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慢性中耳炎危害聽力

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光打針吃藥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一般需要補鼓膜、清病變和聽力重建三管齊下,對分泌性中耳炎則需進行抽液和置管。若干預及時患者可基本恢復正常聽力。下面就來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

在生活中常會碰到這樣的人:耳朵裡有時候流膿,看醫生說是“慢性中耳炎”,透過藥物或手術是可以治癒的,但通常自己認為影響不大而沒有重視它。然而,記者最近遇到的一個病例卻恰恰受慢性中耳炎之害,造成突然的聽力下降,耳內輕微疼痛或是中耳炎警示。

所謂慢性中耳炎,往往是從急性發展而來,其中的緣由,可能是急性中耳炎表現不明顯,被患者忽視了,也可能是患者用藥不對,反倒延誤了病情。

化膿性中耳炎和分泌性中耳炎是常見的兩類中耳炎。前者表現為耳內流膿,膿多可將鼓膜擠滿,主要由細菌感染所致;分泌性中耳炎則表現為鼓室積液,可由細菌、病毒感染導致,也可能緣於鼻咽癌、鼻咽管堵塞等原因。有些人坐飛機下降時鼻咽管不通、氣壓調節不好,就可能引發分泌性中耳炎。

慢性中耳炎危害聽力,要早治

慢性中耳炎各種年齡段都有,危害最大的物件還是兒童。因為孩子不會表達,耳朵疼也不說,只會抓耳、哭鬧,再加上急性中耳炎往往與發燒、感冒、咳嗽一併出現,兒科醫生無從辨認,直接就用上呼吸道感染的治療,結果感冒好了,中耳炎也被暫時壓了下去。但病情還會繼續發展,3個月之後變成慢性中耳炎,再久一點鼓膜穿孔或凹陷,等到粘連性中耳炎或膽脂瘤中耳炎形成,聽神經就會受到很大影響。

和急性中耳炎一樣,慢性中耳炎也是越早治越好。反覆感染會使聽力越變越差,傳導性耳聾一旦合併感音性耳聾或粘連性中耳炎,治療效果更差。若引起膽脂瘤中耳炎,還可能引起眩暈、面癱乃至腦膜炎等嚴重併發症,有生命危險。最好趕在併發症出現少、病情不嚴重時干預,能夠顯著提高聽力。

治療慢性化膿性中耳炎光打針吃藥不能解決根本問題,一般需要補鼓膜、清病變和聽力重建三管齊下,對分泌性中耳炎則需進行抽液和置管。若干預及時患者可基本恢復正常聽力。

以上就是給大家講解的關於中耳炎的內容,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慢性中耳炎導致鼓膜穿孔後,切不可讓耳朵進水。注意預防感冒,以免誘發慢性中耳炎急性發作。分泌性中耳炎可能受坐飛機的影響,有症狀要即刻就醫。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