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先天性弓形體感染:症狀、病因及如何治療

  • 是指孕婦在妊娠期受到顯性或隱性弓形體感染後,通過胎盤感染胎兒,直接影響胎兒發育。這是先天性感染中最嚴重的疾病,可導致胎兒畸形、早產等。弓形蟲廣泛分佈於世界各地,是人畜共患的寄生蟲病。
  • 在美國新生兒先天性弓形體感染率約為 7.5/10 萬~75 /10 萬嬰兒,其中有小於 1% 患兒存在嚴重後遺症。我國人群感染率為 1.87%~38.42%,孕婦感染率在 3.6%~15%,其胎兒的感染率可達 34%~40%,胎齡在 2~6 月的胎兒是感染最危險期。
  • 本病為傳染性疾病,主要是母親感染後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孕婦喜吃生肉、與貓狗等動物密切接觸、輸血等均是危險因素。
  • 分為先天(即子宮內感染)和後天感染(出生後感染)兩類。
  • 主要有全身中毒症狀、中樞神經系統及眼部症狀等。全身中毒症狀可表現為發育不良(體重輕、面板鬆弛)、體溫增高、面板黏膜蒼白、黃疸(鞏膜黃染)、嘔吐、發紺(肢體及嘴脣發紫)、全身散在出血點及皮疹等;中樞神經系統症狀可表現為前囟隆起、身體抽搐、角弓反張(指頸項、背部高度強直,使身體仰曲如弓狀)、昏迷等;眼部症狀可表現為玻璃體混濁、眼睛不能轉動、流淚、眼球變小等。
  • 治療首選乙胺嘧啶和磺胺嘧啶聯合治療。難點和關鍵都在於預防器官畸形和嚴重併發症發生,降低患兒死亡率。
  • 該病可導致患兒智力發育不全、聽力及視力障礙等,影響患兒生長髮育,正常學習生活。嚴重感染可導致患兒死亡。
  • 該病重在預防。一旦確診,及時足療程治療,定期隨診複查,降低疾病對患兒的損害。

哪些情況需要及時就醫?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及時就醫:

  • 孕婦已感染弓形體生產的新生兒。
  • 體溫升高、嘔吐、四肢及嘴脣發紫、水腫、面板出現廣發性出血點或斑丘疹、黃疸(面板鞏膜黃染)。
  • 出現囟門膨隆、小頭、眼睛後向下退縮(呈落日徵)。
  • 患兒精神煩躁、易激惹、尖叫等。
  • 眼睛玻璃體混濁、眼睛不能轉動、經常性流淚、眼球變小等。

如出現以下情況應立即就醫或撥打 120:

  • 身體抽搐、角弓反張、或四肢癱軟及肌張力低下。
  • 昏迷。

建議就診科室

  • 新生兒科
  • 急診科

醫生如何診斷新生兒先天性弓形體感染?

醫師常根據新生兒畸形(如小眼),新生兒期出現全身中毒症狀、神經系統及眼部症狀,再結合病史資料如母親感染史、孕產史(如早產、流產史)、進食未熟的肉等,或者與貓狗等寵物親密接觸史,常可考慮本病。再通過進一步病原學檢查、免疫學檢查、組織病理檢查等手段明確診斷。

具體介紹相關檢查:

  • 體格檢查:目的是評估患兒一般情況,如四肢肌肉張力、檢視是否有黃疸及範圍。
  • 病原學檢查:通過取患兒血液、腦脊液、尿液、吸出的痰液、母親羊水等,在其中發現弓形體,即可確診。常用方法有直接塗片或沉澱塗片、分離弓形體、脫氧核糖核酸雜交及聚合酶鏈式反應(PCR)技術等。
  • 免疫學檢查:通過檢測患兒血清弓形體抗體(IgM 和 IgG)水平來發現感染徵象。此方法簡便、敏感性和特異性較高,常作為早期急性期特異性診斷方法。
  • 組織病理檢查:通過取抽取患兒骨髓、淋巴穿刺液、淋巴結活檢等,在其中可發現滋養體和假包囊,常作為確診的必要檢查。
  • 動物接種試驗:通過把待檢材料接種於小鼠腹腔、雞胚卵黃囊或猴腎細胞組織,然後分離弓形蟲,若陽性,可確診。
  • 腦脊液檢查:目的是檢視是否有腦部受累情況。可發現腦脊液呈黃色,其中淋巴細胞和蛋白可增加。
  • 腹部 B 超檢查:用於發現肝脾腫大,以及腹腔器官是否存在畸形。
  • 胸部 X 線檢查:作用是發現肺部有無感染、心臟大小、以及是否有其他肺部病變等。
  • 眼底檢查:通過此項檢查可明確視盤直徑大小,發現中央部有增生組織常呈灰白色,或伴視網膜下滲出及出血等。

醫生可能詢問患者哪些問題?

  • 母親孕產史如何?有無感染史?
  • 家中是否養有貓、狗等寵物?或與其有親密接觸等?
  • 母親是否常吃生肉、水產食物等?
  • 出現症狀有多久了?
  • 症狀有無進行性加重?
  • 曾到別的醫院就診了嗎?做過何種檢查,診療情況?

患者可以諮詢醫生哪些問題?

  • 病因是什麼?
  • 需要做哪些檢查?
  • 病情嚴重嗎?會危及生命嗎?
  • 需要治療嗎?如何治療?
  • 治療效果如何?有無嚴重併發症?
  • 會影響患兒生長髮育嗎?

