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結核病: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全身各個臟器均可受累,以肺結核最常見。

  • 全球兒童結核病約佔病例總數的 10%~11%,多發生在結核病高負擔國家。2014 年,全球共報告 35.9 萬例兒童結核病(0~14 歲),佔登記報告結核病病例的 6.5%。2000 年第四次全國結核病流行病學抽樣調查結果顯示,0~14 歲兒童結核菌感染率為 9.2%,兒童活動性肺結核患病率為 91.8/10 萬;2014 年,全國 0~14 歲兒童肺結核患者 6695 例,發病率為 2.97/10 萬,與 2000 年相比呈現明顯下降趨勢;但國際防癆與肺部疾病聯合會在 2014 年估算我國現有兒童結核病患者約 26 萬例, 但是每年報告登記只有 5000~8000 例,因此我國兒童結核病防治仍然面臨巨大挑戰。
  • 結核桿菌又稱結核分枝桿菌、抗酸桿菌,一般分 4 種類型:人型、牛型、鳥型和鼠型,對人類致病的主要為人型和牛型,其中人型是人類結核病的主要病原體。
  • 開放性肺結核患者是主要傳染源,呼吸道為主要傳染途徑,小兒吸入帶結核菌的飛沫或塵埃後即可引起感染,形成肺部原發病灶,少數可經消化道傳播。生活條件落後、自身免疫力弱的人群容易被傳染。
  • 肺結核病包括原發性肺結核、血行散播型肺結核、繼發性肺結核,其中以原發性肺結核最為多見。肺外結核病包括結核性腦膜炎、淋巴結結核、泌尿繫結核、骨和關節結核等。
  • 結核感染輕者可無明顯症狀,重者可有結核中毒症狀:長期低熱、盜汗、乏力、食慾減退、消瘦等。
  • 結核菌素試驗、γ-干擾素釋放試驗、痰液塗片和培養、X 線胸片或胸部 CT 等可以明確診斷;淋巴結活檢可評估有無肺外結核。
  • 最主要的治療方法為抗結核化學藥物治療,常用藥物包括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醯胺、鏈黴素、乙胺丁醇等,聯合並按療程用藥是治療的關鍵; 20 世紀 90 年代後耐多藥結核病(MDR-TBM,指對異煙肼、利福平二藥耐藥)成為治療難點。
  • 可影響患兒生長髮育。絕大多數經過治療可痊癒,預後良好。如不早期、合理、規範治療,就會難以治癒,引起結核菌耐藥,嚴重可危及生命。
  • 保持良好的生活環境,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加強鍛鍊,增強自身免疫力,避免接觸結核患者,可有效減少結核感染的發生。

兒童接觸結核病患者後,如果出現相應症狀,應及時去醫院就診。如果出現下述更嚴重的症狀,應立即急診就診或撥打 120。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出現以下情況時,應及時就醫:

  • 接觸結核病患者、特別是開放性肺結核病患者候,如果兒童出現長時間低熱、盜汗、乏力、食慾減退、消瘦等症狀,且咳嗽、咳痰按照普通感染治療無效時,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 確診結核或尚未診斷結核但有盜汗、消瘦等症狀的兒童,如果出現咯血、胸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時,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就診科室

  • 兒童感染科或設有兒童結核科的傳染病專科醫院。

醫生如何診斷小兒結核病?

問診

醫生首先會詢問患兒的一般情況,包括既往健康狀況,有無接觸結核患者,卡介苗接種情況,以及有無長期低熱、輕咳、盜汗、乏力、食慾減退、消瘦等表現。

檢查

可能需要以下相關檢查:

  • X 線胸片檢查:胸片是檢查小兒結核病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除正前位胸片外,同時應拍側位片,可檢出結核病灶的範圍、性質、型別、活動或進展情況。
  • 結核桿菌檢查:從痰、胃液(嬰幼兒可抽取空腹胃液)、腦脊液、漿膜腔液中查詢結核桿菌,是重要的確診手段。
  • 結核菌素試驗:小兒感染結核 4~8 周後,機體對結核蛋白產生反應,此時如做結核菌素試驗,區域性可產生反應,幫助醫生做出診斷。

醫生可能詢問兒童/家長哪些問題?

  • 孩子有沒有長時間低熱?
  • 孩子是否經常感冒發熱?
  • 孩子平時飲食好不好?有沒有體重不增的情況?
  • 孩子會不會經常盜汗?
  • 孩子平時是不是經常感覺沒有力氣?
  • 生活環境怎麼樣?家裡有沒有結核患者?

患兒家長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是什麼原因導致小兒結核病?
  • 會影響孩子的生長髮育嗎?
  • 需要做哪些檢查可以確診?
  • 一般需要採用什麼方法治療?
  • 需要治療多長時間?
  • 能治癒嗎?會復發嗎?
  • 治療期間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 會留下後遺症嗎?

