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朮 - 中藥材

苍术,中药名。为菊科苍术属植物茅苍术Atractylodes lancea(Thunb.)DC.或北苍术Atractylodes chinensis(DC.)Koidz.的干燥根茎。具有燥湿健脾,祛风散寒的功效。主治湿阻中焦证,风湿痹证,风寒挟湿表证,夜盲症及眼目昏涩。

功效作用

功能

燥溼健脾,祛風散寒。

主治

1、溼阻中焦證:本品苦溫燥溼以祛溼濁,辛香健脾以和脾胃。對溼阻中焦,脾失健運而致脘腹脹悶,嘔惡食少,吐瀉乏力,舌苔白膩等症,最為適宜。

2、風溼痺證:本品辛散苦燥,長於祛溼,故痺證溼勝者尤宜。

3、風寒挾溼表證:本品辛香燥烈,能開肌腠而發汗,祛肌表之風寒表邪,又因其長於勝溼,故以風寒表證挾溼者最為適宜。

4、本品尚能明目,用於夜盲症及眼目昏澀。

5、西醫診為慢性胃腸炎屬於溼阻中焦者,胃腸神經官能症及胃腸型感冒,急性胃腸炎屬於暑溼表證者,腸傷寒屬於溼溫初起者,維生素A缺乏引起的夜盲症及角膜軟化症者。

用法用量

內服:煎服,5-10g。

禁忌

飲食禁忌:忌雀肉、青魚、桃、李、白菜、芫荽、大蒜。

注意事項

陰虛內熱,氣虛多汗者忌用。

化學成分

主要含揮發油,油中主含蒼朮醇(系β-桉油醇和茅術醇的混合結晶物)。其他尚含少量蒼朮酮、維生素A樣物質、維生素B及菊糖。

藥理作用

其揮發油有明顯的抗副交感神經介質乙醯膽鹼引起的腸痙攣;對交感神經介質腎上腺素引起的腸肌鬆弛,蒼朮製劑能促進腎上腺抑制作用的振幅恢復,蒼朮醇有促進胃腸運動作用,對胃平滑肌也有微弱收縮作用。蒼朮揮發油對中樞神經系統,小劑量是鎮靜作用,同時使脊髓反射亢進;大劑量則呈抑制作用。蒼朮煎劑有降血糖作用,同時具排鈉、排鉀作用;其維生素A樣物質可治療夜盲及角膜軟化症。

相關論述

1、《神農本草經》:“主風寒溼痺,死肌痙疸。作煎餌久服,輕身延年不飢。”

2、《名醫別錄》:“主頭痛,消痰水,逐皮間風水結腫,除心下急滿及霍亂吐下不止,暖胃消谷嗜食。”

臨床應用

臨床應用

1、治溼阻中焦,脾失健運而致脘腹脹悶,嘔惡食少,吐瀉乏力,舌苔白膩等症,常與厚朴、陳皮等配伍,如平胃散(《和劑局方》)。

2、治脾虛溼聚,水溼內停的痰飲或外溢的水腫,則同利水滲溼之茯苓、澤瀉、豬苓等同用,如胃苓湯(《證治準繩》)。

3、治溼熱或暑溼證,則可與清熱燥溼藥同用。

4、治痺證溼勝者,可與薏苡仁、獨活等祛風溼藥同用,如薏苡仁湯(《類證治裁》)。

5、治溼熱痺痛,可配石膏、知母等清熱瀉火藥,如白虎加蒼朮湯(《普濟本事方》)

6、治溼熱痿證,與黃柏、薏苡仁、牛膝配伍合用,即四妙散(《成方便讀》)。

7、治下部溼濁帶下、溼瘡、溼疹等,與龍膽、黃芩、梔子清熱燥溼藥同用。

8、治風寒表證挾溼者,常與羌活、白芷、防風等同用,如神術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

9、治夜盲症及眼目昏澀。可單用,或與羊肝、豬肝蒸煮同食。

相關配伍

1、蒼朮配羌活:蒼朮辛香燥烈,能開肌腠而發汗,祛肌表之風寒表邪,又長於勝溼;羌活善於升散發表,有較強的解表散寒,祛風勝溼之功。兩藥伍用,增強發表勝溼之功,故以風寒表證挾溼者最為適宜。

2、蒼朮配生石膏:蒼朮辛溫走竄,外能開肌腠以發汗,內能健脾胃以燥溼;生石膏辛甘大寒,既清且散,善清洩熱邪。兩藥合用,外能發汗祛溼以解表邪,內能清熱燥溼以除溼熱。適用於暑溫或溼溫所致的壯熱煩渴、身重溺赤等。