出生後第 1 年內及時治療,定期檢查,降低疾病危害。

具體日常注意事項如下:

  • 在家用藥注意事項:須按醫囑用藥,不能隨意更換藥物種類、劑量;需要自行購藥者,勿自行購買和使用醫囑以外的其他藥物;長期服藥常需要適當補充葉酸。密切觀察患兒症狀變化,如出現身體抽搐、身體癱軟甚至昏迷等,及時就診或告知醫師。
  • 複查:定期到醫院複查,開始每月 1 次,1 年後可半年複查 1 次,直至完全治癒;主要複查血常規、肝功能、腹部超聲以及對小兒進行生長髮育評估檢查等。
  • 飲食:儘量母乳餵養,實時增添輔食(一般月齡 6 月後開始增加),多晒太陽,增強患兒抵抗能力。少到人群密集地方去,防止交叉感染。
  • 其他:
    • 常開窗通風,保持適宜溫度或溼度(保持室溫在 24 攝氏度左右,溼度在 70% 左右),注意新生兒保暖,防止繼發感染。勤洗澡,勤換衣服,保持身體清潔。
    • 患兒尿布、大便等排洩物要消毒處理,防止傳染給其他人。
    • 不接觸貓狗等動物,所喝奶粉要用高溫消毒過的溫水沖泡。

對於已經確診弓形體感染的患兒,無論有無症狀,均應給予治療。目前首選乙胺嘧啶和磺胺嘧啶聯合用藥治療。

藥物治療

  • 乙胺嘧啶和磺胺嘧啶聯合用藥:作用是使蟲體核酸合成障礙而抑制其繁殖生長;但乙胺嘧啶有骨髓抑制作用,故還需加用葉酸。
  • 葉酸:是人體利用葡萄糖和氨基酸的必要物質,是機體細胞生長和繁殖所必需,在核酸、氨基酸、蛋白質中有重要作用。能促進紅細胞成熟、血小板發育等。
  • 克林黴素(氯林可黴素):其能滲入眼組織中,抑制和殺死弓形蟲有較好效果。但是副作用也多,如白細胞減少、轉氨酶升高、繼發其他感染等。
  • 螺旋黴素:可通過抑制弓形體核糖核酸,使的弓形體蛋白合成障礙,從而達到抗蟲體的作用,能有效抑制弓形體經胎盤傳播。目前已廣泛用於妊娠期弓形體病的治療。

疾病發展和轉歸

  • 若不接受正規治療,常因為各種併發症,如智力發育不全、聽力及視力障礙、腦癱等,影響患兒生長髮育,導致患兒殘疾;部分還可由於嚴重繼發感染或併發症,導致患兒死亡。
  • 經過正規治療後,大部分患兒常可治癒,無其他嚴重併發症。但是眼部弓形蟲病常反覆反應,但超過 90% 患兒均視力均可恢復正常。

主要為母親感染後通過胎盤傳染給新生兒。

新生兒先天性弓形體感染的常見原因有哪些?

主要病因是孕期婦女感染弓形體後,通過胎盤感染胎兒。

哪些人容易患新生兒先天性弓形體感染?

  • 家中養有貓、狗等寵物:新生兒或孕婦與已感染弓形蟲的貓、狗等動物接觸,或者面板(手、臉)被舔、抓傷、咬傷等;
  • 輸血:輸入血液中含有弓形體;
  • 喝未經消毒的奶:新生兒吃了被弓形體汙染的牛奶,即經口傳播;
  • 母親已感染弓形體:孕期婦女經常吃生冷食品,包括蔬菜、水果、生肉、未消毒的奶、水產食物等,感染弓形體後經胎盤傳染給胎兒,即經胎盤傳染。

主要有全身感染中毒性症狀、中樞神經系統及眼部病變等症狀。

新生兒先天性弓形體感染的常見症狀有哪些?

新生兒先天性弓形體感染的常見症狀包括:

  • 大多數患兒出生時可無臨床症狀,約佔 80% 左右。
  • 全身中毒性症狀:表現為體溫升高、嘔吐、四肢及嘴脣發紫、水腫、面板出現廣發性出血點或斑丘疹(在丘疹周圍合併皮膚髮紅的底盤)、黃疸(面板、鞏膜黃染)。
  • 中樞神經系病變的主要表現有:
    • 腦積水錶現:其囟門鼓起、眼睛後向下退縮(呈落日徵),精神煩躁、易激惹、煩躁哭鬧不易安撫等。
    • 腦膜腦炎表現:身體抽搐、角弓反張,或四肢癱軟及肌張力低下(指頸項、背部高度強直,使身體仰曲如弓狀),甚至昏迷等。
  • 眼部症狀:可表現為玻璃體混濁(眼球不清亮)、眼睛不能轉動、經常性流淚、眼球變小及失明等。

新生兒先天性弓形體感染可能會引起哪些併發症?

常見併發症包括:

  • 腦積水;
  • 腦內鈣化;
  • 先天性心臟病;
  • 面容異常:五官發育畸形;
  • 失聰、失明;
  • 智力障礙;
  • 腦癱;
  • 癲癇;
  • 發育遲緩;
  • 脈絡膜視網膜炎。

具體預防方法如下:

  • 提高對弓形體病的認識,思想上高度重視。
  • 搞好環境衛生,加強禽畜糞便管理,防止水源汙染。
  • 避免與貓、狗等動物親密接觸,或者不飼養寵物。
  • 所喝奶粉需用煮沸放涼的溫水沖泡。
  • 對育齡婦女及孕婦應進行弓形體抗體的血清學檢查。
  • 若懷孕早期發現弓形體感染應終止妊娠,懷孕中晚期應積極進行預防性治療。
  • 吃肉類應徹底煮熟。
  • 不喝生水,要喝開水。
  • 不吃生的水產食物。
  • 所吃蔬菜水果要洗淨。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