兒童的居住和生活條件應保持空氣流通,同時應注意增強身體免疫力。

具體措施包括:

  • 居住環境應陽光充足,空氣流通。
  • 家長應督促孩子加強體育鍛煉,增強自身免疫力。

治療原則是早期治療,適宜劑量,聯合、規律用藥,堅持全程,分段治療。由於小兒結核病是結核分枝桿菌感染所致,所以需完全殺滅結核分枝桿菌,同時避免肺外結核。

抗結核治療

殺菌藥物

  • 全殺菌藥:如異煙肼和利福平。對細胞內外處於生長繁殖期的細菌及乾酪病灶內代謝緩慢的細菌均有殺滅作用,且在酸性和鹼性環境中均能發揮作用;
  • 半殺菌藥:如鏈黴素和吡嗪醯胺。鏈黴素能殺滅在鹼性環境中生長、分裂、繁殖活躍的細胞外的結核菌;吡嗪醯胺能殺滅在酸性環境中細胞內結核菌及乾酪病灶內代謝緩慢的結核菌。
  • 抑菌藥物:常用的有乙胺丁醇及乙硫異煙胺。
小兒抗結核藥物
藥物劑量(kg/d)給藥途徑主要副作用
異煙肼10 mg(不大於 300 mg/d)口服、靜滴肝毒性、末梢神經炎、過敏、皮疹和發熱
利福平10 mg(不大於 450 mg/d)口服肝毒性、噁心、嘔吐和流感樣症狀
鏈黴素20~30 mg(不大於 0.75 g/d)肌內注射腦神經損害、腎毒性、過敏、皮疹和發熱
吡嗪醯胺20~30 mg(不大於 0.75 g/d)口服肝毒性、高尿酸血癥、關節痛、過敏和發熱
乙胺丁醇15~25 mg口服皮疹、視神經炎
乙硫異煙胺10~15 mg口服胃腸道反應、肝毒性、末梢神經炎、過敏、皮疹、發熱
丙硫異煙胺
卡那黴素15~20 mg肌內注射腎毒性、腦神經損害

小兒結核病的發展及轉歸

如果治療不及時或用藥不合理,會累及全身多個器官系統,嚴重時可發生生命危險;但經規範的藥物治療後,基本可痊癒。

結核病由結核桿菌引起,人體感染結核桿菌後逐漸累及全身多器官系統,引起全身結核中毒症狀,導致器官功能障礙。

結核病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引起的。大多數經呼吸道傳播,少數經消化道傳染,經面板或胎盤傳染者少見。開放性肺結核患者是主要傳染源。

當結核桿菌進入人體後,機體在產生免疫力的同時,也產生變態反應,巨噬細胞和 T 細胞聯合消滅結核桿菌,當機體免疫不足以殺滅結核桿菌時,結核桿菌就可擴散到淋巴結。變態反應是由 T 細胞介導的遲髮型變態反應,破壞結核桿菌區域性的生長環境,形成乾酪樣壞死、空洞。另外一些未被全部消滅的結核桿菌,通過血液散播潛伏在全身各個器官系統,當機體免疫力下降時,結核桿菌再次活動,可發生各種肺外結核。

哪些人容易患結核病?

  • 生活貧困、居住擁擠、營養不良、社會經濟落後等是結核病高發因素。
  • 患急性傳染病,如麻疹、水痘、風疹、百日咳等人群。
  • 機體免疫力低下,體質極度虛弱者,如重度營養不良、重度脫水、重度水腫等。
  • 應用糖皮質激素或其他免疫抑制劑治療時易患結核病。
  • 原發性或繼發性免疫缺陷病患者。
  • 新生兒對結核菌非常易感。

兒童主要表現為低熱和結核中毒症狀,呼吸系統症狀一般不明顯。如出現咳嗽、多痰、咯血或呼吸困難等,一般是病情嚴重的表現。

小兒結核病有哪些症狀?

常見症狀包括:

  • 長期不規則低熱。
  • 盜汗。
  • 乏力。
  • 食慾減退。
  • 消瘦。
  • 咳嗽、咳痰。

不同型別的小兒結核,症狀也有差異:

  • 肺結核病:包括原發型肺結核、血行散播型肺結核、繼發性肺結核,病變累及肺部,可出現咳嗽、咳痰、咯血、呼吸困難等症狀。
  • 結核性腦膜炎:可出現頭疼、嘔吐、抽搐、昏迷等症狀。
  • 腹腔結核病:常出現噁心、嘔吐、腹痛等症狀。
  • 泌尿生殖繫結核病: 可以是全身結核的一部分,也可以作為一個主要臨床病型存在,可出現尿頻、尿急、尿痛、血尿等症狀。
  • 骨和關節結核:小兒骨結核的發病率曾明顯減少,但近年來隨著結核病的回潮,骨、關節結核病例也有增多趨勢,可以出現病變部位疼痛、腫脹、關節功能障礙等症狀。

卡介苗接種是預防小兒結核病的有效措施。

目前我國計劃免疫要求在全國城鄉普及新生兒卡介苗接種,家長應帶孩子及時接種疫苗。同時全家應儘量避免接觸肺結核患者。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