重感染而壞死,醫生會考慮將其區域性或整體切除,以免危及周邊其他健康臟器。

感染性疾病的直接病因是受到病原體感染;傳播方式可分為人際傳播、人與動物之間傳播、蟲媒傳播,以及水體、食物汙染;高危因素則是人體免疫功能低下或伴有區域性長期疾病、損傷。

直接病因:病原體感染

病原體的型別:

  • 最常見的是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感染;
  • 其他還包括立克次體、螺旋體、支原體、衣原體等也可能引發感染性疾病。

病原體的來源:

  • 正處於潛伏期或發作期的傳染病患者;
  • 一直沒有症狀的病原體攜帶者;
  • 攜帶病原體的各類動物,最常見的是鼠類、家禽、家畜等。

傳播方式

人際傳播

  • 直接接觸:
    • 擁抱、親吻患者;
    • 與患者共用某些生活用品;
    • 觸控患者使用過的物品之後,沒有洗手就觸控自己眼睛、嘴巴或鼻子。
  • 呼吸道傳播:吸入患者咳嗽或噴嚏時濺出的飛沫。
  • 血液或體液傳播:
    • 與患者發生親密接觸或性行為;
    • 接受患者的輸血;
    • 吸毒者共用注射器。
  • 母嬰傳播,例如:
    • 懷孕過程中,母體內的病原體可能進入嬰兒體內;
    • 分娩過程中,母體陰道內的病原體也可能造成嬰兒感染。

人與動物之間的傳播

  • 被野生動物或家養寵物抓傷、咬傷;
  • 清理動物的排洩物、嘔吐物時,沒有戴手套、口罩等防護用具。

昆蟲作為傳播媒介

  • 很多種類的吸血昆蟲,例如蚊子、跳蚤、蝨子,都可以作為傳播媒介。
  • 此類傳播方式與所處季節、地區有密切關係。

水體、食物汙染

  • 食物發生變質,產生大量病原菌;
  • 食用未經徹底煮熟的食物或水;
  • 此類傳播方式與所處季節有密切關係,並很可能造成病原體大範圍播散。

高危因素

免疫功能低下

  • 免疫功能衰退:高齡老人;
  • 慢性疾病:尤其是未得到良好控制的糖尿病;
  • 免疫缺陷:艾滋病患者;
  • 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移植患者或自身免疫病患者;
  • 惡性腫瘤患者或正在接受放、化療方案治療;
  • 嬰兒時期未經疫苗接種。

伴有區域性長期損傷或慢性疾病

  • 在礦山、冶金、化工等行業工作,未做好必要的防護措施,導致呼吸道或區域性肢體長期受到刺激和損傷。
  • 去地下診所補牙,使用工藝粗糙、邊緣銳利的劣質材料,造成口腔長期潰瘍。
  • 隱形眼鏡佩戴方式不當。
  • 長期透析或接受輸血治療的患者。

生活方式

  • 喜歡生食。
  • 長期吸菸、酗酒。
  • 擁有多個性伴侶。
  • 男男同性戀者經常發生無保護的性行為。

感染性疾病可見於全身的任何部位,絕大部分是感染所引發的區域性炎症和損傷。如果免疫系統未能充分抑制病原體的增殖和擴散,那麼感染就可能向周邊組織蔓延或隨著血流播散至其他部位,引起膿毒血癥,甚至導致休克、死亡。部分慢性感染者的癌變風險會顯著上升。

感染性疾病的典型症狀主要包括:

  • 發燒、畏寒寒顫、出汗;
  • 疲乏、虛弱、精神萎靡;
  • 渾身痠痛、四肢無力;
  • 食慾不振、腹痛、腹瀉;
  • 噁心、嘔吐;
  • 面板、黏膜可形成皮疹、水泡、瘀斑、潰瘍、膿腫等;
  • 區域性淋巴結腫大;
  • 內臟感染還可能造成區域性區域隱痛、壓痛或劇烈疼痛。

此外,還可能出現感染相關部位的功能異常,例如:

  • 泌尿系統感染:尿頻、尿急、尿痛、排尿困難。
  • 肝臟感染:肝區疼痛、噁心、厭食油膩、黃疸。
  • 腦部感染:意識模糊、嗜睡、肌肉抽搐、反應遲鈍、感覺異常。
  • 呼吸道感染:持續咳嗽、咳痰、呼吸困難。

重症患者可出現膿毒血癥:意識模糊、渾身發冷、臉色蒼白、嘴脣青紫、呼吸心跳異常加快,全身各系統器官逐漸功能衰竭,最終休克。若搶救不及時,很可能導致死亡。

部分慢性感染者的癌變風險顯著上升:

  • 慢性乙肝、慢性丙肝可引起肝臟纖維化、肝硬化,最終形成肝癌。
  • 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與宮頸癌有密切關聯。
  • 幽門螺桿菌感染可造成胃部長期的炎症和損傷,目前認為與胃癌發生密切相關。

預防感染性疾病的關鍵在於控制傳染源、及時接種疫苗、注意個人衛生、增強自身免疫力。下列方法可有助於降低發病風險:

  • 控制傳染源:
    • 家庭成員發生感染性疾病後必須及時診治。
    • 如果有傳染性應自我隔離,與其他人分開用餐、分床睡覺。
  • 保護易感人群:
    • 兒童必須按照國家規定,及時接種各類疫苗。
    • 老年人可以接種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
  • 切斷傳播途徑:
    • 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勤洗臉,尤其避免用手或衣袖直接擦眼睛、鼻子和嘴巴。
    • 居住地周圍假如有垃圾或水塘,應及時清理,杜絕老鼠或蚊蟲滋生。
    • 注意食品衛生,不要吃生食,不要與他人共用餐具。
    • 在傳染性疾病高發季節,外出時應帶好口罩,做好必要的防護。
  • 增強自身免疫力:
    • 杜絕不良嗜好,戒菸、限酒。
    • 每天確保有新鮮的水果、蔬菜、堅果,以及優質蛋白質,例如蛋類、魚類、瘦肉等。
    • 適當放緩生活節奏,確保充分的睡眠時間,積極參加體育運動,維持身體健康狀態。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