3、蒼朮配厚朴:蒼朮苦溫辛烈,功善燥溼健脾;厚朴苦溫辛散,功善燥溼除滿。兩藥伍用,可增強健脾燥溼,下氣除滿的功效。適用於溼滯中焦,脘腹脹滿等。

4、蒼朮配茯苓:蒼朮健脾燥溼;茯苓利水滲溼。二藥配伍,健脾利溼作用增強。適用於脾虛溼聚,水溼內停的痰飲或外溢的水腫。

5、蒼朮配香附:蒼朮辛香燥烈,長於升散,能健脾胃以燥溼,除穢濁以悅脾,解溼鬱以快氣;香附辛散苦降,長於降洩,能疏肝氣以解鬱結,寬胸膈以除滿脹。兩藥伍用升一降,行氣解鬱的功效顯著。適用於情志不遂,六鬱為患所致的胸脘痞滿、嘔吐吞酸、脅脹腹痛等。

6、蒼朮配地榆:蒼朮長乾燥溼健脾;地榆功善涼血止血。兩藥伍用,有燥溼、清熱止血之效。適用於大腸溼熱所致的痢疾、便血、痔瘡下血等。

7、蒼朮配白芥子:蒼朮燥溼健脾,祛風除溼;白芥子消痰散結,通絡止痛。兩藥伍用,善除肌表痰溼,通經絡止痛。適用於風溼痰鬱阻於經絡所致的關節疼痛、肢麻痿廢等。

8、蒼朮配黑芝麻:蒼朮明目;黑芝麻補益肝腎。兩藥伍用,有補肝腎明目的功效,適用於內外障、青盲、雀盲等。

鑑別用藥

1、蒼朮和麩炒蒼朮、制蒼朮、炒焦、蒼朮:現代常用的炮製品種有4種。蒼朮生品,溫燥而辛烈,燥溼,祛風,散寒力強。用於風溼痺痛,肌膚麻木不仁,腳膝疼痛,風寒感冒,肢體疼痛,溼溫發熱,肢節痠痛等。制蒼朮功同生品,但經米泔水浸泡後能緩和燥烈之性,降低辛烈溫燥的副作用,有和胃的功效。麩炒后辛性減弱,燥性得以緩和,氣變芳香,增強了健脾和胃的作用。用於脾胃不和,痰飲停滯,脘腹痞滿,青盲,雀目等焦蒼朮辛烈之性大減,以固腸止瀉為主。用於脾虛洩瀉,久痢,或婦女淋帶白濁等。中醫臨床認為蒼朮之“燥性”與蒼朮的揮發油有關。而泔水浸、麩炒、炒焦等炮製方法,都能使揮發油含量降低,起到“緩和燥性”的作用。

2、蒼朮與藿香:同屬芳香化溼藥,功能芳香化溼,解表。主治溼濁中阻,脘痞腹脹,嘔吐洩瀉等,也可用於表證、溼溫發熱等。但藿香味辛、性溫,歸脾、胃、肺經,芳香醒脾、化溼開胃之功甚佳,適用於溼濁內阻,脾失運化,胃失和降所致胸脘痞悶、胃呆不飢等;又善和中止嘔,溼邪嘔吐均可應用,妊娠嘔吐亦可取其理氣止嘔之功;又可發表解暑,適用於夏日形寒飲冷,外傷於寒,內傷暑溼所致暑溼表證。蒼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經,辛苦溫燥,芳香燥烈之性勝於藿香,長於燥溼健脾,適用於溼困中焦,脘痞腹脹,嘔吐洩瀉等;又可運脾利水消腫,故溼痰留飲,脾虛水腫等亦常用之。蒼朮氣味雄厚,芳香闢穢,能祛風除溼,故外感寒溼表證、風寒溼痺、下肢痿痺等適用;也可用於青盲、雀目等。

相關藥品

舒肝平胃丸、香砂平胃丸(顆粒)、御製平安丸。

相關方劑

完帶湯(《傅青主女科》)、越鞠丸(《丹溪心法》)、平胃散(《簡要濟眾方》)、不換金正氣散(《易簡方》)、柴平湯(《景嶽全書》)、二妙散(《丹溪心法》)、三妙丸(《醫學正傳》)。

藥膳食療

蒼朮豬肝粥:

1、功效:養肝明目,適用於兩眼昏花。

2、原材料:豬肝100克,蒼朮9克,小米150克。

3、做法:將蒼朮焙乾為末,將豬肝切成兩片相連,摻藥在內,用麻線扎定,與小米加水適量,放入砂鍋內煮熟即可。

4、用法:食肝飲粥,每日1次,連服1周。

加工炮製

採收加工

春、秋二季採挖,曬乾。切片,生用、麩炒或米泔水炒用。

炮製方法

1、蒼朮:取原藥材,除去雜質,洗淨,潤透,切厚片,乾燥,過篩。

2、制蒼朮:取淨蒼朮片,用米泔水浸泡片刻,取出,置鍋內,用文火炒幹,取出放涼。

3、炒蒼朮:取淨蒼朮片,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微黃色,取出放涼。

4、焦蒼朮:取淨蒼朮片,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褐色,取出放涼,篩去灰屑。

5、蒼朮炭:取淨蒼朮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表面黑褐色時,噴淋清水少許,炒幹取出晾透。

6、麩炒蒼朮:取麩皮撒入鍋內,炒至表面深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放涼。每蒼朮片100kg,用麩皮10kg。

7、土炒蒼朮:先將灶心土粉置熱鍋內炒松,倒入淨蒼朮片,用中火炒至聞到蒼朮固有香氣時,取出,篩去土粉,放涼。每蒼朮片100kg,用灶心土30kg。

8、鹽蒼朮:取淨蒼朮片,置鍋內,用武火炒至表面焦黑色,噴淋鹽水,炒幹,取出放涼。每蒼朮片100kg,用鹽5kg。

儲存方法

儲存方法

貯乾燥容器內,制蒼朮、炒蒼朮、焦蒼朮、麩炒蒼朮、土炒蒼朮、鹽蒼朮等均宜密閉,置陰涼乾燥處,防潮,防泛油;蒼朮炭散熱防復燃。

藥材鑑別

鑑別

1、本品粉末棕色。草酸鈣針晶細小,長5-30μm,不規則地充塞於薄壁細胞中。纖維大多成束,長梭形,直徑約至40μm,壁甚厚,木化。石細胞甚多,有時與木栓細胞連結,多角形、類圓形或類長方形,直徑20-80μm,壁極厚。菊糖多見,表面呈放射狀紋理。

2、取本品粉末0.8g,加甲醇10ml,超聲處理15分鐘,濾過,取濾液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蒼朮對照藥材0.8g,同法制成對照藥材溶液。再取蒼朮素對照品,加甲醇製成每1ml含0.2mg的溶液,作為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通則0502)試驗,吸取供試品溶液和對照藥材溶液各6μl、對照品溶液2μl,分別點於同一矽膠G薄層板上,以石油醚(60-90℃)-丙酮(9∶2)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乾,噴以10%硫酸乙醇溶液,加熱至斑點顯色清晰。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藥材色譜和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藥材性狀

1、茅蒼朮:根莖呈不規則結節狀或略呈連珠狀圓柱形,有的彎曲,通常不分枝,長3-10cm,直徑1-2cm。表面黃棕色至灰棕色,有細縱溝、皺紋及少數殘留鬚根,節處常有縊縮的淺橫凹溝,節間有圓形莖痕,往往於一端有殘留莖基,偶有莖痕,有的於表面析出白色絮狀結晶。質堅實,易折斷,斷面稍不平,類白色或黃白色,散有多數橙黃色或棕紅色油室(俗稱硃砂點),暴露稍久,可析出白色細針狀結晶。橫斷面於紫外光燈(254mm)下不顯藍色熒光。香氣濃郁,味微甘而苦、辛。

2、北蒼朮:根莖多呈疙瘩塊狀,有的呈結節狀圓柱形,常彎曲並具短分枝,長4-10cm,直徑0.7-4cm。表面黑棕色,外皮脫落者呈黃棕色。質輕、疏鬆;斷面帶纖維性,散有小的黃棕色油室,放置後不析出結晶。香氣較弱,味苦辛。

飲片性狀

1、蒼朮:為不規則的厚片,邊緣不整齊,切面黃白色或灰白色,散有多數橙黃色或棕紅色的油點(硃砂點),久置有白色毛狀結晶析出(習稱起霜)。周邊灰棕色或棕黑色,有皺紋和鬚根痕。質堅實,氣香特異,味微甘、辛、苦。

2、制蒼朮:形如蒼朮片,表面帶有黃色斑或顯土黃色。略有香氣。

3、炒蒼朮:形如蒼朮片,表面微黃色。

4、焦蒼朮:形如蒼朮片,表面焦褐色。

5、蒼朮炭:形如蒼朮片,表面黑褐色。

6、麩炒蒼朮:形如蒼朮片,表面深黃色,氣焦香。

7、土炒蒼朮:形如蒼朮片,表面土黃色。

8、鹽蒼朮:形如蒼朮片,外皮焦黑色,微有鹹味。

常見偽品

摻偽品:

穿龍薯蕷(穿山龍):為薯蕷科植物穿龍薯蕷DioscoreanipponicaMak的根莖。根莖呈類圓柱形,稍彎曲,常有分枝,長10-15cm,直徑3-1.5mm。表面黃白色或棕黃色,有點狀根痕及偏於一側突起的莖痕,偶有膜狀淺棕色外皮。質堅硬,斷面白色或黃白色,散有淡棕色維管束小點。味苦而澀。

植物學資訊

植物種屬

菊科蒼朮屬植物茅蒼朮、北蒼朮。

形態特徵

1、茅蒼朮:多年生草本。根狀莖橫走,結節狀。莖多縱稜,高30-100cm,不分枝或上部稍分枝。葉互生,革質;葉片卵狀披針形至橢圓形,長3-8cm,寬1-3cm,先端漸尖,基部漸狹,中央裂片較大,卵形,邊緣有刺狀鋸齒或重刺齒,上面深綠色,有光澤,下面淡綠色,葉脈隆起,無柄,不裂,或下部葉常3裂,裂片先端尖,先端裂片極大,卵形,兩側的較小,基部楔形,無柄或有柄。頭狀花序生於莖枝先端,葉狀苞片1列,羽狀深裂,裂片刺狀;總苞圓柱形,總苞片5-8層,卵形至披針形,有纖毛;花多數,兩性花或單性花多異株;花冠筒狀,白色或稍帶紅色,長約1cm,上部略膨大,先端5裂,裂片條形;兩性花有多數羽狀分裂的冠毛;單性花一般為雌花,具5枚線狀退化雄蕊,先端略捲曲。瘦果倒卵圓形,被稠密的黃白色柔毛。花期8-10月,果期9-12月。

2、北蒼朮:本種與茅蒼朮的區別是,葉片較寬,卵形或長卵形,一般羽狀5深裂,莖上部葉3-5羽狀淺裂或不裂,葉緣有不規則的刺狀鋸齒,通常無葉柄;頭狀花序稍寬,總苞片5-6層,較茅蒼朮略寬;退化雄蕊先端圓,不捲曲。花期7-8月,果期8-9月。

分佈區域

1、茅蒼朮:分佈於江蘇、浙江、安徽、江西、山東、河南、湖北、四川等地,各地多有栽培。

2、北蒼朮:分佈於華北、東北及山東、河南、陝西、甘肅、寧夏等地。

道地產區

1、茅蒼朮:主產於江蘇、湖北、河南等地,以產於江蘇茅山一帶者質量最好,故名茅蒼朮。

2、北蒼朮:主產於內蒙古、山西、遼寧等地。

生長環境

1、茅蒼朮:生於山坡灌叢、草叢中。

2、北蒼朮:生於低山陰坡灌叢、林下及較乾燥處。

生長見習

喜涼爽氣候,耐寒、耐旱,忌積水。最適生長溫度15-22℃,幼苗能耐-15℃左右低溫。以半陰半陽、土層深厚、疏鬆肥沃、富含腐殖質、排水良好的砂質壤土。

繁殖方式

用種子或根莖繁殖。

栽培技術

1、種子繁殖:8-10月待種子外被的軟毛呈黃棕色時,分批採摘花序,放陰涼處乾燥,脫粒、揚淨,裝入布袋貯藏備用。用直播或育苗移栽法。直播法於3月中旬至4月上旬,按行株距20cm×10cm開穴,每穴播4-5粒,覆薄細土,以蓋滿種子為度,澆水。育苗移裁法,撤播,覆稻草一層,澆水保溼。種子發芽率50%左右,溫度在16-18℃時約經10-15d出苗。培育1-2年,3月上旬移栽,按行株距20cm×20cm開穴,穴深6-8cm,隨挖隨栽,每穴2-3株。

2、根莖繁殖:結合收穫,挖取根莖,將帶芽的根莖切下,其餘作藥用,待切口晾乾後,按行株距20cm×20cm開穴栽種,每穴栽一塊,覆土壓實。

病蟲防治

1、病害有根腐病,5、6月發病,要注意開溝排水,發現病株立即拔除,用退菌特50%可溼性粉劑1000倍液或1%石灰水灌澆,亦可用50%託布津800倍液噴射。

2、蟲害有蚜蟲為害葉片和嫩梢,尤以春夏季最為嚴重,可用化學藥劑,或用1∶1∶10菸草石灰水防治。另有小地老虎為害。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