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解酲湯 - 方劑

葛根解酲汤,中医方剂名。出自《症因脉治》卷一。主治头痛属酒湿上冲者。

  • 名称:葛根解酲汤
  • 出处:《症因脉治》卷一
  • 主治:头痛属酒湿上冲者

歌訣

葛花解酲澤二苓,砂寇青陳木香並,姜曲參術溫健脾,分消寒化酒溼靈。

組成

葛根、葛花、砂仁、木香、陳皮、白茯苓、豬苓、澤瀉、人參、神曲、白朮、白豆蔻、青皮、黃連各等分。

主治

頭痛屬酒溼上衝者。

方義

葛根乃輕陽之劑,本陽明經藥。酒毒客於胃與大腸,所以噁心,懊儂嘈雜,痞悶不食,葛根引入陽明,順其性而揚之。毒從毫竅變微汗而解,非效能解酒也。昧者但云葛根、葛花解酒,殊失本旨。

加減化裁

若以嘔吐噁心為主,原方加竹茹10克,姜半夏6克;若以洩瀉稀水、肛周灼熱、腹部灼痛為主,加車前子、神曲、黃芩各10克;若腹脹便溏、脘腹怕涼,加重乾薑;若眩暈頭痛、昏蒙不清加天麻、石菖蒲各10克;心下悸、小便不利者加茯苓30克,炙甘草6克,遠志、草薄各10克;若氣虛不明顯者可減黨參;苔白膩加蒼朮6克,佩蘭10克。

重要文獻摘要

《古今圖書整合醫部全錄》:“一小兒腿如霞,遊走不定,先以麻油塗患處,砭出惡血,其毒即散;更用九味解毒散,一劑而安。一小兒因母酒後飲其乳,困睡不醒,遍身如丹瘤狀,餘以為酒毒傳兒為患,令母子俱服葛根解酲湯而愈。一女子赤暈如霞,作癢發熱,比肝經血熱,用小柴胡加生地、連翹、丹皮而愈。凡女子天癸將至,婦人月經不調,被驚著惱,多有此證,亦治以前藥。一小兒喉腫作渴,大便乾實,右腮赤色,此肺輿大腸經實熱也,用柴胡飲子一服而愈。”

各家論述

張三錫:傷酒,噁心嘔逆,頭痛眩運,參蘇飲倍加木香,弱人宜之。葛根解酲湯,藥多辛熱,為一時酒後食涼物,鬱其毒於胃中,吐而煩躁不寧者設,非常用之藥也。如或小水難腹脹者,五苓散加葛根。(《醫學六要》)

注意事項

面板髮紅者,要注意適當保暖,以防著涼。

免責聲明:

  1. 本站內容僅供參考,不作爲診斷及醫療依據,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生指導

相關推薦