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反流性腎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慢性反流性腎病是指膀胱輸尿管瓣膜功能不全導致尿液從膀胱輸尿管反流至腎臟,引起腎實質損害的一種疾病,該疾病多呈慢性經過,有併發尿路感染的可能。
  • 該疾病在健康兒童中發病率為 1%~2%,在被診斷為先天性腎積水的患兒中發病率約為 10%,在被診斷為尿路感染的患兒中,發病率可達 30%~50%。成人中發病年齡多在 35 歲以下,男女比例約為 1∶4,故以青中年女性多見。
  • 膀胱輸尿管連線處瓣膜發育缺陷是導致慢性反流性腎病最主要病因。此外,尿路感染、尿道梗阻、輸尿管口手術或外傷損傷也可造成膀胱輸尿管瓣膜異常從而導致慢性反流性腎病。
  • 根據排尿期膀胱輸尿管尿路造影提示的反流程度,可將其分為 Ⅰ~Ⅴ 級:
    • Ⅰ 級為造影劑僅見於輸尿管;
    • Ⅱ 級為造影劑見於輸尿管和腎盂,但腎盂和輸尿管均無擴張;
    • Ⅲ 級為造影劑出現在輸尿管和腎盂,且伴有腎盂和輸尿管輕中度擴張,腎盞乳頭外形正常;
    • Ⅳ 級為輸尿管、腎盂和腎盞中度擴張,大多數腎盞乳頭外形仍存在;
    • Ⅴ 級為輸尿管、腎盂和腎盞重度擴張,腎盞乳頭外形消失。
  • 排尿或憋尿時腰部疼痛是該疾病最常見的症狀。患者還可伴有排尿不盡、遺尿、發熱、血壓升高、血尿等症狀。
  • 發生在嬰幼兒期的患者很多都可自行緩解。對於不能自行緩解的患者應用抗生素控制尿路感染是治療慢性反流性腎病的關鍵。若藥物治療無效,可行手術治療。
  • 慢性反流性腎病會引發排尿或憋尿時腰部疼痛、排尿不盡、遺尿等症狀,嚴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質量。若不及時治療,該疾病還能引起尿路感染、高血壓、慢性腎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等併發症,嚴重者可危及患者生命。
  • 長期預防性使用低劑量抗生素能夠有效地預防慢性反流性腎病的發生。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排尿或憋尿時腰部疼痛:為本疾病最常見的症狀,出現排尿或憋尿出現疼痛時應警惕該疾病發生的可能。
  • 排尿不盡:表現為排尿不久後,又可排出大量尿液。
  • 遺尿:家長髮現孩子頻發尿床。
  • 發熱:體溫升高,有感染的可能性。
  • 血壓升高、血尿:以前沒有高血壓,測量時血壓卻增高。
  • 血尿:排尿時發現尿液變紅。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胸悶、憋氣、呼吸困難:當疾病進展至尿毒症時,會併發心力衰竭、呼吸衰竭等嚴重併發症,此時患者會出現胸悶、憋氣等症狀,此為尿毒症導致患者死亡的最常見原因,故此時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行急症處理。

建議就診科室

  • 腎內科

醫生如何診斷慢性反流性腎病?

當醫生懷疑慢性反流性腎病時,將通常先進行叩診檢檢視患者是否出現了腎臟叩擊痛初步判斷該疾病,再進行腎臟彩超、腎動態顯像和腎穿刺活檢來輔助診斷該疾病,最後進行 X 線排洩性膀胱尿道造影檢查予以確診和評估疾病病情。醫生還可能進行尿常規、血常規判斷患者是否已併發了尿路感染。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叩診:初步判斷該疾病,醫生一手放在患者腰部,另一手握拳敲擊放在腰部的手,看是否引起患者腰部疼痛,此稱為腎臟叩擊痛檢查。
  • 腎臟彩超:輔助診斷該疾病,醫生會通過彩超觀察患者腎臟外形是否規則,是否具有瘢痕。
  • 腎動態顯像:判斷腎臟功能,醫生會將放射性核素標記的某種物質注射入患者體內,通過觀察腎臟對該物質的代謝來評估腎臟的功能。
  • 腎穿刺活檢:輔助診斷該疾病,醫生會進行腎穿刺取腎臟活組織進行病理檢檢視其是否有腎皮質乳頭瘢痕形成、腎盞擴張等表現。
  • X 線排洩性膀胱尿道造影:是確診該疾病的重要手段,醫生會觀察患者排尿時是否出現造影劑反流對疾病進行診斷,會觀察造影劑覆蓋的範圍來對疾病進行分期分級,以指導後續治療。
  • 血常規、尿常規:醫生通過觀測患者血液、尿液中白細胞值是否異常來判斷患者是否已併發了尿路感染,以指導後續治療。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出現症狀多長時間了?
  • 有什麼誘發因素嗎?
  • 現在有什麼不舒服的感覺嗎?
  • 以前有過尿床嗎?
  • 做過手術嗎?
  • 發生過嚴重外傷嗎?
  • 家裡面有其他人有類似情況嗎?
  • 發過燒嗎?
  • 以前血壓高嗎?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我為什麼會得這個病?
  • 病情嚴重嗎?
  • 如果不治療會有什麼不良後果嗎?
  • 需要治療嗎?療效怎麼樣?
  • 治療了之後還會復發嗎?
  • 治療大概需要花多少錢?
  • 這個會不會遺傳影響下一代?
  • 日常生活中我有什麼需要注意的嗎?

