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蘇飲 - 方劑

参苏饮,中医方剂名。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解表剂。具有益气解表,理气化痰之功效。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症见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头痛,胸脘满闷,咳嗽痰白,气短懒言,倦怠无力,苔白,脉弱。临床上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合并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属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饮者。

  • 名称:参苏饮
  • 出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 分类:解表剂
  • 功用: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 主治:气虚外感风寒,内有痰湿证。症见发热恶寒,无汗,鼻塞头痛,胸脘满闷,咳嗽痰白,气短懒言,倦怠无力,苔白,脉弱

歌訣

參蘇飲內用陳皮,枳殼前胡半夏齊;幹葛木香甘桔茯,氣虛外感最相宜。

組成

人參6g,紫蘇葉6g,葛根6g、半夏6g、前胡6g、茯苓6g、枳殼4g、木香4g、陳皮4g、甘草4g、桔梗4g。

用法用量

加生薑7片,大棗1枚,水煎溫服。

功用

益氣解表,理氣化痰。

主治

氣虛外感風寒,內有痰溼證。發熱惡寒,無汗,鼻塞頭痛,胸脘滿悶,咳嗽痰白,氣短懶言,倦怠無力,苔白,脈弱。

方義

本方治證為素體脾肺氣虛、外感風寒所致。風寒束表,邪正相爭,則惡寒發熱、頭痛;肺氣閉鬱,毛竅閉塞,則無汗、鼻塞;脾肺氣虛,內有痰飲,因外感而引動,故咳嗽痰白;痰飲阻滯氣機,故胸膈滿悶;正氣不足,故倦怠無力、氣短懶言、脈弱。總之,其病機主要是脾肺氣虛、外感風寒、內有痰阻氣滯,故治當益氣解表,理氣化痰。方中蘇葉、葛根為君藥,發散風寒、解肌透邪。前胡、半夏、枯梗止咳化痰,宣降肺氣;陳皮、枳殼理氣寬胸。五藥共為臣藥,化痰與理氣兼顧,既寓治痰先治氣之意,又使肺氣升降復常而有助於表邪之宣散。人參益氣,與紫蘇葉相伍,扶正託邪;茯苓健脾,滲溼消痰,與半夏相配,以加強化痰之功;木香助陳皮、枳殼以行氣,醒脾暢中。三藥共為佐藥。炙甘草補氣和中,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合用,共奏益氣解表、理中化痰之效。人參雖為佐藥,但其作用亦甚重要,故名為參蘇飲。

配伍特點

散補並行,散不傷正,補不留邪。

運用

1、本方為益氣解表、理氣化痰的代表方。臨床應用以惡寒發熱、無汗頭痛、咳嗽痰白、倦怠乏力、苔白、脈弱為辨證要點。2、現代常用於慢性支氣管炎、肺氣腫合併感染、上呼吸道感染等屬氣虛外感風寒、內有痰飲者。

加減化裁

惡寒、無汗、鼻塞、風寒束表較甚者、可去葛根,加荊芥、防風以散寒發汗。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