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胃癌的治療

殘胃癌亦稱胃手術後胃癌。因其既可發生於胃大部切除後的殘胃內,亦可發生於單純胃腸吻合,單純穿孔修補或迷走神經切斷後的全胃內。一般認為應限於胃非癌瘤性病變手術後發生的胃癌,若因惡性病變而作手術者則應指手術後20年以上發生的胃癌。

殘胃癌佔胃癌的0.4%~5.5%。

一般認為,胃手術後15年內,殘胃癌的發生率較一般人群的胃癌為低,而術後15年以上,發生率逐漸增高,至術後20年以上,其發生率則較一般人群高出6~7倍。

因此,過去認為早期胃切除可以防止消化性胃潰瘍惡變的觀點,現已被否定。

胃與十二指腸手術切除後殘胃癌的發生率兩者大致相仿。

殘胃癌的發生率與首次手術方式有關。

胃次全切除術後作畢氏ⅱ式和單純胃空腸吻合術者比畢氏ⅰ式者更易發生殘胃癌。

殘胃癌的好發部位是吻合口,但亦可瀰漫發生於整個殘胃。

由於手術改變了胃的正常解剖和生理功能,x線鋇餐造影常可遺漏較小的病灶,故確診率為50%左右。

胃鏡檢查並作可疑部位的粘膜活檢,是診斷本病的主要方法,其確診率在90%以上。

一旦確診即應手術探查,儘可能爭取作根治術。

胃大部切除或迷走神經切斷後,胃呈低酸或無酸狀態,加以胃泌素分泌下降使保護性粘液減少,胃粘膜逐步萎縮。

而胃手術後的膽汁、胰液和腸液的反流更損害胃粘膜,形成慢性萎縮性胃炎、腸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乃是殘胃癌發生的重要原因。

胃手術後胃酸減少,有利於細菌在胃內的生長繁殖。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