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應對孩子性疑問的好方法

孩子對任何事情都很好奇,對性自然也好奇,因此不少家長總是被孩子問到性問題,為了孩子的身心健康要用對方法才行,具體請往下看。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而且孩子對性的問題,沒有其他的途徑瞭解,就需要父母關心,解惑,父母應該客觀地對孩子是說一些關於性方面的知識,一定要科學,不要一味的打壓,壓抑孩子,也不要說謊,對孩子的謊言是對孩子最大的傷害,要學會簡單的介紹。那麼家長該如何面對孩子的性疑問呢?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供大家參考。

家長該如何面對孩子的性疑問?

1、不上綱,不上線。

孩子所提的性問題、所做的性行為,都不要把它上升到道德層面。如果上綱上線,就會做出打罵、羞辱孩子的行為,給孩子帶來恐懼、焦慮,加深罪惡感,影響他對性的正確認識,甚至形成性心理障礙。

2、不急躁,不粗暴。

家長該如何面對孩子的性疑問,面對孩子的性行為,家長要冷靜下來,理性看待,尋找對策,不要情急之下做出打罵行為。如果當時不能機智地想到對策,除了危險的行為(比如男孩要脫掉女孩的褲子玩性遊戲)需要及時制止外,一般情況下可以輕度處理:打岔、轉移話題或視而不見,保護孩子的自尊心,事後再思尋對策。

3、不搪塞,不欺騙。

如果孩子向你提出不好回答的性問題,比如“我是從哪裡來的?”“爸爸趴在媽媽身上幹什麼?”等,也不要拿不科學、不正確的話來搪塞或欺騙孩子,可用孩子的年齡段能聽懂的通俗語言簡單地講解。如果實在答不上來,則要如實地告訴孩子:“這個問題媽媽一時也答不上來,我回家後翻翻書,找到答案了再告訴你好嗎?”

4、不迴避,不謾罵。

家長不應該對孩子的性提問進行迴避,一個性科學研究發現,每個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即可在父母的指導下掌握區分性別,儘管他並不明白何以要區別彼此,但對異性產生的某種程度的迴避和距離感已成潛意識。當孩子向你提問任何與性相關的問題時,往往也是下了很大決心的,這個時候你千萬不要一口回絕。以免對起其以後的發展造成障礙。

5、多學習,多瞭解。

家長自身儘可能多掌握一些性科學知識是回答孩子性提問的一個關鍵保障。雖然不可能每個家長都成為這方面的專家,但儘可能多涉獵一些這方面的知識非常必要。不要因為你不懂就想逃避,要知道性教育引導對孩子的健康成長舉足輕重,所以你多付出一些,孩子也就多獲得一些。

6、不擔心,不放鬆。

多數家長都有這樣的體會,孩子的問題超過了他的年齡,講得多了會不會產生副作用?其實,孩子的智力發展是有層層步驟的,每一個年齡段所提出的問題都有差異,一旦瞭解,孩子絕不會像科學家那個追根溯源。當然,家長也預先做些示警工作。

7、多引導,多觀察。

家長要引導孩子識別"真假"。現在各種媒體良莠不齊,其中一些對性行為的描述往往背離了科學的宗旨,代之以單純的感官刺激,當孩子難以避免地接觸到這些東西時,不要簡單地呵斥,而應該把這些描述中反映出的誇張、虛假等非科學的內容予以剖析,讓孩子懂得什麼是真正的科學和健康。

家長孩子之間的溝通是孩子成長的關鍵,所以孩子的教育不僅要靠學校,還要靠家庭的教育。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成長,三觀的樹立,心理的認識也是非常重要的,家長該如何面對孩子的性疑問,這就需要父母瞭解性知識,並且能客觀公正的讓孩子瞭解,讓孩子成為一個心理上更加成熟的人。

如何引導孩子們認清性愛?

1、學齡前時期

這一時期的兒童對身體很感興趣,他們已注意到男女之間的不同點。因此教育孩子的要點在於儘可能地滿足他們自然流露出的好奇心。例如孩子會問:“我是從哪來的?”對此,你不妨回答:“你是媽媽身體中的一個特殊部位生長起來的,所有的孩子都是這樣。”孩子對如何進出母親的身體,一般不會感興趣。所以也不必講述這方面的問題。

2、小學學齡期

這個年齡的孩子,“陰部”常常成為他們竊笑的原因,父母也常被孩子提出的有關性的問題所震驚。最好的辦法是給孩子看一些合適的書籍,同時可利用日常遇到的情況,如看到孕婦時,可以告訴孩子:“這位阿姨要生小寶寶了,在你出生前媽媽也是這樣。”

3、少年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極易受同齡人的影響,並開始對異性充滿好奇心。因此,這時候要讓他們對生理的變化有思想準備。女孩子應知道月經,男孩應知道遺精等。針對孩子開始注意異性的問題,幫助孩子瞭解什麼樣的女性是美麗和可愛的,什麼的男性才是真正的男子漢。

4、青春期

這個時期的孩子在生理方面已長大成人,對性知識既渴望又畏懼,想知道而不敢問。因此,這時期的孩子尤其需要父母的關注,應使他們瞭解人體生理學的有關知識。同時應教育他們對戀愛、婚姻等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青春期是一個對性很敏感的時期,隨著身體的發育、生殖器官的發育成熟,孩子開始有了朦朧的性意識。由於她們還不夠成熟,對性的認識還很淺顯和偏面。她們即渴望瞭解性知識,又擔心自己想了解性知識的想法是壞念頭,這種矛盾的心理使得孩子對性問題格外敏感。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