瞼外翻矯正術 - 醫療美容

睑外翻是指睑缘离开眼球,向外翻转,睑结膜不同程度暴露在外,常合并睑裂闭合不全。如果不治疗,可导致暴露性角膜炎、角膜瘢痕、溃疡甚至穿孔。睑外翻矫正术是通过手术的方式来纠正睑外翻的情况,以此来改善患者的症状以及使面部更加美观。手术成功后其效果一般可长期维持。

  • 标题:睑外翻矫正术
  • 常用名:眼睑外翻矫正
  • 科室分类:眼科、整形外科、医疗美容科
  • 解剖部位:头部-眼部
  • 麻醉方式:局部麻醉/全身麻醉
  • 体位:仰卧位
  • 操作方式:开刀手术
  • 疼痛感:轻度疼痛
  • 手术时长:0.5~2小时
  • 治疗周期:单次治疗
  • 效果持续:一般可长期维持
  • 参考价格:4000~10000元
  • 恢复时间:恢复时间因人而异
  • 相关疾病:睑外翻。

適用人群

1、因疤痕、瞼緣鬆弛、老年性眼輪匝肌鬆弛等原因所致瞼緣外翻伴溢淚。2、瞼緣外翻明顯影響美觀。3、瞼緣外翻所致眼乾不適。

禁忌人群

1、患有嚴重心、肝、腎、腦等臟器疾病者。2、患有嚴重的出血性疾病者。3、精神不正常或有心理障礙,對手術期望值過高,抱有不切實際要求者。4、瘢痕體質、過敏體質者最好不做。5、面神經癱瘓者。6、青光眼等嚴重眼病患者。7、內眼或外眼,眼周有急、慢性感染疾患,應先治癒後再行手術。8、婦女懷孕、月經期間應避免手術。9、本人心理準備不充分者也不應急於手術。

技術/手術風險

1、區域性不平或硬結形成手術創傷可造成區域性不平及硬結的形成。出現此情況,請及時到醫院複診。2、出血或血腫操作粗暴或術後包紮加壓不當可造成出血或血腫。若術後出血或血腫嚴重,需要到醫院緊急處理。3、感染感染的原因包括術前區域性消毒不徹底或存在感染灶,術中沒有執行無菌操作,術後即刻化妝或沾水等。表現為區域性紅腫熱痛甚至流膿,一旦發生感染,及時到醫院複診。4、眼瞼面板缺血、壞死手術造成真皮下血管網的破壞而致面板缺血、壞死。一旦發生則需積極換藥,待癒合後進行二期修復。

效果說明

維持時間:理論上來講,瞼外翻矯正術的效果可以長期維持。影響因素:受個人體質、操作規範、術後護理等因素影響,不同患者術後的效果及維持時間會有差異。時間變化:瞼外翻經手術治療後,一旦成功通常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發生大的變化。但若因外傷等特殊因素導致術後效果異常者,請及時到專業的醫療機構進行諮詢治療。

術後護理

1、嚴重腫脹期(術後當天~3天)輕度腫脹,輕微疼痛,次日換藥。處理方式包括:術後72小時內可冰敷,冰敷15~20分鐘,一般不超過30分鐘,以免凍傷面板,3~4小時冰敷一次,不要用手去觸控傷口,避免感染;遵醫囑口服抗生素以防感染;不要用手去觸控傷口,有滲出液可用無菌棉籤擦拭。2、快速消腫期(術後4天~6天)此期眼部消腫迅速,面板淤青基本吸收,傷口處發癢癒合症狀。處理方式包括:保持手術部位傷口清潔乾燥,拆線前不能沾水;每天早晚各一次,在傷口部位消毒;手術一週以後溫敷和冰敷一起進行有助於恢復。3、7天拆線日(術後7天)遵醫囑到院拆線。處理方式包括:保持傷口清潔,防止感染;拆線後24小時內,傷口不能沾水;不可用力揉搓傷口,可塗抹祛疤軟膏,淡化疤痕;注意飲食清淡,禁食辛辣刺激性食物。4、組織恢復期(術後8天~30天)逐漸恢復,可看出效果,但不是最終效果,形態有待恢復。處理方式包括:2周內最好不要看電視、報紙,臥床休息時最好半臥位,避免眼睛過度疲勞或頭部位置過低而加重傷口腫脹;手術1個月之內,儘量戴眼鏡、墨鏡進行保護。5、效果穩定期(術後31天~90天)效果明顯,3個月基本穩定。處理方式包括:堅持抹祛疤藥,耐心等待疤痕消除;避免強力推壓碰撞;若有任何不適請及時到醫院複診。

術前注意

1、患者應與醫生作全面深入的術前交談,瞭解手術的具體步驟、痛苦程度、恢復的快慢、可能達到的效果、可能存在的風險。2、配合醫生進行檢查,如血常規、肝腎功能、出/凝血時間等,排除手術禁忌。3、如有結膜炎、瞼緣炎、嚴重沙眼者,須治癒後方可手術。眼瞼及眼周有感染病灶,如毛囊炎、癤腫等也應暫緩手術。4、術前如有其他病史或正在服用藥品等相關情況,請詳細告知醫師。5、術前7~10天停服類固醇激素和阿司匹林等抗凝藥物。6、術前1周禁菸酒。7、患者提前一日洗澡,手術當天不要化妝。8、避開生理期,妊娠前三月和後三月暫緩手術。

相關醫學知識

瞼外翻是眼瞼邊緣向外翻轉,致眼瞼與眼球不能密切接觸,瞼裂閉合不全。瞼結膜因外翻後長期暴露而易發生慢性結膜炎,導致分泌物增多,結合膜乾燥、肥厚並充血。上瞼外翻,由於角膜暴露易併發角膜炎和角膜外傷,使視力下降,甚至失明。下瞼外翻,因淚點不能與眼球緊貼,致發生溢淚。即使是輕度的瞼外翻,功能損害不重,也可因外觀不美而需要矯正。瞼外翻按其發生原因可分為瘢痕性、麻痺性、老年性、痙攣性以及先天性。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