患者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多飲水,術後定期複查,遵醫囑服藥,如有不適及時就醫等。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術後注意事項:如果患者做了手術,術後應注意保持傷口敷料、引流管通暢。
  • 在家用藥注意事項:長期控制感染和血壓是治療的關鍵,故患者需按照醫囑服藥,不能自行減量或停藥。但若出現頭暈、眼花、乏力等不良反應,應立即停藥並及時就醫。
  • 術後、用藥複查:大概每 3 個月需要到醫院複查 1 次,主要複查血常規、尿常規、腎臟 B 超等專案。
  • 飲食:因患者腎臟損害導致腎臟濃縮功能障礙,患者常會出現脫水,日常生活中應注意多喝水以補充失去的水分。
  • 其他:戒菸、限酒。

發生在嬰幼兒期的患者很多都可自行緩解。對於不能自行緩解的患者應用抗生素控制尿路感染是治療慢性反流性腎病的關鍵。若藥物治療無效,可行手術治療。

藥物治療

  • 磺胺甲基異惡唑:是抗菌藥物的一種,目的是控制患者尿路感染和疾病症狀。部分患者在控制感染後症狀即可消失,故服用抗生素是本疾病治療的關鍵。
  • 硝苯地平:可降低患者血壓,用於伴有高血壓的患者。
  • 補陽還五湯:為中藥治療法,可緩解疾病症狀。

手術治療

  • 解除尿道梗阻:由尿道梗阻引起的慢性反流性腎病需先行手術解除尿道梗阻,糾正疾病病因。
  • 輸尿管重植術:對於有先天缺陷且藥物治療無效的患者,可以通過輸尿管重植術更換瓣膜,以此來治癒疾病。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患者可能會出現尿路感染、高血壓、慢性腎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等併發症,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最終還可危及患者生命。
  •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部分患者症狀能夠得到有效緩解,不會危及患者生命。但由於該疾病多為先天性發育異常,故有一定的復發概率。

膀胱輸尿管連線處瓣膜發育缺陷是導致慢性反流性腎病最主要病因。此外,尿路感染、尿道梗阻、輸尿管口手術或外傷損傷也可造成膀胱輸尿管瓣膜異常從而導致慢性反流性腎病。

慢性反流性腎病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 膀胱輸尿管瓣膜發育缺陷:膀胱輸尿管瓣膜先天發育不全是本疾病最常見的病因。
  • 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是慢性反流性腎病的常見併發症,亦可以是導致慢性反流性腎病的病因。細菌感染引起炎症損害膀胱輸尿管瓣膜,使其功能障礙,最終導致慢性反流性腎病。
  • 尿道梗阻:尿道梗阻會導致膀胱內壓力升高,長期可損害膀胱輸尿管瓣膜。
  • 輸尿管口手術或外傷損傷:因手術或外傷導致的膀胱輸尿管瓣膜損傷也可引發慢性反流性腎病。

哪些人容易患慢性反流性腎病?

有如下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該疾病:

  • 尿路感染:發生尿路感染是引起慢性反流性腎病的危險因素,應及時控制尿路感染。
  • 外傷:外傷有損傷該瓣膜的可能性,故患者應注意安全。

有如下不可改變的危險因素的人群,容易患該疾病:

  • 年齡:該疾病一般發生在 4 歲以下的兒童,也可發生於 35 歲以下的青年人。
  • 性別:女性發生的可能性更高。

排尿或憋尿時腰部疼痛是該疾病最早出現的也是最常見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患者還可出現排尿不盡、遺尿、發熱、血壓升高、血尿等症狀。

慢性反流性腎病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慢性反流性腎病的常見症狀包括:

  • 排尿或憋尿時腰部疼痛:是慢性反流性腎病最常見的症狀。排尿和憋尿時膀胱內的壓力增高會導致尿液反流至腎臟引起腎臟損害,從而引發腰痛的症狀。
  • 排尿不盡:患者常在排尿不久後,又可排出大量尿液。這是由於排尿膀胱壓力增高,尿液反流至輸尿管和腎臟導致的。
  • 遺尿:部分患者會出現夜間尿床的現象。
  • 發熱:患者併發尿路感染的概率很大,此時會有體溫升高的表現。
  • 血壓升高、血尿:隨著疾病的進展,患者腎損害已累及腎小球,此時會使患者出現高血壓、尿液變紅的症狀。

慢性反流性腎病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隨著慢性反流性腎病的進展,可能會出現尿路感染、高血壓、慢性腎功能不全甚至尿毒症等併發症,嚴重影響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最終還可危及患者生命。

常見併發症包括:

  • 尿路感染
  • 高血壓
  • 慢性腎功能不全
  • 尿毒症

控制尿路感染、高危患者長期低劑量預防使用抗生素能有效預防慢性反流性腎病。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針對可變的因素:

  • 控制感染:如出現尿頻、尿急、排尿不適等症狀時可能併發了尿路感染,及時控制感染能減少慢性反流性腎病的發生。
  • 注意安全:日常生活中遵守交通規則,儘量避免外傷的發生。

針對不可變的因素:

  • 預防性使用抗生素:有文獻報道,長期低劑量預防性使用抗生素能夠有效預防高危患者發病。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